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上市国企在探索建立健全长效激励机制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选择了股权激励。如7月28日厦门国贸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向高管、中层干部及部分核心骨干员工授予限制性股票总计222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20%。至此,该公司也有望成为第一家推出股权激励计划的厦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市国企在资本市场推出股权激励计划,可以说是对国有企业关于深化激励机制、薪酬制度改革部署的进一步落地。结合此前的一些案例来看,随着国有企业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其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国有企业管理层的积极性与创造力,激发了国有企业的发展活力,进而促进国有企业整体财务绩效的改善。
据怡安翰威特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年,国有控股上市公司中股权激励普及率已从10%逐步上升到2019年末的18%,并且从业绩表现上看,股权激励机制给企业的经营发展亦带来了较为积极的推动力。如果仅从央企层面来看,数据显示,2019年A股实施股权激励的央企归母净利润增长率为15.2%,显著高于未实施的A股央企的3.5%。
在怡安翰威特咨询全球合伙人、高管薪酬和公司治理咨询中国区业务负责人倪柏箭看来,随着国企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正逐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以及市场化经营机制,同时也在进一步适应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故而股权激励愈发成为国有上市公司在激励机制市场化路径下的主要探索路径之一。对于国有企业而言,通过健全激励约束机制,调动核心骨干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推动企业变革并实现持续高效的增长。
《证券日报》记者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整理,今年以来截至7月28日,剔除已停止实施的,A股共有513家上市公司发布与股权激励有关的公告。从方案进度上看,461家已实施,2家获国资委批准,17家获股东大会通过,33家通过董事会预案。如果仅从今年新增数据来看,有52家上市公司“官宣”实施股权激励计划。
从上述52家上市公司的企业性质来看,13家为上市国企(包括4家央企国资控股、4家省属国资控股、5家地市国资控股),涉及资金规模达26.73亿元,36家为民营企业,3家为中外合资企业。
值得关注的是,结合整个过往数据来看,相较于省属国资控股和地市国资控股而言,央企国资控股实施股权激励的数量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据国资委5月30日披露的数据显示,党的十九大以来,共有53家央企控股的119家上市公司有效实施了股权激励,虽然较之前取得明显进展,但总体上中央企业控股境内外上市公司中,只有不到30%实施了股权激励,覆盖面还有待进一步扩大。
究其原因,刘兴国向《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对央企来说,其既要落实改革内容,更要确保改革的稳妥推进。从央企的地位与重要性上看,其实施股权激励势必要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和控制,以此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
事实上,近年来国资委也在持续完善央企股权激励计划的制定和实施程序。如5月30日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工作指引》(下称《指引》),根据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的各方面政策规定,从股权激励计划的内容要点、考核体系、管理办法和实施程序等方面,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规范逐一明确阐释。
刘兴国认为,《指引》的发布,将会使得央企实施股权激励制度的行为更加规范化且更加有据可依。虽然从实施速度上看,未来会有所加快,但短期内肯定不会明显加快。毕竟股权激励制度的实施涉及内容较多,尤其是还会涉及到激励有效性与国有资产安全性等复杂问题,所以,从这一角度来看,无论是央企上市公司或是其他类别的上市国企,其股权激励方案的推出,必将是一个审慎与长期的过程,需要遵循“成熟一个,推进一个”的基本原则。记者 杜雨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