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 >地方财经>正文

绵阳市科创区巧用“加减乘除”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

2020-11-27 11:35 来源:《祖国》杂志

    11月22日,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功能区现场会上,投资3亿元的北斗导航产业园一期项目落户四川省绵阳市科创区。这是继云鲜1号生鲜冷链产业综合体项目、创新中心5G智慧园区项目、农业全产业链数字化服务平台项目、天铁融合创新产业园等项目之后又一项目在科创区落地。

 

11月22日,北斗导航产业园一期项目落户科创区

    众多项目落户科创区,折射出企业对科创区营商环境的高度认可。近年来,科创区积极作为,靠前服务,把服务企业作为优化营商环境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提升服务水平、简化办事程序、创新扶持政策、建立服务机制纾难解困等方面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积极营造有利于企业健康成长、创新发展的良好氛围,以一流的营商环境广纳五洲客,激发释放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做加法

加强服务,当好企业贴心人

    “经过前期准备,我们投资3000万元的生产基地从11月初开始装修,现在已经完成80%,下个月就能全面竣工投产;投资2.5亿元的产业园总部已经启动方案设计工作,下个月取得土地就能开工建设。”天铁产业园内,绵阳天铁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邵辉谈及项目落户科创区以来的情况,对园区的营商环境赞不绝口,在他口中,大到启动总部方案设计,小到申请人才公寓,细到安排设备临时库房,都有科创区全程推进,只要遇到问题,第一时间就有专员负责帮办解决。

    “当初我们从合作洽谈到项目落地,仅仅用了72天,也正是看中了科创区精准、高效、快捷的服务,现在,这样优质的服务再次证明我们把项目定在科创区是来对了。”陈邵辉高兴地说。

    “项目定了干,一切手续我来办;项目开了工,一切服务我跟踪;项目投了产,一切困难我来管。”为做好项目企业服务工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科创区提出了“三个一切”服务理念和“五个一”工作机制,全力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化、规范化。

    按照一个重点项目、一位牵头领导、一个责任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套推进方案的“五个一”工作机制,科创区根据项目实际情况,选配精兵强将,成立了项目专班,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在一线发现问题,在一线研究解决问题,为项目企业提供服务与帮助,切实推进项目建设。

 

久远创新产业园项目主体已封顶

    久远创新产业园项目经过一年多的建设,目前项目主体已于今年9月封顶,预计明年6月竣工验收投入使用。“园区的项目责任领导每周都会来施工现场走访,察看项目建设进度,遇到的难题,能现场解决的,现场解决;现场解决不了的,会带回去研究,尽力帮助。园区的项目专员更是隔三差五跑来施工现场,进行跟踪服务。”该项目负责人李钊说,园区不仅为我们安排了临时停车场,建设了施工便道,还解决了项目后期道路开口、项目人防手续办理、疫情防控期间企业用工难、防疫物资不足等问题。李钊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政府帮咱们解决了后顾之忧,我们只需要甩开膀子,大干一场!”

做减法

大刀阔斧,简化程序提效率

 

科创区政务服务大厅内,工作人员正指导办事群众填报资料

    大刀阔斧“减”手续,雷厉风行“缩”流程。一个个阻碍发展的“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在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中被打破、拆除。

    前不久,绵阳懿言商贸有限公司的负责人羊科琼在手机APP上完成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身份识别验证、在线签名提交、登记机关网上审核后,周末在科创区24小时智能办照区自助打印了营业执照。“如今,新办企业审批速度像坐上火箭一样快。”羊女士兴奋地说。

    按下“快进键”,向风迎春归。近年来,科创区在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一网通办”背景下,重点打造建设的2000多平方米政务服务大厅于去年投入使用,实施统一集中办公,实现“一窗受理”“最多跑一次”。去年9月,科创区建成了全市首家24小时企业登记智能办照区,配备了营业执照自助服务机、企业档案查询机、资料交换柜等设备,可为无法在工作时段内前来办事的群众提供24小时服务,让企业办事更加顺心。

“让群众少跑腿,数据多跑路”,科创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已然注入“智慧”因子。

 

