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简称共青团)成立100周年。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1920年8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首先在上海创建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在此之后,其它地方的共产主义小组在筹备建党的同时也在当地建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组织。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后,立即着手正式建立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1922年5月5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东园开幕,这一天正是马克思诞辰104周年纪念日。大会通过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纲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章程》等决议案,并确定团的性质是“为完全解放无产阶级而奋斗的组织”。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实现了思想上、组织上的完全统一。
1925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936年11月,为团结一切抗日青年,共同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党决定将共青团组织改造成为民族解放性质的抗日救国的青年团体。抗日战争胜利后,为适应人民解放战争形势和任务的需要,党中央在1946年9月提议建立民主青年团,并且在解放区开展试建青年团工作。
1949年元旦,党中央作出建立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的决议。4月,在党中央的关怀领导下,召开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完成了青年团组织的重建工作任务。此后,青年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1957年5月召开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把团的名称改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从1957年开始到20世纪末,共青团在43年中只召开了6次全国代表大会,其中5次是在共青团跟随中国共产党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后召开的。
1998年6月召开的共青团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青团进入跨世纪的历史征程。
2003年7月、2008年6月、2013年6月、2018年6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又相继召开了第十五次、第十六次、第十七次、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青年团在建军初期的发展
以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开始了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时期。作为党的助手和后备军的青年团组织在红军中也相继建立,并展现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
我党我军一贯重视青年工作和青年团建设,就在南昌起义第二年,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农民、土地、职工、宣传、民族、妇女、青年团等问题的决议中就规定:“在军队中应组织党的支部和青年团的小组,后者宜直接服从前者”。这是党中央第一次规定要在红军中建立青年团的独立组织。
1929年12月下旬,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召开,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其中,毛泽东就红军党内青年组织及其工作做了专门规定:“党员中青年部分因其有比成年不同的情绪,除一般地接受党的训练外,还有特别受一种青年教育之必要。又因争取青年工农群众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须有专门组织去担任这种工作。因此,应在支部中划出年在20岁以下的青年党员,成立青年工作会议。这种会议,除以大队为单位经常有计划地召集开会外,支队及纵队各应酌定时间,召集开会……”这些原则在红四军贯彻执行后,促进了红四军的全面建设。
由于各方面原因,红军中团的组织发展很不平衡,整体比较薄弱。1930年5月5日,中共中央在致中共青年团中央信中指出:“红军发展将近7万人,现在还没有青年团的组织与工作,希望团能于短期间开始来征调团员加以相当的训练,送到红军中工作与建立团的小组,并应确定团在红军中经常的工作。”至11月,红军中团的组织工作有了相当成绩,师以上政治部均设青年科,连队都建立了团小组,连、团、师选举产生了3至5人组成的青年团委员会。
随着土地革命战争的发展,在各革命根据地活动的红军相继组建了军团和方面军。为加强红军的政治工作,1930年10月,中共中央根据3年来红军政治工作经验,制定并颁布了《中国工农红军政治工作暂行条例(草案)》。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工作条例,包括总则和10个分条例,其中第9个分条例为《中国工农红军青年团工作暂行条例草案》。《条例》对团组织的性质、任务及组织形式作了明确规定:红军中共产主义青年团是党与非党群众联系的链锁,又是红军中党的基本后备军。青年团的工作是党的工作的一部分,并在政治机关和党的组织直接指导下进行工作。党对青年团员的教育工作是党的基本任务之一,应尽量吸收青年团员参加党的一般政治文化教育工作和群众工作,启发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年底,红军总政治部下发《中国工农红军青年团工作暂行条例草案》,红军中团的组织和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加强。
