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军和西北军、东北军一样,是一支军阀部队。七七事变后,为挽救民族危亡,晋绥军和全国大部分武装力量一道,走上了抗战前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王凤山,就是这一时期晋绥军中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他不仅是山西抗日战场上牺牲的最后一名国民革命军将领,也是晋绥军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军职最高的将领。
王凤山,字鸣岐,1906年出生于山西五台县东寨村。幼年家境贫苦,因天资聪颖,村人集资供他念完小学,后考入太原国民师范学校。他常以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岳飞、文天祥而自勉。青年时期,王凤山目睹国家衰败,列强入侵,他抱着富国强兵,振兴国家的愿望,投笔从戎,于1928年考入山西军官学校第一期工科学习。山西军官学校是阎锡山为培养嫡系特意建立的学校,阎锡山就任国民革命军北方总司令后,改为北方军官学校。王凤山从军校毕业后,因成绩优异,直接被留校,任工兵科2分队上尉分队长。
1927年,王凤山随北方国民革命军警卫团团长于镇河率领的军官生队,参加阎锡山山西军队的“北伐”。1930年参加阎锡山、冯玉祥联合反蒋的诸多战役,因作战勇敢,带兵有方,王凤山屡受上级嘉奖。1931年春,王凤山任69师427团上尉连长。 1935年夏,任406团少校团副。11月任427团3营营长。
1937年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晋军也在阎锡山的率领下投入全民族的反侵略战争中。9月,王凤山怀着守土卫国乃军人天职的决心,率部参加了平型关战役的茹越口保卫战。在主阵地与相邻阵地相继被日军突破,旅长战死,局势再难挽回的情况下,王凤山依然不肯撤离,抱着必死的决心率先冲向敌阵,与日军展开肉搏。最后被警卫强行抱着跳下山崖,因有酸枣丛阻挡,才未有大碍。
1940 年,王凤山调任长官部整顿处科长、副处长,从事军队训练工作。1941年升任218旅旅长,后任34军暂编45师少将师长。
1942年春,王凤山率军驻守汾南万泉、荣河、河津一带。汾南地区为粮棉产区,日军进入该地区后,大肆掠夺粮食,到处筑碉堡,修据点,挖战壕,架电网。王凤山部在汾南一带,进行游击战争,掩护行政人员征运粮棉。日军为肃清山西中国军队的各个抗日根据地,并搜抢军粮,以断绝中国军队的粮道,逼迫汾南中国军队让步,于是集中优势兵力,向汾河一带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疯狂进攻。6月初,日军清水师团纠集各县敌伪部队2万余人,分7路向34军围攻,军长王乾元负伤,返汾北医治,由王凤山代理军长。在敌人的疯狂攻击中,该军第43师在与敌作战中全军覆没,师长刘谦逃回汾北,受到撤职处分。第44师被日军击溃,部分官兵撤回晋西北。唯第45师在王凤山率领下,转战万泉、荣河一带,与敌周旋。
6月27日拂晓,日军千余人,坦克六七辆袭击45师驻地,师部及第二团被包围在万泉西张瓮村。王凤山率军坚守阵地,身先士卒,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激战至28日午后,敌人又增援2000余兵力。在敌众我寡,兵力悬殊的情况下,45师渐渐失利。王凤山沉着指挥,坚不言退,他亲自率领预备队冲上前线,与敌人以血肉相拼。战斗异常激烈,特务连长及全连官兵皆壮烈牺牲。王凤山臂部受伤,但他坚持不下火线,仍然高举手枪,指挥士兵奋力厮杀。这时,一梭重机枪子弹扫射过来,王凤山腹部连中数弹,肠流腹外,鲜血如注。他忍痛抱腹,裹伤再战,终因流血过多,以身殉国。时年36岁。
王凤山殉国后,遗体安厝在乡宁县北坡村。7月7日,全面抗战开展5周年之际,阎锡山在克难坡举行大会,追悼“革命根据地大保卫战阵亡将士王师长凤山等”。1943年5月29日,国民政府发出褒扬令:“暂编第四十五师师长王凤山,久历戎行,夙称英勇,抗战军兴以后,在汾南一带作战,屡挫敌锋。不幸于去夏万泉之役,督战前线,弹中腹部,为国捐躯。抗念忠贞,殊深轸悼,应予明令褒扬,并将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彰壮节而慰英灵。”而后,国民政府追认王凤山为陆军中将,并指令将西张瓮村改名为“凤山村”。
后来,王凤山的事迹被改编为话剧《盘肠英雄王凤山》,在战区广为上演,鼓舞了抗战军民与日军血战到底的决心。
1986年4月,民政部颁发证书,确认王凤山为革命烈士。2014年9月,民政部授予其抗日英烈的荣誉称号。2015年9月3日,在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王凤山之子王述志老人代表英烈子女接受了检阅。
英烈长逝,精神永存,三晋大地,太行吕梁,将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英雄壮举。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