高效的政务环境

    行政审批也在一次次“减法”中,让“只进一扇门,办成万家事”成为现实。随着“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网通办”的深入推进,按照“办事指南一次写清,事前咨询一次讲清,事项办理一次办清”的要求办理,群众办事从“来回奔波”变为“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科创区还落实重点领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积极推动商事制度改革和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并先后在全省试点企业集群注册登记、在全市率先推行企业登记“136工程”、建成全市首家24小时企业登记智能办照区,推出企业开办小时清单制、政银合作等“一篮子”工作方法,将压缩开办时限、提供便利化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内容。

做乘法

真招实举,多措并举谋发展

    “我们短短2年内就发展为规上企业,这和科创区坚持问题导向,在政策、金融、服务等方面给予我们大力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绵阳市耐特电子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全胜感慨地说。

    营商环境是“软实力”,需要“硬政策”来托底。近年来,科创区以清晰的产业定位和明确的发展方向吸引了众多优质企业的目光,产业集群加速成型,使营商环境发展政策的制定更精准、落实更高效,不断推动改革举措向纵深发展。

    在此背景下,《鼓励企业成长的8项政策》《对外开放10项优惠政策》《加强对外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八十条》……一系列应对企业发展痛点、难点的政策在科创区相继出台落地。11月6日,科创区还出台了促进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功能区建设扶持政策,将从招商引资、人才引进、技术转移、项目贡献等20个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扶持,让企业尽享“真金白银”的实惠。

    今年初,科创区又印发了《科创区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从建设政务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人文环境等方面明确了“路线图”“任务书”。

科技城创新中心成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2019年实现产值(营收)15亿元

    面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科创区放出“大招”,通过开展银政企对接活动,创新推出了科创贷、仪器贷、订单贷等金融产品,先后为区内18家高成长性企业发放贷款超过3500万元。同时设立每年1000万元的“科创区双创孵化基金”,也极大地支持了企业的经营发展。

    为保障企业在疫情期间顺利复工复产,科创区还从财税、金融、物资保障等多方面出台了针对性政策,并及时向企业提供网上办理、上门服务,推动助企纾困政策落实落细。仅上半年,全区就减免企业社保、税费、租金等共计2600万元。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一系列真招实举带来了乘数效应:今年,科创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52家(2019年数据),新增绵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63家;实现新签约项目18个,协议引资金额约50亿元;在统在建项目67个,完成投资26.93亿元;全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达到10631户。

做除法

问题导向,消除堵点见实效

    以问题为导向,扫除机制障碍,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升级。

    科创区采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创新开展机关干部全员联系企业工作,通过全体机关工作人员与园区企业建立联系,每月定期和不定期地深入企业进行走访,了解企业需求和困难,做好企业扶持政策的宣传,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不断清除影响营商环境的难点、堵点、痛点,为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驾复航。截止目前,园区23个部门共计联系人员263人,联系企业1578家,月平均走访率为89.65%,共搜集企业典型问题456条,已解决问题183条。

    事项不会办、办不好?“项目帮办”机制帮你办;高端人才、管理人才、企业工人缺乏?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组织人才招聘、引入“人力资源众包”新模式;办企业缺乏资金?开展银政企对接会,创新金融产品,促成融资对接;团建、业务培训不好做?邀请专家、开办网课、开展培训……在“做除法”的过程中,营商环境建设新局面不断开阔。

    科创区还创新建立了长效走访调研机制,按照“全体动员、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原则,通过建立“专班服务+专员驻点”,组建企业服务联络专员队伍,领导带头参与,专项对230家独立办公场地企业采取企业座谈、实地走访、蹲点服务等方式,对企业进行调研。

    绵阳欧特威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入驻创新中心的科技型企业,在实地走访调研过程中科创区了解到,该企业急需一块100平方米的加速器场地作为实验室,服务专员立即上报,并积极谋划,多方协调,促成了欧特威实验室顺利落地。中创智科(绵阳)科技有限公司因公司发展资金短缺急需融资贷款,服务专员立刻落实,为其联系银行对接快利贷项目,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我们将围绕营商环境建设重点工作任务,继续消除弱项短板,使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升级。”科创区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将加快打造营商环境‘升级版’,为科创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动力。/图  刘仁喜 蒋琳琳)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