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历史档案>正文

鄂豫皖红四军的辉煌历史和突出贡献

2021-01-25 14:37 来源:《祖国》杂志

    2021年是鄂豫皖红四军成立90周年。本文着重介绍这支主力红军队伍的辉煌历史和突出贡献。

    在此,首先向大家介绍的是,在我军历史上曾经有过3支红四军。1支红四军,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支工农红军队伍,它于1928年4月建立,1930年6月编入红一军团,1932年底番号撤销,一共存在4年半时间。这支红四军最初的队伍分别是朱德和毛泽东领导的红军队伍,他们在井冈山会师后合编成红四军。2支红四军是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红军队伍。1928年3月上旬,周逸群、贺龙等领导武装斗争、建立游击队;月底,人数达到3000余人。于是,他们就打起“红四军”的旗帜。到1930年7月,这支红四军与鄂西的红六军在公安县会师,改称红二军。3支红四军就是本文要说的鄂豫皖根据地的红军队伍,它是1931年1月中旬由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合编而成。当年11月7日,红四军与红二十五军在湖北黄安(今红安)七里坪共同组建红四方面军。

 

鄂豫皖红四军的发展历程

    1930年10月18日,中共中央向鄂豫皖边界特委发出《关于贯彻三中全会精神及红一军、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的指示》,命令红一军与活动于蕲、黄、广地区的红十五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红十五军在湖北省黄梅县考田镇组建之后,在军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的率领下,先后发起进攻蕲春漕河镇、黄梅县城、蕲春张家塝等战斗。沿途,红十五军连续苦战,消耗很大,急需休整和补充给养,遂于1930年11月18日从英山、罗田北上,进入商南苏区(今安徽省金寨县境内),经铜锣关、古佛堂、吴家店来到果子园牛食畈、金家寨,寻找红一军。当时,红一军不在皖西,红十五军没有能够与红一军会合。12月初,红十五军又开始西进,转战到黄安麻城地区。

    此时,敌人还在对鄂豫边区进行大举“围剿”,红一军正在挺进皖西、商南地区,鄂豫边区无主力红军,形势十分危急。

    在此情况下,1930年11月底,曾中生以中央特派员的身份在黄安七里坪主持召开原鄂豫皖边特委和邻近各县县委负责同志的紧急会议,着重解决当时最迫切的组织领导和反“围剿”方针问题。会议撤销了平汉行动委员会,成立了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军委和临时特区苏维埃政府,统一指挥反“围剿”斗争。曾中生任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组织部长郭述申,宣传部长徐宝珊。军委副主席蔡申熙、郑行端。特区苏维埃主席甘元景。会议还根据中共中央原则同意成立皖西北特委的建议,决定先成立皖西分特委临时委员会。会议决定,一方面以地方武装结合广大人民群众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牵制、打击、袭扰和夜袭敌人,迫使敌军不敢冒进和分散“清剿”;另一方面准备集中红军主力,突破敌人弱点,以转变全部战局、创造新的局面。

    12月中旬,红十五军1000余人到黄麻边界地区,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当即以其为主力,配合地方武装反击敌人。虽然红十五军长途跋涉,艰苦转战,十分疲劳。但仍以高昂的士气于16日一举突入河口镇,歼敌一部。随后,又北上阻击进攻七里坪之敌。1931年1月4日,红十五军冒雪夜袭麻城以北的福田河,缴获子弹1000余排和一些现洋、物资,使部队弹药十分缺乏的状况得到了缓解。战后,进入商南地区。

 

    1931年1月中旬,红十五军在商城县长竹园与红一军会师,听取了曾中生派旷继勋、蔡申熙等前来传达中共中央关于合编红一军、红十五军为红四军的决定。随后,两支红军队伍开往麻城福田河,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旷继勋,政治委员余笃三,参谋长徐向前,政治部主任曹大骏。红一军第一师与红十五军第一团合编为第十师,师长蔡申熙,政治委员陈奇,副师长刘英,下辖第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三十团;红一军第二师与红十五军第三团合编为第十一师,师长许继慎,政治委员庞永俊,副师长周维炯,下辖第三十一团、三十二团、三十三团;活动在皖西的原红一军第三师第七团改为红一军独立团,肖方任团长。全军12500余人。根据党中央指示,红四军归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直接领导。

