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许忠敬,1932年5月生于山西长治。1947年10月参军,1949年3月入党。经历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两次荣立三等功。经华北军政大学、第一坦克学校和国防大学培训。历任军委军校部参谋、总参谋部参谋、军委办公厅秘书,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军队指挥研究室主任、战役战术研究部部长,军事百科研究部部长兼军事百科全书总编室主任。1988年8月,被授予少将军衔。长期从事战役战术和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研究,成果丰硕,多次获奖。连续八年担任中国毛泽东军事思想学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1994年离职休养。其担任书记的军事科学院第二干休所老干部党支部,被评为全军先进党支部,荣获中央组织部授予的“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11月,出席了全国老干部“双先”表彰会,受到习近平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周恩来出任政府总理。在此之前,周恩来已是中共最高领导层核心成员,即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五位书记。同时,周恩来还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协助毛泽东处理军务。周恩来出任政府总理兼外长后,仍然担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直接掌管军委直属的作战、情报、通信、机要等职能部门。由他综合收到的信息,提出处理建议,报毛泽东及刘、朱、任复核,或向下传达毛泽东及书记处的决策,并检查指导落实。这种运作机制,妥善地处理了抗美援朝战争许多复杂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正确的决策。周恩来对于赢得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值得永远称颂的特殊贡献。
1950年夏,正当我国的工作重心向和平建设轨道转移的时候。6月25日,朝鲜爆发了内战。这本来是朝鲜民族的内部事务,但美国总统杜鲁门26日宣称,美军全力支援南朝鲜李承晚集团。27日,杜鲁门发表声明,派第七舰队进占台湾海峡,武力阻止我解放台湾。杜鲁门不仅侵略朝鲜,并且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新中国的天空,突然飘来一片战争阴云。使周恩来不得不未雨绸缪,有所筹划。
28日,周恩来以外长身份发表声明,驳斥杜鲁门的叫嚣,坚决反对美国出兵朝鲜和侵略我国台湾,呼吁制止美国的战争挑衅。30日,周恩来临时约见军委二局(即情报局,也称总参谋部二局)干部柴军武,责成他带几个军事干部到我驻朝使馆,以临时代办的身份与朝方保持接触,专项掌握战况变化,及时向国内报告。7月上旬,周恩来根据毛泽东的指示,主持召开保卫国防会议,制定《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其间,他就边防军的编成、领导成员、配置地域、后勤供应等,多次与有关方面协调,达成一致。即从广东、广西、河南等地,抽调曾在东北战斗过的第三十八军、三十九军、四十军、四十二军及部分炮兵、高炮、战车、工兵、运输兵等部队,组成新的第十三兵团,作为东北边防军主力。并限该部于8月5日前,进至中朝边境地区,准备保卫边防作战。7月13日,周恩来把自己逐句逐字定稿的《决定》送呈毛泽东,毛泽东当即批示“照此执行”。从此,产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雏形。这支部队,从8月5日前在边境地区集结完毕,到10月19日出国作战,赢得了两个半月的准备时间。
同时,在周恩来主持下,中央军委还作出了加速特种兵部队建设的决定。立即增编了四个航空兵团、十五个高射炮团、一个探照灯团和三个战车旅,分别配置于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沈阳等地,担任对空防御。在战争威胁日益逼近的形势下,及时组建东北边防军和加强重要城市的防控兵力,增加了我统帅部应对突发事件的主动权。
