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是河南的责任,更是河南的担当。在麦收之际,河南日报以“记者+学者”的形式组成课题调研组,赴息县、唐河、滑县、延津开展实地调研,探寻总结各地小麦产业发展中好的经验和做法。从6月16日起,本报连续四期推出“粮食大省的责任与担当”系列调研报道,并配发记者观察,总结延津强筋小麦、息县弱筋小麦、唐河稳面积稳产量、滑县筑牢“豫北粮仓”的经验和做法,在理论宣传报道方面进行了一次有益探索与创新。
为更好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日前,河南日报举行“粮食大省的责任与担当”理论研讨会,总结多年来我省粮食稳产高产的秘诀,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会上,参会代表作交流发言,现将发言摘要刊发,敬请垂注。
以夏粮丰产丰收庆祝党的百年华诞
□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 王俊忠
“世界小麦看中国,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是全国第一小麦生产大省,我省麦收已经结束,丰收已成定局,在去年总产、单产创新高的基础上夏粮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实现丰产又丰收。
从预产和收获情况看,小麦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均高于上年,总产、单产有望再创历史新高;品质质量进一步提升。全省优质专用小麦种植面积达到1533万亩,较上年增加183万亩。小麦籽粒饱满、品相好、容重大,大多为一等麦;农民实现增产增收。今年我省小麦品质优、质量好,收购价格明显高于上年同期。从各地情况看,普通小麦收购价每斤普遍在1.2元以上,优质专用小麦收购价每斤在1.3元以上,均比上年高0.1元左右,再加上增产因素,粗略估计,仅小麦一季,全省种粮农民就能增收80亿元~90亿元。
今年,河南夏粮能够丰产丰收,可谓人努力、天帮忙、科技支撑,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小麦面积稳中有增。省委、省政府认真落实党政同责要求,狠抓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实行粮食生产目标管理,压实地方党委政府抓粮责任,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麦播期间,土壤墒情适宜,实现应种尽种、适期播种,全省麦播面积8500多万亩,比上年稳中有增。
病虫防控扎实有效。今年小麦条锈病发病早、蔓延快,赤霉病偏重发生流行风险极高。省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安排2.06亿元资金,市县筹措5.08亿元,开展条锈病、赤霉病防治。全省累计防控条锈病4900多万亩次,预防赤霉病1.01亿亩次,重大病虫害得到有效防治。
指导服务组织到位。我省先后印发小麦播种、管理、病虫防控等技术方案,组织开展“虫口夺粮保丰收行动”和“奋战100天夺夏粮丰收行动”,成立18个专家指导组,分市包县进行指导服务。广大农民积极开展追肥、浇水、化控、病虫防控,打牢了丰产基础。
气象条件总体适宜。整个生育期内气候条件较为有利,没有发生大面积的干旱和冻害。小麦灌浆期温度、墒情适宜,灌浆时间较常年延长5~7天,有利于增加粒重。尽管后期部分地方发生倒伏,但与常年相比,灾害仍属于偏轻年份。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河南丰、全国稳,夏粮丰产丰收,对夯实全年粮食丰收基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生产能力
□河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 程传兴
保障粮食安全,关键是要保障粮食生产能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为重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建成10.75亿亩集中连片高标准农田。河南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在保证耕地数量的基础上,必须进一步提高耕地质量,实现粮食生产能力提升,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引导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高标准农田集中连片建设。我省乡村农民家庭承包经营的耕地面积小且分散,影响高标准农田的集中连片建设,进而影响农业的规模化经营。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中,各县市可结合实际,通过农村“小块并大块”和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出租等促进农业规模经营;还可以根据农民意愿,统一连片整理耕地,将土地折股量化、确权到户,经营所得收益按股分配,也可以引导农民以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通过自营或托管等方式发展农业规模经营。
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面向未来,要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必须大大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平,切实提升耕地内在质量和产出能力。据统计,河南总耕地中的中低标准农田所占比例达到60%,土壤有机质含量仍然偏低,耕作层厚度有待增加。而现行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补贴标准较低,主要能达到旱涝保收,未来要实现高标准农田高产稳产优质,应在拓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内容上下功夫,把提升地力列入高标准农田建设补贴标准之中。统筹推进耕地地力提升,统筹退化耕地治理、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深耕深松、轮作休耕等措施,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水肥水药一体化等技术。
创新补贴方式,促进耕地使用者积极养护耕地。科学运用耕地生产补贴措施是调动耕地实际使用者参与耕地养护的重要因素。设立粮食绿色高效奖励政策,对高产绿色粮食生产主体加大奖励力度,鼓励粮食生产者加大对提升地力的投入。推动补贴资金向真正种粮的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倾斜,帮助他们加快改善粮食生产田间设施条件,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引导实际种粮主体“多打粮、打好粮”,探索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谁使用,谁验收”的机制,确保项目建设质量,加强工程建后管护,落实管护主体和责任,多渠道筹措管护经费,确保建成一方、管好一方。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需要处理好几大关系
