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日,寒风凛冽,重走长征路的红军后代们,走进川西北的茫茫八百里草地。
当年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先后通过的草地,也就是高原湿地,为泥质沼泽,海拔3300--3500米之间,覆盖地区包括今天的松潘县、红原县、若尔盖县。
红军后代来到积雪覆盖的“红军长征过草地纪念碑”。其所在地,于1960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命名为“红原”,意为:红军走过的草原。
重走长征路考察团的红军后代们,因其父辈全部三过草地,都清楚记得父辈们过草地的经历。
第一次过草地:1935年8月21日,根据毛尔盖会议决定,红军一、四方面军进入草地,8月21日从毛尔盖进入草地,8月27日到达草地尽头班佑。
第二次过草地:1935年9月中旬,红四方面军从阿坝、包座南下,向马尔康集结,第二次穿越大草地。
第三次过草地:1936年7月上旬,红四方面军和红二方面军从甘孜、炉霍、绥靖(金川)出发,开始北上,8月上旬到达包座、班佑地区,走出草地。
向长征过草地牺牲的父辈战友敬酒祭拜!
向长征过草地牺牲的父辈战友叩首跪拜!
航拍红军后代沿“红军过草地纪念碑”洒酒祭拜,齐唱
走出草的的最后一个村子,就是当年红军过草地的若尔盖县班佑村。村头一块刻有“红军林”的石碑记录着当年的情况。
在班佑村拐向巴西乡的路口,矗立一座大型的雕塑“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这是为纪念红军过草地在班佑河畔一次牺牲数百名红军战士而建。碑文摘自开国上将王平的回忆录:“那边河滩上坐着至少有七八百人……他们都静静地背靠背坐着,一动不动,我逐个查看全都没气了。”
多少红军战士,陷入沼泽而亡,误食毒草而亡,炊断粮绝而亡。鲜花烂漫的美丽草地,是红军战士非战斗减员的死亡陷阱。
《胜利曙光》雕塑与中国工农红军班佑烈士纪念碑,都是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过草地时在班佑河畔一次牺牲人数最多的数百名红军烈士而建。“胜利曙光”四个字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题写,寓意着红军烈士带走的是伤病和饥饿,留下的是曙光和胜利。
红军后代考察团在草地中一路前行,《七根火柴》、《金色的鱼钩》等雕塑就分布在草地兴建的公路两旁,不时提醒着人们84年前红军长征过草地曾发生过的故事。
《七根火柴》是红军后代考察团每人小学就读过的故事。讲述的是,长征途中,雨雪交加在大草原上。一个生命垂危的红军战士把党证和夹在党证里的七根焦干的火柴交给战友,转交给党组织,然后安然地闭上了眼睛。那位战友追上队伍,为战士们点燃了篝火,然后将余下的六根火柴和党证交给了指导员。
《金色的鱼钩》表达的是,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给生病的同志钓鱼吃鱼肉,自己只吃剩下的鱼骨头和草根,最后牺牲自己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舍己为人的崇高品格。
重走长征路的红军后代们,人人心中都有一座自己父母长征过草地的无形雕塑与丰碑。
父亲所在的红三十军在右路军,经过艰苦行军终于胜利通过草地到达班佑、巴西、阿坝以西地区。
但张国焘执意南下,三十军所在的红四方面军再次经川西北草地南下。部队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草率进入草地,行军十余天,将随身携带的干粮吃尽,许多人饿死、冻死、病死在无人烟的草地,行军途中,活着的人掩埋好战友的尸体又继续前进。最后连团干部乘马都杀掉分给部队吃光了,用草地的野菜充饥,部队整天行军走在烂泥沼泽地上,晚上露宿在草坡上、高处或者树林中,遇到下雨则全身湿透,行军一天只有一把炒面一碗冷水。一眼望去,那草地上东一片西一堆,是当初第一次过草地时牺牲战友们的累累白骨,我们部队就沿着白骨铺就的路标走出了草地。