南北朝鲜内战,开始只在北纬38度线这条临时边界附近攻防。后来,南朝鲜军队全线溃退,北朝鲜的军队长驱直追。向南越过三八线后,占领了汉城、清州、大丘等地,但是,并没有歼灭多少敌人。由此引起周恩来的疑虑,他提出要注意朝鲜战局,尤其要注意美军在朝鲜后方搞大动作。8月23日夜间,军委一局(即作战局,也称总参谋部一局)向他汇报朝鲜战局时提到,美军可能在朝鲜半岛的西岸仁川附近登陆,切断正在向南挺进的朝人民军的后路。周听后觉得有道理,立即带着一局的同志去向毛泽东汇报。毛听后也认为言之有理。经毛周商量,当即作出三项决定:(1)、立即将美军可能在仁川登陆的判断转告朝鲜和苏联政府,并提醒朝方作应付最坏情况的准备;(2)、检查督促东北边防军各项战备,严令其务必在九月底以前完成一切准备,保证随时可以出动;(3)、总参谋部和外交部要密切注视朝鲜战局的变化,及时报告情况,提出建议。
8月26日,周恩来主持军委会议,讨论东北边防军战备。他强调指出“我们这次作战是要对付美帝国主义者,而不是简单对付李承晚伪军,这就更需要我们加紧和加强准备,一切都要充分准备好,要一出手就胜”。8月下旬至9月上旬,周恩来又与各方协商,起草了《关于加强边防军的计划》。拟将东北边防军的兵力,逐步增加到十一个军三十六个师。分为三个梯队,第一梯队即已在东北地区的第十三兵团(司令员邓华),第二梯队现位于华东地区的第九兵团(司令员宋时轮),第三梯队现位于西北地区的第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 9月3日,周恩来将这个计划呈送毛泽东,并经毛泽东同意,向有关军区和部队发出了预先号令。使宋时轮兵团和杨得志兵团转入向东北地区开进的准备,中国人民志愿军日趋成形。
9月8日,周恩来召见从朝鲜回国述职的柴军武,详细询问了朝鲜的情况,并指示他选配几个得力干部,尽快返回朝鲜,以驻朝使馆武官组的名义,前往朝鲜北部勘察地形和深入了解情况,为我军入朝迎战美军作具体准备。
最担心的情况终于发生。9月15日,美军七万余人在仁川附近登陆,其主力向北攻击,直扑三八线,以一部兵力从侧后占领了汉城。很明显,美军企图将正在南进的人民军,拦腰隔断,使其首尾难以相顾。9月20日,周恩来致电金日成,对人民军后路被切断后,应采取的战略战术提出了建议,“在持久战的原则下,必须充分估计到困难方面。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动员和使用,必须处处作长期打算,防止下级发生孤注一掷的情绪。敌人要求速决,害怕持久。而朝鲜人民军则速决既不可能,唯有以持久战争取胜利”。随着战场情况的恶化,10月1日,周恩来再次致电金日成“你们的军队必须迅速北撤,愈快愈好。凡无法北撤的军队,应在原地坚持打游击。如此就有希望,就会胜利”。金日成及时回电,表示同意和感谢。
在劝慰朝鲜的同时,周恩来严正警告杜鲁门。9月30日,北京举行庆祝新中国诞辰一周年大会,他在讲话中郑重声明:“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反抗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10月3日凌晨,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再次郑重表明中国政府的主张。(此前,潘尼迦曾向周表示,印度政府希望和平解决朝鲜冲突,并愿意为此进行调解,若中国对美国有话转达,他愿意效劳。)周恩来对潘尼迦说:“美国军队正企图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美国军队果真如此做的话,我们不能坐视不顾,我们要管”。如果美军越过三八线,我们中国要管!振聋发聩。潘尼迦表示,立即向印政府报告。周恩来通过公开的、秘密的渠道,阐明中国立场,警告美国悬崖勒马,不要越过三八线,不要挑战中国容忍的底线。但是,杜鲁门等好战分子,掂量不出中国总理说话的分量,继续奔向扩大战争的悬崖。
面对着自恃有轰炸机、航母舰、原子弹,进而到处张牙舞爪的美国侵略者,面对着出兵侵占我国台湾又兵临我东北边境的美军,是忍辱退让,还是奋起抗击,成为毛泽东、周恩来以至每个正直的中国人,必须抉择的难题。正确的抉择,需要高瞻远瞩,需要胆略超群,需要对民族、对国家的高度热爱和信任。
10月5日,周恩来出席毛泽东主持的政治局会议,再次讨论抗美援朝问题。周恩来明确表示,赞同毛泽东出兵援朝的主张。由于毛泽东的坚持,也由于周恩来的赞同,排解了各种疑虑,政治局会议通过了出兵抗美援朝的决策。并决定由彭德怀出任志愿军司令兼政委。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历史已经证明,这个决策,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底蕴,展现了炎黄子孙的志气,代表了新中国的形象,博得了全世界的敬重。
