开国上将苏振华是人民海军主要创建者之一,在半个世纪的革命生涯中,他跟随毛泽东转战南北,出生入死,历尽艰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中国人民军队革命化现代化建设和巩固国防,作出了重大的贡献,献出了毕生的精力。
苏振华,1912年6月2日出生于平江三墩戴家铺一个雇农家庭,因他排行第七,故取名苏七生。他六岁起放牛割草、上山打柴,稍大一些就扛起锄头从事农业劳动。十岁时他的祖母和父亲因贫病交加先后去世,兄弟分家后,他分得一份债务,随母亲一起苦撑苦熬日子。
立志改变劳苦大众命运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毛泽东亲自培养和发展了李六如、余贲民、陈茀章、毛简青等平江第一批共产党员,建立了平江党组织,平江工农革命运动如火如荼。1926年,苏七生的五哥苏溪梅参加北伐军,战死在南昌城下。14岁的苏七生把悲痛化为力量,立志为兄长报仇雪恨,他和儿童团员们扛起红缨枪捉拿土豪劣绅,站岗放哨,维护地方秩序。1927年“马日事变”发生后,白色恐怖笼罩平江。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刀,苏七生拿起梭标,参加了党领导的少年先锋队。1928年7月,平江起义爆发后,16岁的苏七生找到了红五军军长彭德怀要求当红军,彭德怀微笑着回答他:“你还小,过几年再来吧!”他只好回乡参加赤卫队。
1929年春,苏振华参加了党领导的秘密游击队。同年秋,他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在党团组织的培育下,他初步确立了革命人生观,由为兄长报仇和改变个人命运到立志为推翻反动统治,为改变劳苦大众的命运和报效祖国而顽强奋斗。
1930年6月,苏振华遵照共青团组织的决定,带领37名少先队员去参加红军,彭德怀问他:“叫什么名字?”
“我叫苏七生。”
“已经是红军战士了,取个新名字吧!”彭德怀略一思索,说:“叫苏振华,你看好吗?”
“振华,振兴中华!”苏七生高兴极了。
就这样,苏七生改名苏振华,以振兴中华为已任,出生入死,南征北战,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由一个从平江大山里走出的放牛娃,成长为红军高级指挥员。
战争年代英勇拼杀、功勋卓著
1936年6月,苏振华同志进入红军大学学习。同年11月任红军大学第二期二科科长,后任抗日军政大学第二、第一大队大队长。在教学工作中,他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为培养大批抗战骨干作出了贡献,受到了中央领导同志的表扬,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工农分子知识化的典型”。
抗日战争中后期,苏振华同志历任八路军第一一五师第三四三旅政委兼鲁西军区政委、冀鲁豫军区政委、中共中央平原分局党校校长等职。他贯彻执行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关于不断壮大人民武装力量的指示,积极扩兵、整军,认真总结坚持平原抗日游击战经验,领导广大军民以突袭、伏击等多种战术,开展敌后平原游击战争,多次粉碎了日伪军的残酷“扫荡”和“蚕食”,对巩固和扩大平原抗日根据地作出了重大贡献。
解放战争期间,苏振华同志历任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政委、司令员兼政委,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政委。指挥部队在邯郸战役、南渡黄河、鲁西南战役、进军大别山、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解放大西南等重大战役和战略行动中,英勇拼杀,功勋卓著。在邯郸战役中,他率部在临漳与三倍之敌血战6天5夜,有力保证了整个战役的胜利和军区主力的集结。在鲁西南战役中,率部仅一天就攻克郓城,受到冀鲁豫野战军首长通令嘉奖,创造了一个纵队单独攻坚和歼敌两个旅的经典战例。在淮海战役中,他率部顽强阻敌北援徐州,在围歼黄维兵团的战斗中,取得了歼敌16000多人的辉煌战绩,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他率部横渡长江后,一路所向披靡向浙赣线挺进,攻占了衢州,先后解放了景德镇、上饶等20余座城镇。然后又挥师西南,执行战略大迂回任务,一举解放贵阳。
治黔有方获毛主席称赞
1949年,苏振华出任二野第5兵团的政委,在渡江战役之后他转兵西南,解放贵阳之后出任了贵州军区司令兼政委,尽管此时新中国建立了,但不甘心失败的国民党仍在暗地顽抗。
当时全国各地许多国民党残兵败将潜入深山,他们或是跟土匪勾结或是堕落为匪,破坏新中国的秩序和生产的进行,严重影响了百姓的生活,仅在贵州就活跃着大量的土匪。
部队进入贵州剿匪一时间在战术、技术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还不能很快适应,加上当时全国基本上取得胜利,许多战士也有了骄傲轻敌的思想,导致初期剿匪取得的进展不大。
1950年1月14日,杨勇司令从四川回贵州途中遭到土匪袭击,没想到土匪的胆子这么大,这件事也给苏振华敲了警钟,也加深对剿匪的认识,随后苏振华调整部队机动灵活的作战。在贵州5年,他带领贵州军民剿匪取得了巨大成就,共计消灭国民党残余武装和土匪27万余,更为了不起的是,他组织当地恢复生产,改变了贵州粮食靠外省输入的历史。为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稳定社会秩序、加强民族团结、建立和巩固人民民主政权、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3年,苏振华向中央汇报工作,谈到贵州土改,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进行顺利时,毛泽东高兴地站起来,连声称赞说:“很不错,不简单!”
为人民海军倾注大量心血
1954年4月,苏振华同志调到海军工作,历任海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政委、中央军委副秘书长。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人民海军的建设,经常深入港湾、机场、码头、岛屿、舰艇调查研究,全力支持海军司令员萧劲光提出的要打好政治思想建设、组织建设、技术建设三个“桩子”的主张。他对科学技术的作用非常重视,反复强调海军要下大力气赶快搞技术,搞设计,搞科学研究,走以我为主、自力更生和外援为辅的道路。他着手建立了海军科学研究基础和比较完整的造船工业体系,把军事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训练使用三者构成有机整体,互相促进。他参与领导组建了6个海军专业研究所,设立了海军科学技术研究部,对培养和造就一支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协作的海军科技队伍倾注了大量心血。
1958年,毛主席提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造出来”,周恩来同志指定苏振华同志担任核潜艇研制领导小组组长。他迅速组建工作和科研机构,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出了《潜艇核动力方案设计(草案)》。
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经济发生严重困难,苏联撤走专家和停止一切技术援助。他力主自力更生,集中财力、物力,使研制核潜艇、导弹驱逐舰、护卫舰的工作没有中断。1965年,他根据中央加快核潜艇研制的决定,又组织制定了海军装备和造船工业科研发展计划,为20世纪70年代自行建成核潜艇和导弹驱逐舰奠定了基础。
1973年1月,苏振华任海军第一政治委员。1974年2月参与指挥西沙群岛自卫反击战。1975年1月任中央军委常委。
1976年10月,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苏振华临危受命,调任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兼上海市革命委员会主任。仅两个多月时间就摧毁了“四人帮”在上海的帮派体系,为稳定上海局势作出了极大贡献,使上海的经济建设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1979年2月7日,苏振华上将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6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