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北京通报确诊病例3例,连续两天进入个位数,前后历时20天,新发地疫情曲线在经历6月下旬的起伏徘徊后,让大家看到了嘹亮的尾声。
新发地市场聚集性疫情发生后,北京采取最坚决、最果断、最严格的措施,做到应查尽查、应检尽检 、应隔尽隔、应收尽收,而其中,“第一时间锁定源头”所展现的“北京速度”,十分抢眼,它也成了第一时间发现疫情、遏制蔓延的关键。
令人惊奇的是,这个速度后面,不仅有疾控战士的高效工作,还有公安干警的协同发力。首都公安以刑侦优势发挥协同作用,第一时间锁定了市场综合交易大厅地下一层高风险点位,为流调溯源明确了方向;第一时间构建了风险人员管控数据库,为排查确诊病例、密接人员提供了重要支撑;第一时间发力新发地、玉泉东等市场和周边社区,协力防止疫情蔓延。
流调,在常识上是疾控战线和医疗战线的事,所谓专职有专为,隔行如隔山。但北京身处非常时期,面对非常之事,就进行了非常的调度,突出奇兵,让“命案、抢劫案破案率保持100%”、刑侦经验极为丰富的首都公安,临一线,察详情,开展人与物的双向追踪,与疾控人员协同作战,收到了特殊的效果。
类似的奇兵效应,还可以在新冠病人治疗的医疗团队中看到。北京此次确诊病例,全部收治在位于望京的地坛医院,北京市则抽调了18家医院105名医护人员,精兵强将支援地坛。这支队伍中,有参加援鄂医疗队、具有丰富救治经验的协和医院专家杜斌,有朝阳医院童朝晖、宣武医院姜利、北京中医医院刘清泉等专家,有参加小汤山医院救治的医疗团队,这些最优秀的救治专家,个个战功累累,声名赫赫,在治疗一线发挥关键作用,用入住病人的话来说,那是“超级有安全感”。这一支非同凡响的医疗团队,也产生了奇兵效应,目前已有1例危重型患者转为重型,16例重型患者转为普通型。
6月的北京,与病毒打了一场遭遇战,在全球疫情席卷的大背景下,北京迅速阻击病毒,其战略战术,一招一式,都打得十分透明,这里有党中央的亲切关怀,有国家部委的全局指导,有兄弟省份大力支持,在这场大考中,也让人看到了北京治理、北京速度和北京优势。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