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个红色印记的力量有多大?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名农民怎么也想不到,当年按下的红手印,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也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声惊雷。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交和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1978年,一间破旧茅草屋内,18名农民出于“填饱肚子”的朴素想法,冒险在这张“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
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内,大屏幕上展示的“生死契约”格外引人关注。该馆以18枚红手印为中心,采用翔实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资料,真实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再到推广的过程。
“这张满是红手印的‘生死契约’,就是当年小岗村农民冒险签下的土地承包责任书。”纪念馆内,“90后”讲解员严淑淑正在为游客做讲解。作为“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俊昌的孙女,她每次讲到这张“生死契约”时,都会为爷爷那一辈人敢闯敢干的精神感到自豪。
1978年,安徽迎来一场百年不遇的大旱。农田布满裂缝,土地撂荒,农民外出乞讨者不计其数。
“那时生产队农民出勤不出力,干着还猫着。遇上大旱,要想救活大家,只有分田到户搞单干。”“大包干”带头人严宏昌回忆说,当时那是一条红线。
“那年冬天一个晚上,在严立华家,我们18个农民酝酿了这件‘可能会被杀头’的大事。”严宏昌说,大家提前商量了,一家派一个代表,不要说去哪儿,也不要说开会,就像溜门一样,从前头或者后头一个一个到了严立华家。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行“大包干”后的第一年,小岗生产队迎来大丰收,粮食总产相当于1955年到1970年产量总和。
1982年1月,中共中央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出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
“大包干”拉开农村改革的序幕。从此,我国农业生产活力迸发,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农民收入不断增长,广袤农村生机勃勃、面貌焕然一新。
今天,随着持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迈上100万亿元新台阶,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14亿人民意气风发地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