1936年夏,红军二、六军团部队长征与四方面军在甘孜会师北上,第三次过草地。这次吸取经验,出发前就做了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准备了大量的干粮、帐篷,又向藏民购买了许多牦牛,用它驮着帐篷、干粮随部队出发,走的是旱草地,行程虽然将近一个多月,但还比较顺利的通过了荒无人际的大草原。
第一次过草地,我是右路军中30军的。当时人们常说草地的天气一天十八变,实际不止十八变。一会儿出太阳,一会儿刮风,一会儿倾盆大雨,一会儿风雪交加,一会儿冰雹灌顶……各种天气变化的时间长短不一,日夜如此。这时正是八月中旬,也是草地的雨季。大部分同志都没有防雨用具,一天到晚身上都是湿漉漉的。每天天明出发、天黑驻下。驻下后同志们便立即出动,一起动手将附近靠近水边生长的一丛一丛野生水曲柳的干树枝弄来生火,将活柳条技挽成一尺左右长,五六寸左右粗的捆放到地上作为坐垫,以免直接坐在水里。一个班的人便各自坐到树技捆上,围成一个圈,中间生上火,互相依偎着就算睡觉了。夜里谁冻醒了谁就起来添把火……。
我记得很清楚,在第五天的中午,我们走着走着,见到路边靠近水的坡上,有三位同志躺着,叫也叫不动、扶也扶不起来,但还有气,摸摸他们的干粮袋,啥也没有了。一个同志从自己的干粮袋中抖出了一小把青稞麦粉,给这三位同志每人嘴里塞了点,过了一会,这几位同志颤颤微微地起来了,上路了,能慢慢跟着队伍前进了。就是这么点粮食救活了三条命,可见当时粮食是多么的金贵,但最金贵的还是舍已为人的阶级情谊。第六天的中午,总算出了草地。
第二次过草地,从巴西出发经过第一过草地的原路返回南下。草地中能吃的草根、野菜几乎一点也找不到了,战士们在牲口的大便中偶尔能找到一些未消化的青稞粒、草籽等,用水洗一下就吃了……。我们在草地中随处可见第一次未走出草地的战友们的尸体……那么多人的尸骨因无条件掩埋,都暴露在草地中,好心痛啊!
第三次过草地,是二方面军到达甘孜会师后的第四天。这次过草地有充分的准备,除在防寒衣物上做了些准备外,还在甘孜地区买了一些粮食,除每人带有十多斤外,还买了一些牦牛。再一次踏上了曾两次涉足的水草地,沿途不时看见第一、二次过草地时牺牲的战友的尸骨,心里充满了悲痛和敬意。
无巧不成书。重走长征路考察团里,两位红军后代讲述同一篇女红军草地互救的故事。主角是谢烈(左)的母亲王定国(红四方面军剧团团员)和刘競英(右)的姥姥张琴秋(红四方面军组织部部长)。
……红军女战士王定国过草地掉队了,随时有牺牲的可能。正在进退两难的时候,张琴秋骑马过来,看见这个小红军,赶紧下马,让王定国把背包等东西给她,让没有负担的王定国拉着马的尾巴。在水深的地方,爬在草地上,随着马一起拖过去。突然,马也陷在草地的
这茫茫沼泽草地,每一寸都留下了红军的足迹。
曾经红军过草地时的噩梦之地,如今成为令无数人的向往之地。这片沼泽大草地,东连世界自然遗产九寨沟、黄龙,北去是九曲黄河第一湾,具有良好的地理交通区位优势。2019年1月,阿坝州红原县日干乔大沼泽拟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成为全国100个经典红色旅游开发区之一。
红原县党史办同志给重走长征路的红军后代们,详细介绍了红军在红原县长征过草地的艰苦情形,又主动要求带领红军后代走一段当年红军走过的草地。
现在的川西北高原湿地,灿烂阳光下,游人如织,车水马龙。一座座红军长征过草地的雕像,终年守望着今天人们在草地上幸福地玩耍着。(王洪山谷路宁龚晓文供稿)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