   1931年1月20日,为了加强党对整个皖西地区的领导,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派委员余笃三在金家寨召开六安中心县委成员、皖西各县委负责人和商城县委及红军代表联席会议,宣布撤销六安中心县委,成立中共皖西分特临时委员会,负责六安、霍山、英山、霍邱、寿县、合肥、舒城、桐城、潜山、商城10个县的工作。第一次执委会推选姜镜堂、余道江、吴其昌(杨季昌)、窦克难(薛英)、曾泽民5人组成常委会,姜镜堂任书记、余道江负责工人部、吴其昌负责组织部。并成立了鄂豫皖特区临时苏维埃政府东方办事处,由余道江、曾泽民、杜旭凯、张德山、窦克难等组成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主持日常工作,行使苏维埃政权职能。成立了皖西分特临委军事委员会,主席姜镜堂(兼),副主席曾泽民。

    鄂豫皖边区和皖西苏区的党政军领导机构发生的变化,对这一地区的革命斗争和红军发展产生着重大影响。

    红四军组建后,根据鄂豫皖临时特委的决定转入进攻作战,以主力红军突击敌人的弱点,调动敌人于运动中加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在鄂豫边区转战,接连取得胜利。在皖西的红四军独立团在保卫和发展皖西苏区的战斗中发展壮大,为在麻埠组建中央教导第二师打下了基础。

     1931年4月7日至10日,中共鄂豫皖特区党员第二次代表大会在新集召开。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检查特区党的工作,制定工作总方针,作出了政治、组织、职工、土地、农民、苏维埃、财政经济、军事、青年、妇女、互济等决议。会后,特委将军委警卫团和光山、罗山、潢川三县独立团合编为警卫师。

     就在鄂豫皖苏区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红军发展壮大之时,国民党蒋介石于3月中旬开始了第二次“围剿”的部署,限令在5月底以前“完全肃清”鄂豫皖边区的红军。

    敌人的这一次“围剿”采取“追堵兼施”的战术,把兵力分别组成“追剿”部队及各线“堵击”部队。其中,以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三师组成“追剿”部队,由第二十二路军总指挥兼第三十师师长吉鸿昌任“追剿”总指挥,专寻红军主力作战;另布置李韫珩第五十三师、戴民权新编第二十五师、夏斗寅第十三师、肖之楚第四十四师、岳盛暄第四十六师和宋世科暂编第二旅、赵观涛第六师,分别组成各线“堵击”部队,配合“追剿”部队进行“清剿”。投入“围剿”的兵力先后增加到10多个师,约13万人。其计划分为两步:第一步合击新集、七里坪,“肃清”鄂豫边的红军;第二步转向皖西。在军事“围剿”同时加紧经济封锁,妄图消灭红军、摧毁根据地。4月初,敌鄂豫皖三省边区“绥靖”督办公署由武汉迁往潢川、就近指挥。

    4月上旬,敌各路“堵击”部队在根据地边沿区展开“清剿”。皖西敌军乘红军中央教导第二师在霍邱、固始、商城三县边区开展游击战争之机,先以岳盛暄第四十六师两个旅和警备第一师一个团的兵力,在地方反动武装的配合下,越过淠河向皖西根据地中心区进犯,先后占领独山、诸佛庵和麻埠,并伺机进攻皖西根据地首脑机关所在地金家寨。

    在此危急形势下,中共皖西分特委临时委员会广泛组织群众,发动游击战争,阻击和袭扰入侵之敌。同时连续向中共鄂豫皖特委告急,要求派主力红军支援。特委得此消息后,一方面在4月中旬将活动于皖西的中央教导第二师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二师,从霍邱南部返回根据地中心区,在地方武装及广大群众的支援配合下,投入反“围剿”斗争;一方面遵照中共中央派来组建鄂豫皖中央分局的张国焘、沈泽民的意见,立即改变红军主力南下计划,首先东进皖西歼敌,然后回师鄂豫边区,对敌实行各个击破。

     1931年5月,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和鄂豫皖省委的成立,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党政军领导发生了重大变化;随后,红四军南下作战取得胜利;从9月中旬开展的鄂豫皖苏区的“肃反”运动给党和红军造成极大损失;与此同时,国民党军队准备对鄂豫皖苏区发动第三次“围剿”,红军也在积极准备反“围剿”。在这种大的历史背景下,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在金寨麻埠成立。

