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位于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河清镇前锋村三组的安州禽蛋加工厂内,10余名工人正在对加工好的皮蛋、咸鸭蛋、盐蛋、咸蛋蛋黄等鲜蛋进行包装和装箱。这些清一色的“娘子军”动作熟练,效率很高,现场一片繁忙景象。由于该厂一直坚持绿色产品标准,品质和服务也很到位,近10年来发展迅速,小鸭蛋“包”出好“钱”景。
暴雨洪灾后,安州区禽蛋加厂恢复生产
厂房外的路边,还依稀能见淤泥的痕迹,就在前些天,这里还有1.2米深的积水。受“8•16”暴雨洪灾影响,该厂积水较重,敲蛋机、清洗机、电动叉车、冷藏车等设备不同程度受损,被迫停止生产。眼看江苏鸿轩生态农业有限公司8万元的订单无法按时交货,既要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又要影响信誉,该厂总负责人熊兴东就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团团转。
得知这一情况后,河清镇党委政府一边给熊兴东“打气”,一边帮他想办法解决问题。“当天中午水退后,我们就马上排查设备。同时又跟江苏那家公司联系,说明情况,争取延迟交货时间。”熊兴东说,关键时刻党委政府给他了信心和解燃眉之急的办法,加之蛋的品质好,遇到的又是自然灾害,江苏订货公司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同意推迟交货时间。在那一刻,熊兴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据熊兴东讲,现在产能恢复一半了,下个月能全部恢复,到时候40多名工人都开工,一天能生产400余件、60000多个蛋,基本上就恢复到灾前的样子了。“这几年除了省内的销量增加比较明显外,江苏、浙江这些省外地方的需求量逐年增加,我们的生产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现在每年销售额可达1500万元。”熊兴东说。
一枚枚鸭蛋,在变成“舌尖上的美味”并畅销省内外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贫困户增收致富。熊兴东说,只要是周边贫困户和养殖户有鸭蛋卖,厂里有多少收多少,而且对贫困户以高于市场的价格进行收购,每天能收3到4万枚。
除此之外,企业还给当地村民特别是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河清镇前锋村三组村民李德盛、郑明芳夫妻俩因照顾瘫痪卧床的老人,曾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依靠脱贫政策和在安州禽蛋加工厂务工,夫妻俩年收入接近8万元,两年后就高标准脱贫。郑明芳笑着说:“我们两口子在这里上班已经6年多了,钱也挣到了,屋头老人也照顾到了。”
像郑明芳这样借助在本地企业就近务工脱贫致富的农户,在河清镇并不少见。该镇立足现有资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因地制宜培育和支持企业发展,把与村民密切相关的养殖业作为产业扶贫的突破口,积极拓展市场,有效拓宽了村民增收渠道,增强了经济活力。(文/图 刘仁喜 杜康 安峥)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