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创新之城深圳,光明区并不起眼。它曾是深圳的一个边远小镇和国营农场,乳鸽、牛奶、甜玉米是其引以为豪的“三宝”。
经过40年高速发展,深圳面临的资源要素约束更紧,受到来自国际的技术、人才等领域竞争压力更大。在新发展理念引领下,光明区积极承接深圳“北拓”的新使命,努力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逐步踏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今,光明科学城、城市“绿肺”、群众诉求服务新“三件”的叫法在深圳日渐响亮。
农场“起家”
位于深圳西北部的光明区,是一个在农场上“长大”的新区。
1958年1月,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成立,1979年底更名为广东省光明华侨畜牧场,1988年下放深圳市管理,2007年光明新区成立。
这里曾经杂草丛生,是鲜为人知的穷乡僻壤。随着农场的建立,原本荒凉冷落的土地逐渐热闹起来。
盖茅草房、建场部、打水井、种粮食、养牲畜……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来时,光明农场开始了迅猛发展。
在全国进行合资养牛养猪等多种新型农业畜牧业的尝试与探索,引入并大规模种植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成功配种的甜玉米,建设养鸽基地……奶牛场、养猪场、养鸽场、糖厂等遍地开花。
不同于深圳其他区域进行的“三来一补”加工制造,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农垦和农业种植“起家”的光明农场,最终在农牧业方面“开枝散叶”,创下一个个响当当的品牌。
其中,乳鸽、牛奶、甜玉米被誉为光明“三宝”。直到今天,它们依然是市民和游客必点的餐桌美食。
承接使命
2018年5月,光明区正式挂牌,成为深圳市最年轻的行政区,并被赋予“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的新使命和新定位。
两年多来,光明区在不断优化产业生态,构建以智能产业、新材料产业、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特色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上,顺应世界科技产业发展新趋势,推动创新裂变、产业聚变,积极探索形成科学设施带动产业发展的“沿途下蛋”新模式,一场如火如荼的建设铺展开来。
打通断头路、盘活产业空间存量、整备连片产业用地、布局大科学装置、引进头雁领航人才……光明区动作频频,推动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前沿交叉研究平台落地。
作为深圳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核心承载区,光明科学城正在建设脑科学、合成生物、先进表征综合粒子设施等多个大科学装置。
“光明科学城体现了深圳对原始创新动能的渴求。”光明区区长刘胜说,目前光明科学城核心区的建设项目已达60个,总投资超过1400亿元。此外,随着中山大学深圳校区的投入使用和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的加紧筹建,光明区迎来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
城市发展换上新引擎,产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数据显示,光明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已从2017年的614家增至2019年的1285家;2019年,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达398亿元,占全区工业增加值的69%,已成为光明区主导产业。
美丽“蝶变”
2019年,光明区经济总量迈上千亿级台阶,达到1020亿元。与此同时,该区在基层治理、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等方面“多箭齐发”,实现发展与美丽同行。
4年投入百亿元治水,148个小微黑臭水体在深圳全市率先验收销号,15条干支流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V类标准,为近20年来最好水平;构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与监管制度体系,成立1个区级、6个街道级、31个社区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生态环境机制……
2019年,光明区PM2.5年均浓度下降至25.4微克/立方米,连续两年降幅居深圳全市第一,成为深圳的城市“绿肺”。
城市快速发展考验基层治理。进入大开发、大建设时期的光明区,2018年群众信访量同比上升124%。
2019年1月,光明区首先从打通群众诉求渠道入手,用半年时间构建起“1+6+31+N”的群众诉求服务体系:1个区群众来访大厅、6个街道群众诉求服务大厅、31个社区群众诉求服务大厅以及依托商场、工地、医院、住宅小区等人员密集场所和单位的党群服务中心等建设的208个诉求服务站。
“这些密集的站点组成了‘500米群众诉求服务圈’。”光明区政法委书记何奕飞说,目前光明区98%的群众诉求能够当天在社区得到解决,基本实现了“群众诉求服务不过夜”。
刘胜说,从旧“三宝”到新“三件”,是光明区贯彻新发展理念、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生动实践。光明区将继续加大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投入力度,发挥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势,主动融入全球创新网络,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和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