□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副局长 刘云
我省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在国家粮食安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必须认真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自觉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将区域粮食安全纳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大系统。
处理好粮食“产购储加销”各环节之间的关系。粮食安全具有系统性,“产购储加销”各环节之间具有严密的内在联系,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传导到其他环节,从而给总体粮食安全带来风险。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必须利用粮食安全责任制这个指挥棒,把涉及粮食安全的各个环节、各种政策资源,有效组织起来并进行合理配置,既要不断增强粮食生产能力,保障稳定可靠的粮源,又要发挥粮食储备的蓄水池作用,完善粮食收储调控体系,形成保障粮食安全的大合奏。
处理好“保安全”与“促发展”的关系。粮食加工既担负着原粮加工转化、满足多样化粮油产品需求的职能,同时也是我省重要的主导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调动产粮大县的积极性,必须立足省情粮情,通过大力发展粮食加工业,延长粮食的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发展产区的经济、保障产区的就业,稀释粮食比较收益低的弱质性,将粮食安全与经济发展兼容在一个战略框架之中。
处理好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生态安全的关系。城乡居民和社会生产对粮食需求的满足,既包括数量的满足,也包括营养、健康等质量安全的满足。而生产的发展和质量的保障,又必须建立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在生态安全的基础上。河南省是一个水土资源严重短缺的省份,粮食又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品和高耗水作物。因此保障粮食安全,要高度关注并采取有效措施克服资源环境的硬约束,更加注重粮食质量安全和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
处理好市场与政府的关系。粮食是一种特殊产品,既具有公共性,又具有商品性。因此,对涉粮的市场主体要坚持“法无禁止即可为”的原则,尽最大可能不对从事粮食收购、储运、加工和政策性粮食经营者设置过多的前置条件和规定,创新和完善事中事后监管;对行政主体要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进一步明确政府作用的边界,规范政府行为,为市场发挥作用让渡出更大空间,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在粮食流通中的决定性作用。
解决好“谁来种地”问题
□安阳师范学院商学院教授 张良悦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扛稳粮食安全的重任必须高度重视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
“谁来种地”问题包括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好地两个方面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在于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要在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的经营环境等方面做好基础性工作。
新型职业农民的形成。新型职业农民是专业化农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其职业要求已经远远超出了传统的农民。新型职业农民不仅在农业生产环节是行家里手,而且在市场开发、产品创新、贸易规则、契约精神、技术创新、政策支持等方面都烂熟于心。新型职业农民的形成,既需要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更需要在实际经营中的历练,在竞争中成长。
商业环境的营造和支持政策的落实。融资难、融资贵、保险覆盖低、理赔难是新型经营主体面临的主要困难。新型经营主体进行适度规模经营,需要大规模、长时间的基础设施投入,需要资金支持。如果不能获得金融支持,投资就会受阻,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就无法满足生产的需要。同样,规模化经营之后,随着投资规模的增加,农业生产的各种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就会凸显,一旦遭遇风险,就会受到致命的打击。
解决好部分农民的退出问题。农民的退出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从农业生产经营方面的退出,不解决好部分农民的退出问题,就不能解决好土地流转、土地托管经营问题,无法形成适度规模经营和生产性服务业。另一方面涉及农村的发展,也涉及城市的发展。农村方面的发展需要解决土地的财产性收益问题,需要在土地制度方面深化改革;城市方面的发展需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和生活社会保障,做到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与城乡统筹发展相统一。
打造粮食生产经营主体“雁阵”
□省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陈明星
粮食生产经营主体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谓粮食生产经营主体“雁阵”,就是在粮食生产、加工、储运、销售、品牌、体验、消费、服务等环节和领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由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大户和一般农户组成的关联紧密、衔接有效、耦合协同、联动发展的有机整体。粮食生产经营主体“雁阵”不仅可以是单类或多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还包括一般农户,从而在更宽视野更大范围内整合资源集聚要素、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生态,并经由各主体间密切配合、有机协同,形成“1+1>2”的“雁阵效应”。
