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元戎聂荣臻元帅,是一个足智多谋的指挥官,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与敌方将领斗智斗勇,战功赫赫。而在日常生活中,他却是一个性情温和、感情细腻的儒雅人。尤其是对身边战友同志的关心和对人才的厚爱,是其一生爱祖国、爱党、爱人民的高尚品格和伟人情怀的集中表现。
聂荣臻,1899年12月29日出生在江津县吴滩场附近的石院子,7岁入私塾接受启蒙教育,1910年正式进学堂读书。1917年夏天,聂荣臻以优异成绩考入江津县立中学(今江津中学)。
聂荣臻广读博览,从达尔文的《进化论》、赫胥黎的《天演论》和进步杂志《新青年》中吸取政治营养,渐渐地,聂荣臻的思想发生了变化,由一个公认的诚挚少年逐渐转变为具有强烈爱国心的热血青年。聂荣臻积极加入进步学生的行列,常对同窗好友说:“我辈要以报国为根本,为中华民族的崛起而建功立业。”每遇国家民族大事,聂荣臻总是感慨陈词,忧国忧民思想溢于言表,常书于文卷之上,教师曾誉其“资赋不凡,终非池中之物”。
聂荣臻和邓小平有一种特殊的战友情。邓小平私下习惯称聂荣臻为老兄,聂荣臻则称他小平,彼此之间这样一个亲切的称呼,一辈子都没变过。
长征过草地前,在毛儿盖,邓小平从中央秘书长任上调到红一军团任政治部宣传部长,而红一军团的政委就是聂荣臻。两位四川老乡走到了一起,自然是异常高兴。长征到达陕北后,红一方面军以中国人民抗日先锋军的名义开始东征,邓小平随红一军团政治部参加了此次东征。继政治部宣传部长之后,邓小平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分管党的组织、宣传和教育工作。1936年5月18日,邓小平和聂荣臻、左权率红一军团奉命西征,迎接红二、四方面军北上会师。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大西北,结束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其后,邓小平和聂荣臻参与指挥山城堡战役,建立了赫赫战功。
【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部分领导合影。右一邓小平,右二徐海东,右三陈光,右四聂荣臻,右六杨尚昆,右七罗瑞卿。】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西安事变发生前的1936年年底,时任红一军团政治部副主任的邓小平在甘肃庆阳得了非常严重的伤寒,昏迷不醒,什么东西也不能吃,生命垂危。
时任红一军团政治委员聂荣臻得知后,非常着急。此时恰逢东北军和共产党红军建立统一战线关系,张学良将军慷慨地送来两车慰问品,其中有一些是共产党人很少见到和吃过的罐装牛奶。
聂荣臻当即决定,为了急救重病垂危、命悬一线的邓小平,一定要将所有的牛奶全部留给邓小平用。
正是靠着这些牛奶,才挽救了邓小平的生命。
1937年8月25日,为了抗日救国,中国工农红军以民族大义为重,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下辖3个师,聂荣臻被任命为115师副师长,两个多月后,八路军恢复政治委员制度,聂荣臻又被中央军委任命为师政委。8月22日至25日,党中央在洛川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确定了党在抗战时期的作战方针,聂荣臻作为军队主要负责人之一出席了这次会议。会上,他坚决支持毛泽东提出的“以游击战为主”的战略思想,并对此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会后,部队举行了庄严的抗日誓师大会,分两路渡过黄河,开赴山西前线开展对日作战。
整个华北战场当时已是一片失败景象。日军在占领平津之后气焰更加嚣张,调集了30万重兵沿交通要道长驱直下,妄图在3个月内灭亡中国。而此时的国民党军队已经锐气尽丧,将无斗志,兵无战心,一些部队甚至闻风而逃。在这样的形势下,八路军毅然开赴前线,让中国人民看到了挽救民族危亡的希望。
日本军队有飞机、坦克、大炮。炮弹比我军机关枪里的子弹还多,有人问,八路军这时候上前线能打胜仗吗?而八路军指战员则表示:即便与从未直接交过手的强大敌人展开血战,也要誓死保家卫国。
聂荣臻率领的队伍经过太原时,车站上挤满了前来送行的山西人民,车站里弥漫着“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气氛。许多东北流亡到此的学生,直到深夜依然不肯离去。
1937年9月23日,聂荣臻率115师抵达位于晋东北战略要地平型关东南的上寨镇,准备在这里打响对日第一战。平型关位于山西省繁峙、灵立两县邻接处,是古长城的重要隘口,地势险要。当时侵华日军正在华北展开全面进攻,其主力部队分兵两路左右夹击,企图突破平型关,与大同之敌会师雁门关。他们妄图打开晋北通路,以大迂回的战术迫使国民党军撤退,达到不战而占领华北5省的目的。八路军如果取得平型关的胜利,不仅可以阻滞日军的战略计划,还可以借此打破日本人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于是,聂荣臻在战前动员会议上向全师干部讲解了我方取胜的条件和作战的注意事项,动员全师指导员齐心协力,打好出师以来的第一仗。
从平型关山口至灵丘县东河南镇之间,有一条长约10多里的险要沟段,非常适合作居高临下的伏击。9月24日,115师主力部队按计划在这个沟段的南北两岸山地布署就绪,同时派出一支部队占领镇北高地,以切断敌人后路。25日早晨7点,日军阪垣师团第21旅团的辎重和后卫部队共4000多人进入伏击圈,一声令下,八路军指战员立即与敌人展开了浴血奋战。八路军乘势将日军压制于老爷庙至小寨村的峡谷之中,在飞机的掩护下,日军疯狂反扑,企图突围。八路军毫不退缩,立即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激战至13点,八路军全歼被围日军,战斗结束。
平型关战役,是全中国抗日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取得的第一个大胜利。捷报传遍全国,万众欢腾。此次战斗不仅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而且极大地振奋了中国抗日军民的士气,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声威。
1985年,86岁高龄的聂荣臻在回忆平型关大捷时挥笔写下了诗词《忆平型关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