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时代人物 >时代先锋>正文

蓝允强的常温基因保存梦——普惠大众

2021-01-08 17:04 来源:《祖国》杂志

  1987年,从部队退役的团级干部任正非刚满43岁。那年,他和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商量后,凑了几万块钱开了一家公司,几度风雨,历经坎坷。三十年后,这间诞生在破厂房里的小公司成长为了商业巨鳄,在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家公司的名字,叫做华为。


  这个故事一直被基因常温封存发明人、浙江丽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蓝允强先生挂在嘴边。他说:今年我刚好和他同年。他认为现在是最好的起点,完全有这个时间把基因常温封存项目普惠大众。
初见允强

  十分结实的他总是面带一丝腼腆的笑容,让人感觉到他的朴实。2020年7月初见蓝允强时,在他办公室里领我就坐后便埋头做自己的事情,在短暂的忙碌后,他才打开话匣子。他说,基因是他的梦。


  90年代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的他,言语间处处与健康,环境,基因“挂钩”。他说除了部份外科疾病外,绝大多数的病目前的医疗技术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在蓝允强的观念里,阑尾炎、体外清仓、部份骨折和部份结石是可以通过外科手术彻底解决问题的,除此以外的大部份疾病要通过目前的循证医学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的,哪怕是个炎症它也容易成为慢性的,后期要靠自身的免疫力和炎症终生抗衡。哪天熬夜了、喝酒了,抵抗力暂时落下,细菌便占了上风,炎症复发。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只能透过细胞深入基因,进行分子分析和治疗,这便是当下热议的“精准医疗”,唯有通过分析和影响创造生命、创造人类的蓝图方能根本解决问题。尽管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这种技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蓝允强说,也许是五年,也许是二十年,迄今为止也只有单基因疾病的筛选和癌症的靶向治疗算得上精准,其他的都还在科研阶段。
  看着我疑惑的表情,他笑了笑说,“我知道,你肯定在想再精准也很难精准到基因。其实,这也是精准医疗的难点所在,精准医疗的真正实现是离不开大数据的,也只有大数据可以做到将发病率极低的罕见基因收纳入库,以供科研人员随时比对,快速找到病因并给出治疗方案。除了精准还有更精准,那就是对基因进行自身的纵向比对。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从出生到老去,大部份的体细胞都积累了很多突变,2020年1月8日,国家药监局的临床试验默示许可“靶向新生抗原自体免疫T细胞注射液”(简称“Neo-T注射液”)临床试验申请,这标志着国家药监局的认可和靶向新生抗原自体免疫技术在实验室已经相当成熟。对于癌症来说大多数新生抗原都是独特的突变抗原,在患者与患者之间、肿瘤与肿瘤之间是完全不同的。因此,独有的新生抗原制备的癌症疫苗只能特异性地、一对一地针对每个个体患者或肿瘤,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这是更精准的、纯粹的个体化治疗,癌症新生抗原疫苗便是不能和别人的基因横向比对,而是必须用自己的基因做比对的更精准的个性化更疗法。他说:我所为此贡献了五六年时间,致力于把人的基因在突变较少时便保存下来,这是一份生命信息,即可以作为个人纪念也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做“纵向比对”,以生成个人唯一的癌症疫苗。
  励“精”图“治”
  对于基因,他这样解释道:“基因是一长串大分子里面的生命密码,藏于细胞核内,这串大分子有60亿个碱基,高、矮、胖、瘦、性别、肤色、性格、智商、自然寿命等等生命信息全部保存在这60亿个碱基序列里面。读懂它、应用它不是易事,但每年都会有新的成果出炉,我们要做的就是在成果普及之前保护好自己的基因。基因是实物,不是抽象的东西,是精准医疗的依据,因此保留了基因就是保留了生命信息。在我父亲生前,我保留了他的基因,现在对我来说这是很好的纪念物,更是基因家谱的一部份。家谱里还有我自己和我儿子小时候的基因,这都是突变很少的基因。我也希望人人都能有这种保存精准医疗实物的意识,这也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
  双料允强
  再次见到允强时,他明显黑瘦了不少,而且头发量似乎又薄了一层,不变的是他依旧坚持自己的梦想。久别重逢后的话题依旧离不开基因和健康。他说今年夏天受到挚友邀请,帮朋友在大型工地上做了些辅助工作,比如一些流程的创新和改进,也都产生了实际的作用。他说,去工地帮忙只是为了脱离暂时的“潦倒”,在六年时间里,自己没有收益,只有支出,直接和间接的资金流水将近近千万元,有很多友人明里暗里劝允强改行,而他一方面感激朋友的关爱,另一方面却更加坚定自己常温基因保存的梦想。他说,“为了这个基因梦,我已经拖累了太多亲友了。”

  最后问道这六年来后悔吗?这时他眼圈红红但语气坚定的说:“不后悔包括以后,只要条件允许的话我会带着我的团队继续研发,把更好更优的科研成果转化落实到位普惠大众”。(王圣坤)


(责任编辑:王璐)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