以粮食全产业链集聚“雁阵”势能,强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链主”作用,聚集产业要素,创新发展模式,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拓展乡村多种功能,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形成农业龙头企业“头雁”引领、返乡创业“归雁”融入、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乡土雁”跟进、小农户“鸿雁”参与的产业主体“雁阵”。
以县域城乡融合重塑分工布局。立足县域布局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优化县域产业链空间布局,改变农村卖原料、城市搞加工的格局,把产业链主体留在县城,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县域,打造以农业为起点的全产业链,形成县城、中心乡镇、中心村层级明显、功能有机衔接的乡村产业结构布局和乡村产业体系。
以一流营商环境优化产业生态。以“万人助万企”活动为契机,深化农业农村“放管服”改革,强化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政策支持与产业发展诉求有效对接,避免“一刀切”“千村一面”和产业同构,并通过简政、放权、减税、降费,创新基层小微权力“负面清单”管理,释放改革红利,营造“有求必应、无事不扰”“说到做到、服务周到”的良好乡村营商环境。
以产业深度融合拓展发展空间。聚焦粮食产业发展中高端、关键环,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创、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和产村产镇融合,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产业强镇、优势特色产业集群,促进全产业链首尾相连、上下衔接、前后呼应,实现串珠呈线、块状成带、集链成群,不断提升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以种为先打造“中原农谷”
□省农科院研究员 田建民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河南是育种大省和用种大省,在农作物尤其是小麦、玉米、花生、大豆等大宗粮油作物的育种创新上,有基础有优势,理应在生物育种技术攻关和产业发展上有新作为新担当。
为此,我省在“十四五”期间将谋划“中原农谷”建设项目,以黄河为主轴,围绕作物产前、产中、产后等全产业链条,整合我省沿黄地区优势创新资源,在沿黄的洛阳、焦作,新乡、郑州、开封五市,通过优势农业种质资源库、粮食加工科技创新中心等农业科技基础设施和研发机构,打造形成布局科学、功能清晰、有机融合的“中原农谷”。
然而“中原农谷”仍然是一个宽泛的概念,目前一个具有区位、自然资源条件和多重机遇于一身的地区——新乡平原新区,正在凸显出种业创新高地的雏形和势头。该区域地域广阔,土地资源丰富,具有典型的黄淮中原自然特征,且有城有农,是承接大郑州都市扩展功能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特佳区域选择。这一区域已聚集了一大批农业科技资源,建设有中国农科院、河南省农科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等多家国家、省、市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拥有国家和省多个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先正达(中国)、中农发种业、秋乐种业、牧原生物等一批国际国内知名育种企业正在落户。
基于平原示范区的发展基础、区位、资源条件等诸多优势,以及抢抓到的系列重大发展机遇,建议将这一区域打造成为农业科技城,作为“中原农谷”的核心区域和推进抓手,进行重点打造和建设。
一是站位国家层面,开展顶层规划设计。研究支持政策,优化营造吸引人才和投资营商良好环境。同时借力平原示范区国家现代种业产业园创建工作,争取更多种业创新资源聚集该区。
二是支持并强力推进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围绕制约育种研发和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特别是在小麦、玉米、花生、大豆、蔬菜等作物育种的基础性科研工作、应用基础研究、育种技术和模式创新方面强力攻关,努力实现生物育种创新能力的跨越式提升和关键技术和新品种选育的重大突破,确保“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实现赶超”目标的实现。
当好“田保姆”做新时代新农人
□荥阳市新田地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李杰
国无农不稳,民无粮不安。我国农业是实行以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碎片化比较严重。为实现土地规模化、节约化的耕种,2011年,我牵头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对社内的农户统一提供优质小麦、优质玉米的托管服务,根据市场的需求,优化粮食品种、栽培技术、订单销售等要素,并开展技术集成创新,推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
经过10年的摸索与实践,合作社初步构建了绿色、高效的粮食产业体系,探索出粮食全产业链闭环式运营模式。其中,以土地托管为核心,带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让农民真正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受益者。以县级政府为主导,农民合作社为载体,镇、村级为单位,进行土地托管,实现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专业化、智能化的“耕、种、管、收、烘、工、销”全产业链条,促进粮食产业高质高效发展。
实施过程中,一是抓头,以“优质高产”的强弱筋小麦和特用玉米(机收玉米)作为首选品种,全面推进优质商品粮的标准化生产。二是收尾,和下游企业签订订单合同,对粮食作物统一收储、统一销售,实现由传统小麦、玉米向优质强弱筋小麦、特用玉米转型,推行优质优价。三是管过程,产前与上游上市的农业生产资料企业直接对接,减少投入成本;产中配套大型农业机械与标准化农业技术,提供耕种管收等全程社会化服务;产后通过粮食贸易、粮食收储、粮食期货+保险等方式,提升强弱筋小麦和特用玉米的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截至目前,合作社已在荥阳、兰考等县(市)托管土地11.7万亩。通过全程托管服务,每亩土地减少投入200多元,粮食实现稳产高产、优质优价,既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难题,又达到“人不在家,收入增加”的效果。
在土地托管过程中,“旱、涝、虫”是粮食生产的三大天敌,我省普遍面临防灾减灾能力弱的问题。希望政府加大对种粮大户政策支持力度,特别是在优良品种推广、金融保险支持等方面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