10月6日,周恩来主持召开党政军高级干部会议,落实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决策,部署出兵入朝的相关事宜。他在会上强调指出:“现在不是我们要不要打的问题,而是敌人逼着我们非打不可。我们的自卫是正义的,正义的战争最后一定会胜利。党中央、毛主席决心已定,因此现在不是考虑出不出兵的问题,而是考虑出兵后如何去争取胜利的问题。”会后,党政军机关及人民团体,逐步由上而下展开了关于抗美援朝的思想教育和行动准备。10月8日,中央军委发布了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同日,周恩来飞赴莫斯科与苏联领导人会晤,商谈抗美援朝。
当时,苏联不愿扩大事态。战局恶化后,金日成曾请求苏出兵援助,遭苏拒绝。苏联会公开支持中国出兵抗美援朝吗?这是一个需要通过外交努力才能求得满意回答的问题。周恩来不辱使命,10月10日,他一到莫斯科,就积极展开活动。向苏方通报了我党政治局会议的决策,转述了毛泽东的基本意见,表达了中国反抗侵略和支援朝鲜的决心,希望得到苏联的理解和支援。抗美援朝决策本身的理直气壮,加上周恩来神情并茂的精准阐述,打动了苏联领导人。11日,斯大林表示,既然你们的决心这么大,我们也不能当旁观者,苏联可以提供抗美援朝所需的武器装备,也可以考虑派航空兵去提供空中掩护。应该说,这是周恩来外交活动成功的范例。他的耐心陈述,赢得了苏联的理解和支持,增强了我们反侵略的实力和夺取战争胜利的信心。
在周恩来赴苏期间,朝鲜战局进一步恶化。美军无视我国的严正警告,悍然越过三八线。进占朝鲜首都平壤后,又分兵多路越过清川江,向中朝边境推进。美军飞机不断到我东北地区上空投弹扫射,气焰十分嚣张。10月15日,杜鲁门和所谓联合国军司令麦克阿瑟会晤后,向朝鲜发出了最后通牒,限令朝鲜立即投降,叫嚷“我们赢定了”,“中国不足为虑”,频频挑衅中国的尊严!吹嘘要在感恩节(11月23日)前结束战争,狂妄至极。
10月18日,周恩来从莫斯科飞回北京,当即出席政治局会议,讨论朝鲜战局。会议决定志愿军于19日出动,抗美援朝。此后,周恩来又参与了对志愿军作战的指挥。21日,他安排柴军武引路,彭德怀与金日成首次会见,协调中朝两军的行动。25日,志愿军在朝鲜军民配合下,开始与美伪军交战。在武器装备明显劣势于敌的条件下,我指战员凭借对祖国的忠诚,依靠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采用灵活机动的战术,英勇奋战,迎头痛击北犯的美伪军。不仅粉碎了敌人的攻势,而且使自己转入了反攻。在感恩节前,把敌人打回到清川江以南,稳定了战局;在圣诞节前,把敌人打回到三八线以南,扭转了战局。经过两次战役,我军共歼灭美伪军五万一千余人,把战线向南推进了四百多公里。收复了平壤以及三八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基本达到了我出兵朝鲜的战略目的。狠杀了美军的骄横气焰,打出了中国的国威军威,奠定了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基础。
侵略者饱尝教训之后,狂梦初醒,乞求停战。1951年1月13日,美国操纵联合国政治委员会发出“停战”呼吁。印度也传来话,“美国希望先停战后谈判”。17日,周恩来致电联大政委会,指出战火是美国点燃的,现在又狂喊停战,分明是寻求喘息的缓兵之计。美国若真想和平,他就应该承诺立即从朝鲜撤军。27日,周恩来接见印度驻华大使潘尼迦,明确表示:“我们反对先停战后谈判,因为美国想在停战后无休止地谈下去,喘过气来再战。根据我们的经验,跟美国这样好战的政府争取和平,是需要经过曲折的,但我们有信心,我们能够达到目的。”后来,战场上又经过几番较量,美国在碰得鼻青脸肿之后,终于接受我方“先谈判后停战”的主张,并将谈判地点选定在三八线上开城附近的板门店。此后,周恩来坐镇北京,导演了板门店的“谈判大戏”。亲自起草了一百多份指导谈判的电报稿,有些电报稿经毛泽东修改签发。运用打与谈相结合的斗争艺术,跟侵略者周旋。打打谈谈,以打促谈,直到美军代表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认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