     红二十五军成立后,在鄂豫皖苏区就有了红四军和红二十五军两个军。为了统一指挥,1931年11月7日,在黄安七里坪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部改为方面军总部,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刘士奇任政治部主任。下辖红四军、红二十五军,总兵力近3万人。红四军军长、政治委员分别由徐向前、陈昌浩兼任,共辖3个师:第十师,师长倪志亮,政治委员甘元景;第十一师,师长王树声,政治委员甘济时;第十二师,师长陈赓,政治委员刘杞。彭杨军政干部学校直属方面军总部。

鄂豫皖红四军的辉煌战绩

(一)红四军在鄂豫边区辗转作战、好戏连台

     1931年1月中旬,红四军成立后,鉴于进攻鄂豫皖苏区的敌人处于守势,遂决定转入进攻作战。从1月下旬到3月上旬,集中主力先后攻占了麻城县磨角楼、光山县新集(今属新县)和平汉线的李家集、柳林两处车站及孝感县双桥镇(今属大悟县),好戏连台、捷报频传,共计歼敌1万多人。

1、磨角楼“围点打援”获胜

    围攻麻城北部磨角楼是新组建的红四军第一次有计划的运用“围点打援”战术所取得的较大胜利。

    1931年1月6日,红四军以第十师两个团围攻麻城北部磨角楼守敌第十三师一个营,以红十一师和红十师另一个团作预备队,引出了麻城守敌4个团出援,激战3日,共歼敌千余人,缴枪千余支。围点打援,胜利成功。

2、打新集挖地道爆破攻城成功

    红四军攻打新集首次采取挖地道的方式爆破攻城。2月2日,攻打新集战斗打响,红十师三十团、二十八团担任主攻。由于新集有高大的石砌围墙围护,守敌用土炮居高临下射击,红军云梯无法靠近,攻了几次未奏效。军部决定采取挖地道的办法,炸毁围墙。在当地群众大力支持下,部队经过艰苦的近10天的土工作业,挖掘了四五十米的坑道,把地道挖到城墙下面;他们找来一口棺材,将300斤火药、数枚炮弹和碎铁装进去。2月10日下午将城墙炸开1丈多宽的缺口,第三十团冲进去,经3小时巷战肉搏,胜利解决了战斗。

3、李家寨车站三战三捷

   2月下旬,红十一师向信阳以南的平汉路逼进。3月1日,得悉敌兵车一列向信阳南开。周维炯率三十三团,奔袭李家寨车站,控制了全站人员和设备,拆除了车站以南的铁轨,在站内布置伏击。2日晨7时,敌兵车进站,周维炯一声命令,全团一齐向兵车开火,敌军未及还手,即被全歼,敌新编十二师第一旅旅长侯镇华当场被击毙,缴获大量军用物资。周维炯为了钓鱼上钩,又在车站以侯镇华的名义打电话给敌武汉“绥靖”公署,说路遇红军,要求派兵增援。下午,果然有一列车敌兵来援,一个手枪营全部被我俘虏。5日,又袭占柳林车站和再度占领李家集车站,全歼守敌新编第八十二师一个营,击溃新编第十二师两个团。

 

4、双桥镇战斗活捉敌师长岳维峻

    红四军在平汉线上的作战行动,使敌人接连遭到打击。信阳之敌大为震惊,频频告急。郑州“绥靖”公署主任刘峙,急令赵观涛第六师主力开往信阳,并以该部第十八旅和第三十一师九十一旅及张钫第二十路军六十三旅等部,由信阳、罗山向南推进;武汉“绥靖”公署主任何成浚,亦令李定五新编第二旅固守广水,第三十一师主力由广水沿铁路线向信阳推进,岳维峻第三十四师沿平汉路东侧向北推进,企图南北夹击我军。