1932年1月15日,苏区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会后,总政治部组织出席会议的红军代表召开了红军青年工作会议。会议决定,要以最大的努力使团的组织有大的转变与扩大,为此制定了为期3个月的团员发展计划,要求各军以团为单位举办“团员训练班”,选派团干部到中央苏区团校进修学习,以提高团员和团干部的素质。
同年,为统一和健全红军中青年团的组织体系,总政治部还颁发了《中国工农红军共产主义青年团暂行条例》。条例规定:红军中普遍建立青年团组织,连队不设团支部,有团员青年3人以上时得在党支部直接领导下成立列宁青年组,如连尚未成立党支部时,则由政治指导员直接领导。列宁青年组的工作同时也受团总支部下所设的青年团干事的指导。列宁青年组组长和青年干事必须是党员,并经团员大会通过,分别经团总支委和师政治部批准。青年团委员会每半年改选一次。
红军党组织和政治机关非常重视青年干部队伍的建设。9月21日,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副主任贺昌共同发布《总政治部关于红军中党的工作问题的训令》。《训令》共7条,其中第6条为“加强党对团的工作的领导”,要求“坚决提拔积极勇敢的同志代替老大无用的干部”。总政治部决定,总政治部和师以上各级政治部增设青年部,团政治处设青年工作干事,负责指导部队的青年团和青年工作。11月,总政治部组建青年部。
青年团组织在红军中普遍建立后,青年工作在红军中蓬勃开展起来。在残酷的战争中,青年团把巩固和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主要任务,行军中巩固部队、团结群众、遵守纪律,发扬阶级友爱;作战时冲锋在前,带头完成战斗任务;整训时举办晚会或各种竞赛。通过青年团的工作,红军基层建设有了实质内容,青年团所进行的政治、教育、娱乐、文化等工作,促进了红军基层建设,提高了红军官兵的政治素养、精神面貌、文化水平和战斗力。
1933年3月,红军取得第四次反“围剿”胜利后,中共中央作出“建立百万铁的红军”的决定,在中央苏区兴起扩大红军的热潮。5月4日,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发布《总政治部关于红军中的团与青年工作的训令》。指出:在红军中青年成份占绝对多数,在巩固与扩大红军一百万的历史任务下,青年工作在红军整个政治工作中实占重要的地位,青年工作做得好,政治工作也就做得好。因此,目前团与青年工作在红军中总的任务,是要把党的进攻路线全部运用到青年工作中去,发扬团员在一切工作中、战争中的模范领导作用,经过青年群众最大限度地来保障红军,巩固红军纪律、提高红军战斗力,为创造一百万铁的红军、为彻底粉碎敌人大举进攻而斗争。
组建红军中最年轻的部队----少共国际师
为激发广大青年参军参战的革命热情,充分发挥青年在革命战争中的突击队作用,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致电团苏区中央局和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建议成立“少共国际师” 。团苏区中央局根据这个建议于5月20日做出了《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决定指出:“少共国际是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苦青年解放的唯一旗帜。‘少共国际师’的使命将是何等的伟大!”“中央局决定由江西征调四千,福建征调二千,闽赣征调二千’”“‘少共国际师’将在今年国际青年节,高举工农红军的旗帜,举行检阅,宣布正式成立,武装上前线”。自团苏区中央局作出《关于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决定》以后,苏区的江西、福建、闽赣三省的共青团、少先队的各级组织积极响应团中央局和少先队总队部的号召,开展了大规模的宣传、动员活动。苏区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和团苏区中央局机关报《青年实话》还配合创立“少共国际师”的宣传,及时报道各地的工作进展情况、介绍先进经验、先进人物和先进事迹,同时也对出现的一些错误做法提出批评。在这个过程中,“少共国际师”还向一些红军部队派出了参观团,到这些部队参观学习。有一个参观团还出席了红军总部在前线举行的庆祝“八一”的活动 。通过参观活动使得这支刚刚组织起来的红军部队的青年指战员深受教育和鼓舞。8月5日拂晓,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宁都县西北郊的旷野上,举行了“少共国际师”的授旗典礼。全师由1万多名青年组成,70%以上是团员,平均年龄只有18岁。
授旗典礼结束后,全师指战员进行军政训练。在整训过程中,师的领导作了些调整,师长由井冈山时期的老战士吴高群担任,政委是担任过红军总政治部青年部部长的肖华,冯文彬改任政治部主任。少共国际师成立时有正式的红军番号,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五师,但是因为“少共国际”这面旗帜在当时有它的特殊意义,所以不仅在当时军内外常沿用这个名称,就是在解放后老战士们在回忆这段历史时仍喜欢使用少共国际师这个名字,故红十五师这个番号至今仍鲜为人知。少共国际师刚组建时编为第四十三、四十四、四十五三个团。以后虽然兵力不断得到补充,但三团九营的建制未变。9月3日,少共国际师宣誓出征、开赴前线,配合红军主力投入第五次反“围剿”的战斗。
10月,少共国际师打响了出征第一战,在闽北歼敌300余人,首战告捷,朱德、周恩来和杨尚昆发来贺电,称是“铁拳初试”。随后在收复黎川的战斗中,少共国际师多次承担急难险重任务,曾以一个团的兵力阻击敌军8个团的猛烈进攻。在一次战斗中,师长吴高群冒着敌人炮火深入前沿指挥,遭到敌人炸弹袭击而壮烈牺牲。他牺牲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希望同志们为我们少共国际师争光!
