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环境能源 >科技创新>正文

中国科技城专家建言资政:汇聚社科力量 服务科技创新

2021-10-03 17:16 来源:《祖国》杂志

为深入学习贯彻绵阳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9月28日,由四川省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科技局、绵阳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共同开展的学习贯彻市委七届十一次全会精神系列活动——“中国科技城·绵州讲坛”和“中国科技城·智库论坛”在绵阳王子大酒店召开。中国(绵阳)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方宇,西南科技大学社科处处长、四川军民融合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勇等6位专家、学者围绕绵阳科技创新建言资政。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陈进宝,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梁茂,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熊仪江以及来自科技界、社科界、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市、县市区科技工作者和社科工作者参加了会议。

工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张方宇发表了题为“探索协同创新保障机制,构建构建高质量发展支撑体系”的专题,他围绕如何释放我市创新资源活力,提出发挥在绵两大科学装置聚集效应,紧紧围绕航空航天装备、核装备的创新研发,组建特色产业园区。他说,近年来,全国共建设50多个大科学装置,目前绵阳就拥有两个军民两用的科学装置,奠定了绵阳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地位,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城的创新能级。一是大力支持中物院、空气动力研究中心、航发涡轮研究院等国防军工院所,积极争取国家布局一批军民两用战略项目,同时积极推动战略项目的落地实施,进而确保科技城在航空航天、核技术研发的国内领先地位;二是积极发挥在绵建立的大科学装置聚集效应,创新来绵资源落地发展举措,强化配套条件建设,引导集聚的科技创新资源就地发展,打造创新人才集聚区;三是紧紧围绕航空航天装备、核装备的创新研发,组建特色产业园区,积极引入配套部件加工制造和服务的民营企业,构建系统化的供给体系,并逐步形成既相互竞争、又相互配合,具有创新发展活力的产业链条,带动军民两用成果就地转化,推动军民两用成果产出集中地的形成,进而实现以基础做“圈”,以发展做“地”,实现国防与经济同步提升,创新与发展协同,将绵阳打造成中国的“休斯敦”。

西南科技大学社科处处长、四川军民融合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张勇:关于绵阳科技城新区发展的提了建议:绵阳科技城新区具有厚重的历史文化传承,建议在科技城新区合适地方规划建设一个地标建筑“中国(绵阳)科技城博物馆”,“加大三线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建议规划再对标研究一下美国的两个地区,建议做好精准对标定位研究,把他们的发展经验吸收到我们的规划文本中来。

绵阳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处长陈林:绵阳从来不缺研究型高层次人才,但绵阳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的紧缺,已然成为制约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极为重要的因素。和传统意义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相比较,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是创新创业人才与技术技能人才的融合,具有创新创业型人才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双重特性,同时具备创新创业素养和技术技能的复合型、发展型人才,一方面具备在实践中解决关键技术与工艺难题的实践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具备首创意识与创新精神,能在技术技能工作中创造性解决问题:同时具备一定的创业能力,善于发现创业机遇且勇于承担风险。人才是科技创新最核心的要素。随着科技城建设的深入推进,创新创业型技术技能人才必然成为绵阳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主力军。

台沃科技集团上市工作组组长蒲有能:通过学习《决定》全文,深受启发、感触良多,也倍受鼓舞。深切地体会到市委对科技创新高度重视,提出的总体要求、方向路径和主要目标符合绵阳实际,有关发展思路、工作重点、保障措施既有高度,又有深度,且很全面。毫不夸张地讲,该《决定》将是指导绵阳当前及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也是民营科技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指南。我是一名长期从事科技管理的基层科技工作者,在反复学习全会决议和《决定》后,感觉到要把《决定》精神落到实处,还必须制定出台一系列改革力度大,货真价实且实操性强(可量化)的配套政策。否则,《决定》落实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甚至仅停留于理论宣传和思想动员层面。建议参照川府发[2021]8号文件尽早细化出台若干政策措施,使《决定》精神落地开花。

市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梁茂:准确把握新时代科技创新的历史方位,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必须紧急行动起来,切实增强发挥社科优势,主动融入、积极服务科技创新实践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补短板、强弱项,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为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作出社科人应有的贡献。找准着力点,在服务科技创新实践中书写新时代我市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创新发展新篇章。采用举办例会、讲座或展览,创办网站、平面和电子刊物等平台,开展调查研究、讨论交流等方式,促进源头和需求之间不断互动,激发创新灵感,为企业、创新团队等谋求更好的发展空间。各社科类社会组织要及时报送活动信息,加强经验总结,通过市社科联社科在线、《绵阳论坛》等媒介传播,既可在各社科类社会组织间交流借鉴、相互赋能激励,又可在更大范围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优化科技创新社会环境。一起勇立科技创新时代潮头,凝心聚力,以社科优势赋能科技创新,为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国家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贡献社科人的智慧和力量。

会上,专家们的发言观点鲜明,内容丰富,紧密联系绵阳科技创新实际,特别是针对绵阳科技创新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对策和建议。当日上午,市社科联组织了相关专家到市产业技术创新的头部企业东材科技、九州北斗导航进行了产业技术创新专题调研,了解了企业科技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引发大家的共鸣与思考。下午举行了系列活动“中国科技城·绵州讲坛”和“中国科技城·智库论坛”,本次活动主题是聚焦“汇聚社科力量,服务科技创新”。“新时期,新形势,新任务,各行业都有自已的新举措。通过这次活动的开展对绵阳市社科科技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必将起到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绵阳市社科联有关人士表示。(文/图 刘仁喜 闫天国 许登祥)


(责任编辑:乔心)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