     3月8日,敌三十四师师长岳维峻率第三、四、六团和炮营、特务连“进剿”,孤军进至我游击区孝感县双桥镇。

    此时红四军已作好战斗准备,决定以第三十、三十一团分两路由北向南、由东向西,实施正面突击,第二十九团向双桥镇西迂回,实施包围,第二十八、三十三团为预备队。

    8日夜,红军部队向双桥镇地区急进。9日拂晓,发起攻击。第三十、三十一团同时从双桥镇西北和东北突破敌人外围阵地,歼敌两个连,夺占了部分高地,使镇内之敌受到威胁。岳维峻亲自指挥部队,在飞机和炮火掩护下拚命反扑,阵地几度易手,战斗极为激烈。党员干部带头冲锋、肉搏,伤亡再大都不后退。红十师师长蔡申熙胳膊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10时许,第二十九团迂回至双桥镇西南,敌陷入四面包围。但敌仍据守镇边高地顽抗,战斗转成相持。

    此时,红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周维炯正在观察地形,组织作预备队的红三十三团随时准备出击。见几个战士押来了一个俘虏,经审问得知这个俘虏是个连长,并从他身上搜出一张地图。周维炯向敌连长交代了政策,敌连长供出了地图上岳维峻指挥部的位置。这时南面枪声大作,军部命令总预备队二十八团和三十三团出击。周维炯立即带领三十三团,冒着敌人密集的炮火,向岳维峻指挥部冲去,打瘫了敌人的指挥系统,使敌指挥失灵,敌阵溃乱。这时,地方党组织也发动了数千名赤卫军在周围山上打枪放炮,呐喊助威。岳维峻见势不妙,率领部分亲兵突围逃跑,周维炯率三十三团紧追不舍,活捉了岳维峻。    

    此役俘敌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毙敌近1000人,缴枪2000余支、山炮4门、迫击炮10门,这是红四军成立后第一个大胜仗,也是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后实施进攻作战所取得的第一次空前大捷,壮大了红军声威,根据地内一片欢腾。

  

(二)独立团在皖西地区迅速发展、不断壮大

    在红四军主力不断取得作战胜利的同时,在皖西活动的红四军独立团也在积极出击、不断取得胜利。

    1931年1月中旬,独立团在燕子河地区活动。一天上午,肖方团长得知敌安徽省警备旅在霍山县城的一个团,将一个营驻扎在黑石渡镇作为前哨。当即决定,夜袭敌前卫营。当天下午,肖方率独立团从燕子河出发,直奔黑石渡。天黑后,雨加雪下个不停,道路泥泞,红军们穿的布鞋经泥水一泡,难以行走。张贤约所在的三连为加快行军速度,不顾严寒,甩掉了泥水浸泡后笨重的鞋子,穿布袜快速行军。部队走了一夜,拂晓时分包围了黑石渡镇,向敌人发起了猛攻。敌人遭到突然袭击,十分惊慌,拼命抵抗,妄图突围。天刚刚亮,战斗更加激烈。有一部分敌人冲出包围,向东逃跑。三连奉命追赶,紧追不放,一直将敌人逼到东淠河边。河对岸有股敌人划着两条船来接应,被红军火力压了回去。河这边的敌人急得直叫喊,有的跳入冰凉的河中涉水向河心走去,水过胸部。红军在岸上高喊:“再向前走只有淹死,还是缴枪投降吧!”敌人毫无办法,只有退回来,缴枪投降。

    中午时分,镇里的战斗已经结束。肖方团长看到三连都赤着脚押着俘虏过来时,十分高兴地笑称“三连是赤脚大仙”。

    此战,消灭敌人一个营,缴获了一大批武装。张贤约一个人就缴获3支“捷克造”步枪、3条子弹袋和10多颗手榴弹。独立团的装备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原来的汉阳造、老套筒,换成了捷克造,换下的武器留给了地方赤卫军。

     独立团后在诸佛庵地区活动一段时间,又向徐集、丁集方向出发,消灭丁集的反动武装红枪会。

    丁集的红枪会约有千人,人人喝符水,号称刀枪不入,早就扬言要和红军决一死战。肖方对付红枪会很有办法。他将全团集合起来,对大家要求,人员不要分散,不要小股零星出动,火力要集中,统一行动,一声令下,一齐开火。果然,这一招很灵。战斗一开始,敞露胸怀的红枪会徒,手持大刀、长矛和棍棒,大喊大叫,发疯似地蜂拥而上。独立团摆开阵势,沉着冷静,等到敌人一靠近,肖方团长一声令下,几百条枪一齐射击,敌人应声倒下一片,没死的拔腿乱跑。肖方指挥部队追击,敌人被分片包围。这时,肖方又让部队发起政治攻势,争取红枪会中的穷苦弟兄回到革命队伍中来。经过喊话宣传,很快瓦解了红枪会。由当地党组织派人进行整编,组成赤卫队,打起了红旗,成为了革命武装。独立团还帮助当地建立红色政权,打土豪分田地,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1月间,独立团共缴枪500余支,全团也由改编时的500多人迅速扩大到1100余人。

