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随着春节越来越近,游子思乡之情也越来越浓。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各地纷纷倡导“就地过年”。如何让身在异乡的打拼者过个好年,是一道社会治理新考题。
每逢佳节倍思亲,回家过个团圆年是国人挥之不去的情结。特殊时期,人们也懂得这样的道理:人人健康平安,才有幸福团圆年。“就地过年”有利于减少人员流动、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不少人在“走还是留”的两难选择中,放弃了与家人团聚的机会,为做好疫情防控尽自己的一份责任。这样的付出与贡献,值得珍视。正因为这样,“就地过年”不能止于倡导,更应拿出实际举措,让留下来的人们感受到暖心的年味。
留人,先安心。就地过年,一头是在外人员,另一头是远方亲人,心里总是有牵挂,也少不了这样那样的忧心事。春节期间,又加上疫情防控的特殊情况,务工人员、留校大学生等群体日常生活如何保障,员工工资福利待遇、休息休假权利如何落实,远在家乡的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如何过好年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提前谋划。将心比心,学会换位思考,把工作做在前面,让政策更有人情味,才能真正暖人心、得人心。
“就地过年”不是强制就地过年,不能变成就地加班,更不是将就过年。既然要留人过年,就得有实实在在、惠及于民的举措。提供消费券、补贴房租、赠送手机上网流量、发放“留守红包”、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最近,一些地方推出的“春节礼包”,诚意满满、实惠多多,赢得网友点赞。就地过好年,物质激励少不了,精神文化层面的关爱也不可或缺。在做好防疫的基础上,开展形式多样的服务活动,安排文化娱乐活动,更能让在外打拼的人们感受到城市的暖意,在心里激荡起幸福的味道。
异乡过年也是年,就地也能过好年。“此心安处是吾乡”,全社会共同努力,做好各项工作,让“年味”不打折,这个春节,我们可以过得很“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