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中医药资源总量不足、中医药特色人才不足……打破瓶颈、加快高质量发展,“十四五”时期中医药事业该怎么干?29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揭晓答案,带来干货满满的政策举措。
3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孙志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规划财务司司长刘群峰、医政司司长蒋健、科技司司长李昱介绍深入贯彻“十四五”规划,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实施一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
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负责人孙志诚说,“十三五”时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总共安排中央投资超过300亿元支持中医中药类项目建设,“十四五”时期还将通过长远规划的引领、重大工程的实施来提升中医药传承创新、疫病防治、中西医结合、专科特色等能力,支持中医药振兴发展。
“目前已经基本完成‘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于文明说,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等一系列重大工程项目已经启动,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奠定了一定基础。
中西医协同“旗舰”医院、中医特色重点医院、名医堂工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司长刘群峰介绍,“十四五”时期将重点实施一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
“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财政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翻一番。”刘群峰说,这批工程项目不仅投入力度大、数量多,而且范围广,涉及中医药医疗、保健、教育、科研、产业、文化、对外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
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
“十四五”时期,如何提高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和优质度,增强群众获得感?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着力推动建立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升服务能力。”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司长蒋健说。
据介绍,“十四五”我国将启动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建设,建设优势特色明显的中医医院,做强一批中医优势科室;建设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和紧急医学救援基地,提升中医医院应急与救治能力。
为筑牢中医药服务“网底”,我国还将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四五”行动计划,加强中医馆建设,在中医馆提供中医治未病、医疗和康复服务,推广使用中医非药物疗法和适宜技术。
中西医结合是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一个重要经验。蒋健介绍,“十四五”我国将在综合医院、传染病医院、专科医院等逐步推广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建立中西医多学科诊疗体系,开展中西医联合诊疗,形成“宜中则中、宜西则西”的诊疗模式;鼓励科室间、医院间和医联体内部开展中西医协作。
守住根脉,加快创新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强中医药古典医籍精华的梳理和挖掘,守住中医药传承的根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司长李昱说。
据介绍,我国将加快《中华医藏》编纂出版项目实施,推进中医药古籍文献的调查、保护和研究工作,推动建设国家中医药古籍和传统知识数字图书馆,研究制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条例,做好活态传承工作……
同时,我国将在中医理论、中药资源、现代中药创制、中医药疗效评价等重点领域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围绕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等重大慢病以及妇科、皮肤、免疫等优势病种和针灸以及其他非药物疗法等特色疗法,建设10至20个国家中医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及其协同创新网络;依托中医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建设30个左右的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中心。
让群众放心用中药、更快用上好中药
中药质量关系到中医的临床疗效。如何让群众放心用中药?
李昱表示,“十四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联合农业农村部、国家药监局、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加强中药材种质源头和中药材种植、工业生产、流通全过程管理,实施好道地中药材质量提升工程,提高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水平,完善构建中药材检验检测体系,加强中药材质量风险评估与风险监测。
有了好中药,如何更快让患者获益?
李昱表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配合国家药监局,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推动建立与中药临床定位相适应、体现其作用特点和优势的疗效评价标准,鼓励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疗效评价;推动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研制,建立与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特点相适应的审评模式,简化审批手续;按照中药特点、规律和临床实践实际,构建中医药理论、“人用经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审评证据体系。
培养更多群众身边的名中医、好中医
建立一支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中医药人才队伍,老百姓才能享受高质量的中医药服务。
“与‘十三五’相比,‘岐黄工程’的项目数量、培养人员规模及投入都将大幅增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人事教育司司长卢国慧说。
围绕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以及师承教育方面加大制度建设力度;实施中医药特色人才培养工程“岐黄工程”;建设一批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临床教学基地以及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培养中医药人才,“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在完善培养模式、优化人才成长路径以及健全人才评价体制机制方面持续发力。
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看上好中医,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更势在必行。
卢国慧说,我国将进一步加大中医专业农村订单定向培养招收力度,为中西部地区的基层培养一批本科学历的中医师,同时加大中医全科医生培养和基层卫生人员中医药服务能力的培训。在“十三五”为长期扎根基层的名老中医药专家建立900多个工作室基础上,再建约1000个这样的工作室,打造一支“群众身边的名中医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