 

(三)中央教导二师在金寨地区顺利组建、应运而生

    1931年2月初,根据党中央的指示,红四军独立团在麻埠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中央教导第二师,肖方任代师长,王效亭任政治委员,参谋长方礼政,下辖一、三两个团,师部设政治处、参谋处、经理处、后方留守处、随营学校、军医院和兵工厂、女子职业厂。全师1100余人。

    2月中旬,退守六安城的范熙绩第四十六师余部,在红军不断胜利和正确执行瓦解敌军的政策影响下,军心日益动摇。一些士兵公开谈论:“红军真正代表穷人利益”,“缴枪给红军受优待”,“给官长拼命不值得!”等等。而反动军官克扣军饷,更引起士兵的强烈不满。这时,早期打入该师并在一三八旅二七二团担任二营营长的共产党员魏孟贤,利用这一有利时机,与本营六连连长、共产党员柴洪儒一起,制定了起义计划,秘密召集党员开会,进行周密布置。随后联络一营副营长李继武(号鸿烈)等进步军官,决定乘农历年关之际,发动士兵以闹军饷名义举行武装起义。

    2月15日(农历腊月二十八),以一、二营为骨干举行起义,很快摧毁了敌人的两个旅部、一个团部和县政府,毙敌警备第二旅旅长陈孝思及旅参谋长和二七二团团长等反动分子多人,打伤敌一三八旅旅长陈众孚。

    第二天,魏孟贤等率领起义官兵冲出六安城,经3天转战,进入麻埠苏区,后编入中央教导第二师,魏孟贤任师参谋长,李继武、柴洪儒分别任第一团第一营和第三营营长。

    这次起义在皖西敌军中产生了很大影响。不久,驻霍邱之敌宋世科部,发生120余人的兵变。其他零星哗变来归者,时有发生。

    中央教导第二师成立后,积极投入保卫皖西苏区和开辟皖西苏区的战斗,在霍邱南部、英山等地区接连取得胜利,部队不断发展壮大。

 

1、开辟霍邱南部根据地

    中央教导第二师一成立,即开往霍邱南部地区,首先帮助中共霍邱县委发动了白塔畈农民暴动,接着打下了叶家集、大顾店、姚李庙、洪集,消灭了地方反动武装,成立了以杜红光为主席的霍邱县临时革命委员会,扩大了根据地。

    3月上旬,中央独立第二师在霍邱南部活动期间,在追击敌人送军饷的汽车时,被沣河阻隔,得知对岸的河口集驻扎着敌人一个营。代师长肖方决定,趁敌人没有防备之际,突然进攻,打他个措手不及。沣河下游的城西湖,河面并不宽,但水很深,满河都是木帆船。部队迅速组织老乡将木船架成简易浮桥,全师很快通过沣河,攻入河口集。敌人惊慌失措,乱成一团。在肖方指挥下,红军迅速展开,很快将敌人所住的三个大院子包围,敌人见走投无路,纷纷缴械投降,200多人当了俘虏。这一仗缴获了不少武器、弹药,还有马匹、独轮车等物资。随后,中央教导第二师在河口集帮助党组织发动群众,建立农民协会,打土豪,开仓分粮;并将收缴的食盐、衣物、布匹除分给群众外,一部分补充部队,一部分组织群众用独轮车运送到叶集,交给后方机关。

    接着,中央教导第二师从河口集向乌龙庙开进。乌龙庙的敌人得知河口集失守,红军袭来,仓皇逃跑。中央教导第二师不战而得乌龙庙。至此,霍邱南部地区全部解放,建立了革命政权,巩固和扩大了革命根据地。

