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印媒:印度根本无法承受抵制“中国制造”的代价
印度SCOLL网9月18日文章,原题:印度根本无法承受抵制“中国制造”的代价 印度一些人发出抵制中国制造这类噪音,但给出的理由很愚蠢。让我们逐条审视这些肤浅逻辑。
一、“中国是敌人”。或许是。中国与印度存在边界争端并与印度多个邻国保持密切关系——而印度与其中几个的关系很复杂甚至正在恶化,比方说尼泊尔、斯里兰卡和孟加拉国等。
那么,中国是印度无法和解的敌人吗?不是。众多印度企业正在华开展业务并与当地企业组建合资企业。中国对印度大举投资。新德里和北京在国际论坛上经常拥有相同利益和共同立场。印度众多项目都在吸引包括国企在内的中国企业竞相投标。
尽管存在边界争端且印度拒绝加入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但许多迹象表明中国乐见扩大与印度的经贸关系。北京总是对贸易关系持务实态度。例如中国有无数理由憎恨日本,但中日间存在巨额贸易往来,这也是地缘政治专家认为两国不太可能存在真正敌对的原因之一。类似逻辑也适用于印中经贸往来。或许,中国只是把印度视为纯粹的贸易伙伴和庞大市场。但若没有经贸关系,中国很可能选择在各领域(对印度)加大施压力度。
二、若印度停止购买中国商品,中国将损失更多。考虑到两国GDP规模,中国受到的影响更小。中国对印出口约占印度GDP的2.7%,但仅占中国GDP的0.5%。印度对华出口约占中国GDP的0.08%,但占印度GDP的0.45%。若发生贸易战,双方都将因从别国进口而多花10%资金,那这只相当于中国GDP的0.09%,绝对值仅为110亿美元;而印度支出将高达660亿美元,相当于其GDP的2.9%。谁的损失大?不言自明。
印度并非出于行善才购买中国商品,而是因为其他进口选项更昂贵,且印度无法以同样低的成本生产同样质量的产品。
三、若印度停止进口商品并在国内生产一切,将拥有强大经济。并非如此。印度已尝试这种蠢行几十年,结果是价高质差的汽车、不制冷的冰箱……另外,中资企业正在印度雇用大量员工,这些人将在贸易战中失业。
印度从中国进口商品是因为中国提供最佳性价比。目前,印度抵制(中国制造)的意识形态无异于狂热鼓吹自我伤害。(作者迪旺舒·达塔,丁雨晴译)
(责任编辑:李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