少共国际师的指战员充分发挥青年人敢想敢拼、胆大心细的特点,在战斗中不断创新战备战斗模式。在闽赣地区神出鬼没、多次立下奇功。各地的共青团、少先队和儿童团纷纷响应,积极加入这支朝气蓬勃的队伍。在石城保卫战中,为了掩护主力部队转移,1万多人的队伍最后被打得只剩下了一半。尽管如此,他们硬是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钢铁防线! 之后,队伍补充了2000余名新生力量,随即跟随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少共国际师边战斗边行军,掩护军委机关纵队冲破敌人三道封锁线。
1934年底,红军到达湘江,少共国际师迎来了建制以来最严峻的考验。由于长征初期红军辎重过多,加上湘江水流湍急,国民党企图在红军横渡湘江之际将我军一举消灭。
阻击敌人、为渡江红军创造条件,成为少共国际师最艰巨的任务。他们先是在湘西延寿圩抗击敌军4个团的追击,又在界首地段保卫我军渡河渡口……湘江之战结束后,少共国际师仅存2700余人,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终胜利完成了中央的战略意图。
遵义会议之后,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使部队更加精干,少共国际师与红一军团主力合并。从1933年8月5日成立到1935年2月10日撤编,少共国际师仅存532天。队伍虽然年轻、脸庞虽然稚嫩,但意志、品质和所有的红军队伍一样,经受住了血与火的考验!他们在战斗凝聚出了“先锋少年、淬火成钢、信念坚定、英勇向前”的精神品质,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
共青团编入中央纵队进行长征
1934年10月,团中央和中央苏区各省的大部分团干都随军委第二野战纵队开始长征。这个纵队也称中央纵队,由党中央机关、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后勤机关、卫生部门、总工会、青年团、担架队等组成。下辖4个梯队,其中第4梯队由党中央、中央政府、共青团中央局、全总中央执行局等机关和政治保卫团组成。在12月的黎平整编中,青年团编在军委纵队的第3梯队里。
在长征途中,共青团干部分到各军团、师、团政治部(处)协助开展宣传群众、筹粮扩红、前锋作战、执纪检查、公卫管理等工作,为长征胜利作出积极贡献。在艰难险阻面前,共青团员挺身而出,抢挑重担。
共青团员一般有文化,能说会写,又年轻力壮,精力充沛,是红军宣传队的干将。红军宣传队是一支不可或缺的战斗鼓动队,了解指战员的心理和思想活动,教文化,教唱歌,做宣传鼓动工作。由演讲分队(负责宣传和组织群众,宣传当红军的好处和怎样参加红军)、艺术分队(负责编排小节目和化装宣传)、张贴分队(负责书写张贴标语及散发布告传单等)组成。宣传对象为指战员、群众等;宣传形式主要有文字、口头和文艺宣传三种。残酷的战争环境,决定了宣传员要负责多种任务,其日常工作要比战士们要辛苦得多。当年,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宣传员,宣传员,每天走在困难前。演讲喊叫吹弹唱,笔杆脚杆没得闲。”
长征中,宣传队多方做宣传鼓动工作。在军情紧急、环境恶劣、行军疲劳时设立鼓动棚,插上旗子,宣传员用打鼓、唱歌、跳舞、演戏、放留声机、说快板、讲故事、说笑话、喊口号、写标语、猜谜语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动,旨在激励斗志,赢得了由衷的赞许。“各位同志笑呵呵,过去不远要上坡。上了坡,再下坡,还有五里不算多。”“同志们快起来拿刀枪,我们是人民的武装,要打倒帝国主义国民党。”指战员们边走、边听、边看,忘却疲劳、向前迈进。
当地群众也常常围拢在宣传员身边听宣讲,听着听着就有人参加了红军。若条件允许,长征中的共青团还会指导当地建立少先队、童子团等组织。长征中,为加强地方工作部以做好群众工作,设置了地方工作干事、地方工作组、扩红小组等。同时,各军团成立由政治部领导的中央地方工作团,协助军团地方工作部工作(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共青团积极承担筹粮、扩红等任务,做出了贡献、付出了牺牲。胡耀邦在长征中任红三军团政治部地方工作部秘书长,主要做民运、青年工作。“红军经过四川、贵州时,部队严重缺粮,派人四处筹粮。胡耀邦是所在部队的筹粮负责人。他待人热情,会讲话,会作群众工作,往往筹粮很多。”张绩之在长征中任红一军团中央地方工作团主任,因筹粮于1934年12月在贵州剑河牺牲。1935年1月,红一军团政治部青年部部长赵云龙在贵州习水土城战斗中牺牲。曾在地方工作部工作过的刘英回忆道:“地方工作部主要是做群众工作,每到一地,打土豪,分浮财,发动群众拥护红军。还有一项做得较多的工作是安置伤病员,伤得比较厉害,没有办法跟着走的,就同老乡商量,给一笔钱,留下来,住到老乡家里养伤。”
与苏区一样,在长征中,共青团员还积极配合有关部门(部队)执行纪律和担任警戒任务,对思想懈怠、纪律松垮的人员进行动员教育和督促整改。
为预防消化道疾病、保持战斗力,军委曾规定红军不许吃辣椒,长征到桂北时才开禁。为什么要禁吃辣椒呢?主要是因药品奇缺,禁吃辣椒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相关疾病的发生或加重,以减少非战斗减员。据张震回忆:“那时,部队里烂脚的很多,卫生部门认为是吃辣椒造成的,便规定一律不准吃,并由共青团员组织‘轻骑队’检查。”
1935年10月19日,党中央率红军陕甘支队经过艰难转战,抵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随着陕北根据地的日渐巩固,党领导的青年运动迅速恢复。“共青团中央局在陕北瓦窑堡首先恢复,下设秘书长、组织部、宣传部、军事体育部、少先队总队部、儿童局。原团中央的干部陆续从各部队回到机关。”不久,凯丰调到中宣部,冯文彬接任团中央书记。1936年夏,团中央又创办了中央团校。共青团全力配合中国共产党,为努力开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局面而不懈奋斗。(本文作者胡遵远系安徽金寨干部学院副院长、金寨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档案馆馆长。)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