2、攻打英山和麻埠

    3月11日,中央教导第二师奉命南下英山,以凌厉的攻势首先攻占金家铺,接着攻打英山县城。

    中央教导第二师在作战时,通过喊话等方式积极开展政治攻势,敌军中大量贫苦出身的士兵就不愿和红军打仗。3月12日,中央教导第二师在攻打英山县城时,面对英勇的红军,潘善斋新编第五旅三团团长潘友三在英山城外指挥部指挥时,几次命令士兵冲锋,士兵不冲。因为他们有的不少被红军俘虏过,受到红军的优待,也亲身感受到红军是穷人的好队伍。当潘友三再次下令时,被他的护兵击毙。中央教导第二师攻入英山县城后,俘虏的士兵对红军战士说:“我们又缴了一次枪给你们,又给我们精神上一个痛快。”

    此战,歼守敌新编第五旅两个团的大部,毙敌团长潘守三以下军官10多名,俘敌800多名,缴获步枪600多支、驳壳枪50多支、手提式10支、迫击炮1门、子弹2万多发。

    中央教导第二师接着挥师北上,于24日将侵入麻埠之敌第四十六师1个团及反动民团等3000多人击溃,俘敌700人,缴获长枪700多支、驳壳枪40多支、手提式8支、重机枪2挺。

    4月1日,中央教导第二师返回霍邱南部,消灭河口集、众兴集、张集等处的反动武装。为了打击可能来自西边的敌军,3日攻占了固始县黎集,击溃驻敌戴民权第二十五师杨团,缴枪240多支,俘敌500多人。4日,又向商城的上石桥、武家桥、方集及固始南部郭陆滩等地发起进攻,歼灭地方民团,迫使戴民权部退守固始县城。

    从1931年1月下旬到4月上旬,红四军和中央教导第二师利用打破敌人第一次“围剿”后敌人转入守势的有利时机,适时转入进攻作战,共歼敌1万多人,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的彻底胜利。根据地向西恢复到黄安、麻城以南,北面发展到光山、罗山城郊,东部恢复了六安、霍山、英山原有根据地的全部地区,并向北扩大到霍邱、固始南部。根据地人口达到170余万。红四军由改编时的1.2万人发展到1.5万余人,中央教导第二师也由1100多人扩大到3500余人,装备均有显著的改善。

(四)红四军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

    1931年4月中旬,中央教导第二师改编为红四军第十二师后,迅速投入到第二次反“围剿”的战斗。4月23日,第十二师在金家寨附近与从商城亲区向皖西进军的红四军主力会师。

    红四军决定首先攻打驻六安县独山镇之敌,以第十一师三十一团、三十三团和第十师二十九团进攻独山之敌,由第十一师师长许继慎统一指挥。以十二师进占东西鲜花岭,阻止麻埠之敌向东增援。

    4月24日下午,红四军的第三十一团、三十三团和二十九团在独山镇西北的河滩上召开战斗动员大会。25日,在当地革命武装配合下攻打独山。战斗打响后,第二十九团异常勇猛,战士们奋勇向前,拼命杀敌,所向披靡。三个团密切配合,经4小时激战,歼敌2000余人,缴枪1200余支。

    独山之敌被歼后,红四军又给乘隙进犯的东线敌军“堵击”部队以迎头痛击。麻埠、诸佛庵守敌惧怕被歼,于当天下午仓惶逃回霍山县城。至此,皖西被敌侵占的村镇均又收复。

    红四军在取得皖西作战胜利之后,留第十二师镇守皖西根据地,军部率第十师、十一师迅速西返,先后在新集以北的浒湾、黄安的桃花镇、十里铺,歼灭了大量敌军,迫使敌人处于被动地位。

与此同时,红十二师又到霍邱,清除洪集等地之敌。在乌龙庙继续扫除圩匪,采取挖沟放水的办法攻进了恶霸地主王振元的水旱圩子,缴获了一批枪支弹药和物资。三十四团二营奉命清除史河边小集镇“小南京”的圩匪。红军围了3天,圩匪内外交困,后开门冲出,在红军的“缴枪不杀”的喊声中吓得全部缴械投降。副师长肖方带领三十四团攻打叶集边上反动地主武装的顽固据点李后楼圩子,该圩子防守十分坚固。在群众的大力支援下,红军组织民工挖渠开沟,放干了圩塘的水。红军从而攻进圩内,消灭团匪,缴获钢枪300多支,还有大量的银圆和粮食等物资。

