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知的未来,百年大党以“四史”为照亮道路,那些举着旗帜的先行者,撸起袖子的奋斗者,意气风发的创造者,已赶在前面。作为教育者,学党史,悟思想,教育路上如何“赶考”?请听四川省绵阳市富乐实验中学副校长胥艳4月7日在绵阳市委党校演讲实录《春光不负赶考人——学党史 悟思想 党性教育微讲堂》,一堵基础教育人的心声!
100年,党旗引领风帆劲,人间正道是沧桑。
梳理历史的逻辑,才更懂得思想指引的伟力。党的100年奋斗历程,也是教育进步和创新的历程,记录了一代代知识分子栉风沐雨,力挽狂澜,为中华民族之振兴历经的一次次“大考”。
1921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西南联大师生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们铁肩担道义,冒着敌人的炮火,他们身体力行,坚守 “内树学术自由,外筑民主堡垒”的教育之魂;他们不畏牺牲,高喊“成功不必在我,而功力必不唐捐”。
1949年—1978年,新中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男女老少齐上阵,轰轰烈烈大生产,教育人传承“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情怀,融入如火如荼的时代,传播着“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学做合一的理念。
1978年—2012年,改革的春风吹遍大江南北,春潮浩荡,我们的教育从“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也不怕”提升到“知识就是力量”,从“分数为王”归正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开始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2012年—2049年,中华民族迈向伟大复兴新时代,知识经济蓬勃,科技创新引领,科教兴国战略深入推进,教育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目标。“着眼于人的发展”成为育人思想的主流。
新时代,赶考路上葆初心,风物长宜放眼量。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一目标,就是新时代的考卷。“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在我们富乐四个校区,每天清晨7:00,都有一道特殊的风景线,管理团队提前列队在校门口,向师生相互致意,开启每一天的工作。这并非一朝一夕的风景线,而是二十多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守护。持之以恒的还有我们每一周的教师论坛,每一月的名师工作室和每学期、每一年对课程、课堂提质增效的大研讨。
下面这张图片很温暖,是我校2004级毕业生国防科技大学读博时,携爱人回校拍了一组婚纱照。让学校成为学生终身眷恋的地方,不就是对以人为本的最好写照吗?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校长带头、标杆引领、勤实精研,富德强心、乐学固本,培育人才、贡献社会……这些,就是富乐人的答卷,是经得起实践检验的答卷,更是老百姓口碑的答卷。
创未来,赶考路上千帆竞,长风破浪会有时。
“赶考”,也是“赶上发展的步伐”。面向未知的未来,百年大党以“四史”为我们照亮道路,那些举着旗帜的先行者,撸起袖子的奋斗者,意气风发的创造者,已赶在前面。中国未来,其道大光,我们要如何实践呢,看看总书记怎么说:“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这是永恒的道理。做人做事,最怕的就是只说不做,眼高手低。
是的,考题不只一道,破题惟有实干。作为教育人,我真诚感恩这个尊重知识、尊重教育的时代。赶考路遥,春山可望。我们将以“赶考”的姿态,奋力躬耕立德树人的责任使命,奋笔书写守正创新的实干篇章,把我们、把时代、把中国的未来带向一个更加美好的2049!
学党史,开新局,见行动,我们全体富乐人将以“赶考”的姿态,奋力躬耕;牢记立德 树人的责任使命,奋笔书写守正创新的新篇章,为把中国的未来带向一个更加美好的2049时代贡献力量!(刘仁喜根据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