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下午,由四川省绵阳市委宣传部组织中央、省级驻绵和绵阳市级主流新闻媒体开展的以“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为主题的采访活动走进了绵阳科创区。媒体团深入科技城创新基地、中国(绵阳)科技城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上马社区等地,实地了解科创区创新奋进下的科技人文脉络。
创新中心
科创区,全称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2020年园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0.73亿元,增速4.6%,居全市第三。近年来,先后获得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四川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等荣誉。
“七大平台” 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科创区围绕建设“共通共用、共建共享”协同创新平台,通过集聚创新要素,推动军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已形成创新孵化、成果转化、技术交易、仪器共享、人才供需、质量基础设施和金融服务组成的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七大平台”,目的是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产业化。“七大平台”所做的,是实现“从1到N”的裂变,帮助创业者把想法变成现实,并把企业做强做优。“公司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园区平台的扶持和帮助。”7年前带着创新想法和技术来到科创区的赛恩新能源创始人刘昆明千头万绪,困难重重。创业之初,公司没有场地,园区的创新孵化平台为他们解决了办公和生产场地;公司缺资金时,政府牵头搭建平台,吸引来第一笔天使基金;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提供了专业检测,大大缩短了研发周期,节省了费用;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成果转化平台促进了科研对接和技术开发。度过瓶颈期后,赛恩新能源的产值呈几何倍增长,今年有望实现产值过亿。
科创区政务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正在指导办事群众填报资料
46万平方米的创新中心,成为科创区这座创新之城的缩影。科创区有近100万平米的创新载体;有以久远创新产业园、中物孵化基地等为龙头的成果转化平台;有收录科技成果3.1万余项、企业1.3万余家的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等技术交易平台;有19万项测试服务能力、可服务于1.1万余种产品的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有以检验检测产业园为龙头的质量基础设施平台;还聚集了国内有影响力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拥有构建人才“强磁场”的人才供需平台;集合了股权、证券、基金、风投等各类金融机构的金融服务平台……这些布局全面的汇聚起强大合力,让科创区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三变改革” 让基层治理活水自来
上马望蜀苑,三国时期的人物卡通雕像、壁画、石碑等布满街道两侧。上马作为群众自治组织名称已有60余年历史,现如今已正式成立更名为上马社区。“以前这里有许多闲散零碎土地和乱打乱搭现象,环境治理不太理想,我们将城市环境整治和群众增收进行有机结合,通过‘文化搭台、产业唱戏’的旅游新模式,加强社区治理,深挖上马特色三国文化资源,重点实施打造了上马望蜀苑历史文化商业街区这一重要民生工程。”上马望蜀园社区工作人员蒲建忠介绍。
上马社区望蜀苑车水马龙
上马社区在党建引领下,通过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居民变受益人的“三变改革”,探索“党建法治有力支撑,社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共享人人受益”的新模式,将“文化+旅游+产业”有机结合,增强社区治理的内生动力,努力打造和谐有序、绿色文明、创新包容、共建共享的社区生活共同体。目前,社区1800多人的户籍居民,已有98%的居民户入股成为了集体经济的受益人,大部分居民将凭着分红权证书定期享受集体经济的盈利分红。同时,还能通过就近务工、自主摆摊等方式增加收入。据测算,今年共提供了就业岗位1000余个,上马社区居民人均增收近万元,为现代化社区治理探索出一条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径。(文/图 刘仁喜 蒋琳琳)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