    5月初,六安由毛正初率领的革命武装举行了河西起义,攻占了新安集、火星庙、丁家集、郭店子、马头集、王家集等地,歼灭了这一地区的反动武装。

    在一个多月的反“围剿”作战中,红四军主力东西两线往返机动,北南两线避实击虚,对“追剿”、“堵击”的敌军实行各个击破,先后歼敌5000余人。敌人的“追剿”部队到处扑空,各线“堵击”部队处处挨打,蒋介石梦想在5月底以前“完全肃清”鄂豫皖边区红军的第二次“围剿”又告失败。

 

(五)红四军南下作战不断取得胜利

    1931年5月下旬,鄂豫皖根据地取得第二次反“围剿”胜利后,蒋介石正在集中大量兵力对中央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第三次“围剿”,而对鄂豫皖根据地则暂取守势,这是红四军向外发展的良好时机。

    红四军领导人曾中生等人根据敌我情况分析,向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建议,以主力南下英山,直取蕲水,巩固阵地向前发展,以配合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

    7月中旬,徐向前与曾中生率领红四军南下的5个团,冒着酷暑,克服一切困难,由商城亲区向东南进发。

    8月1日,红十一师师长周维炯率三十一、三十三团,在红十二师一个多团的配合下,攻打英山县城。周维炯手挥大刀,带领战士勇猛冲杀,杀得敌人尸横满街。歼守敌第五十七师1个团和反动民团1部,生俘敌团长以下官兵1800余人,并将国民党英山县长、县党部主任和豪绅地主一网打尽;缴获长短枪1000余支、机关枪18挺、迫击炮4门及大批弹药等军用物资,南下首战告捷。

    8月5日,红四军主力到达蕲春县境,得知沿江水涨,武穴附近尽成泽国,决定改变部署。8日,红军进占蕲水,接着攻克罗田。随即一面就地发动群众,一面严阵以待,伺机歼敌。

    由于红军南下的不断胜利,打得敌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坐卧不安,急忙调动驻武穴的新编第八旅阻击红军继续南下。蒋介石亦命令敌十军军长徐源泉率四十一、四十八两师各一个旅,由鄂西经武汉赶来堵击。

    8月18日,周维炯率三十三团配合第十师1个团,冒着酷暑,急行军100多里,奔袭进驻蕲春漕河镇的敌新编第八旅。红军于19日拂晓发起攻击。经过一个多小时战斗,全歼该敌。接着又乘胜攻占广济城,直接威胁黄梅、武穴、蕲春,与江南湘鄂赣红军遥相呼应,有力地支持了中央苏区红军的反“围剿”斗争。

    8月20日,敌第十军在进占蕲水(今浠水)后继续东进,妄图切断红军后路,把红军消灭在黄梅、广济(今武穴)地区。8月30日,敌第十军4个团进入洗马畈地区。9月1日,红四军趁敌立足未稳之机,突然发起猛攻,歼灭敌人3个团的大部。

    红四军主力南下作战一个月,仅以5个多团的兵力,取得了连克英山、蕲水、罗田、广济4城,歼敌7个多团的重大胜利,计俘敌5000余人,缴获长短枪4000余支、迫击炮28门、机枪26挺、电台1部和大批子弹、药品。既消灭了敌军主力一部,又牵制了敌人原拟派往江西的部分兵力,有效地配合了中央根据地的反“围剿”斗争。同时,缴获和筹集银圆7万块,黄金20余斤,白银1600余斤及南下部队的全部军衣,从而缓解了红军和根据地的经济困难,大大减轻了苏区人民的负担。

 

鄂豫皖红四军的历史贡献

    (一)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创造了很多成功的经典战例。1931年1月中旬,红一军和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之后,简直是如虎添翼、所向披靡:他们主动发起进攻的磨角楼之战是鄂豫皖红军第一次有计划地运用“围点打援”战术取得的较大胜利;“新集挖地道攻城”是红军首次采取的“坑道作业方式”;李家寨车站“三战三捷”,双桥镇战斗活捉敌师长,毙敌近1000人、俘敌5000余人,此战既是红四军成立以后的第一个大胜仗,也是粉碎敌人第一次“围剿”计划后、实施进攻作战所取得的第一次空前大捷。被人称为“黄埔四杰”的曾中生、蔡申熙等,都是勤于观察、善于思考的表率,他们善于在新形势、新环境中寻找结合点、契入点、突破点与结合点,特别是红四军第十师师长蔡申熙,他可以说是一位能文能武、敢做敢当的英雄人物,“黄埔四杰”研究出来的新方法、新策略,全部由他负责组织试验、实施。

(二)强化自身、提高素质,切实加强了队伍建设。

    在部队建设方面,一是部队人数迅速增加。到第二次反“围剿”胜利时,红四军已有第十、十一、十二、十三师,各师均辖3个团,从第二十八团编至第三十九团,近两万人。二是部队装备显著改善。红四军每个师有步枪3000余支、短枪600余支、迫击炮4门,每团有重机枪6挺。此外,党中央派来的飞机师又将1930年缴获的飞机修好,并命名为“列宁号”,支援红军作战。三是政治工作得到加强。团以上各级建立健全了党务委员会和共青团团务委员会组织。每个师约有党员1000人左右。当时的第十一、十二师共有党员2437人。连队建有支部,并编有支部教材、教育党员。加强了政治思想教育工作,建立了经常的上课和早、晚点名讲话制度,编发有《红军须知》等政治教材。加强了干部的培养教育。除办有学校、教导队外,各级都配有副职,特别注意选拔干部和从实际工作中培养提高干部工作能力。加强了群众工作,除协助地方进行分配土地、建立新区政权等工作外,还举行军民联欢、进行群众纪律检查、帮助群众生产劳动,借物送还、损物赔偿等逐渐形成制度。同时,选派干部打入敌军内部开展分化瓦解工作,切实加强俘虏工作。俘虏不仅可以受到优待,还通过开设训练班对他们进行教育后给他们发路费、召集群众欢送他们。四是军事和后勤建设得到加强。司令部里逐渐健全了作战、侦察、通讯等部门。各级都建立了供给组织。原来的军需处一律改为经理处,分设总务、财政、军需、辎重等科(团设股),并辖有辎重队、监护连(团设排),在军经理处的领导下还设有军械所、被服所等。在卫生工作方面,后方有总医院,师、团有前方医院,营有医务所。通过白区地方党组织帮助和自己培养,建立了一支红色医疗工作者队伍。

 

    在红军战斗素质培养方面,红四军总结出了反“围剿”斗争的一些经验,作战的方式和战斗的规模都有了显著变化,战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主要是:集中兵力、歼灭弱敌;调动敌人于运动中歼灭之;机动灵活,“赚钱就干,赔本不来”,并力争打歼灭战;培养和锻炼部队英勇果敢、猛打猛冲的战斗作风,实施迂回包围、分割穿插的战术。红军作战能力的增强和战斗素质的提高是红军发展成熟和富有战斗力的标志。此时的红四军已经成为一支能够进行较大规模运动战的革命武装力量。

(三)服从领导、维护大局,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奉献。

    在红四军“南下作战”期间,张国焘独断专行,红四军领导人顾全大局,在军事行动方针上虽不同意张国焘等人的冒险计划,但在组织上仍然是服从命令。1931年8月27日,中央分局、军委会致信曾中生、徐向前,严厉指责红四军领导改变东进计划是“违抗分局命令”,批评红四军放弃援助中央根据地的任务、“重复立三路线”等等,严令立即回师。

    9月1日,红四军接到中央分局、军委会的来信后,不得不撤叶家湾之围,放弃继续歼敌的机会而遵令北返。9月13日,红四军北返到麻埠。陈昌浩到军部宣布中央分局的决定,撤销了曾中生红四军政委的职务,由他接任政委。随后,张国焘等人就在红军中开始了大规模的“肃反”运动,以“改组派”“AB团”“第三党”等莫须有的罪名,错杀了许继慎、周维炯、徐百川、肖方、廖业麒、廖炳国等一大批优秀的红军将领,给红军队伍造成极大的损失,留下了极为惨痛的教训。

    此外,红四军积极参加“反围剿”斗争、倾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夺取中国革命胜利和根据地的建设与发展等诸多方面都做出了重大的历史贡献。(作者胡遵远系安徽省金寨县政协文史委)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