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一大早,河南省长葛市老城镇耿庄村西侧的一家建材公司内,一辆擦拭一新的蓝色小货车,在晨曦的阳光下显得格外醒目。耿银周正准备把一批加砌块装车出发。
耿银周今年 52岁,为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几年前,他的父亲被确诊为肺结核,母亲得了胃癌。数年之间 ,二老治病花去了20多万元。即使这样,他的父亲还是在2016年去世了。当时,他家一年的收入不过几千元,两个孩子还在上学,妻子没有工作,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他的肩上。
在扶贫干部的协调下,老城镇给他和家人办理了低保、交纳了养老金,使他们享受到了教育和医疗政策。虽然有各项帮扶政策,日常生活衣食无忧,但倔强的耿银周家不愿“躺在”政策上过日子,他要靠勤奋奔向小康路。按照耿银周的意愿,镇村帮扶干部帮助他就近在一家企业务工。耿银周通过务工不仅改善了生活,还有了些积蓄,于是就用积蓄买了一台二手货车,给单位务工所在的建材公司拉货跑运输。
由于车小,车况不好,再加上外出送货不熟悉道路,耿银周送一车货利润也不过100元!曾有一次,耿银周到新郑市八千乡送货,车辆刚驶入新郑市就爆胎了。修车花费100 元,那次送的一车货等于没赚钱,但是耿银周坚持了下来。
两年多来,耿银周摸索出了一套“ 跑车心得”。他认为,跑运输,货物要保质保量送达,只有活儿干得好了,才能得到客户的认可;行车途中要遵守交通法规,文明驾驶,礼让行人,这样耿银周安全才有保障在客户中有了好口碑。为此,耿银周深的建材公司老板信任。
如今,耿银周家已经脱贫,生活也越来越好。他母亲身体逐渐硬朗起来,而且精神好了很多。他的大儿子成了家,在上海务工;二儿子读了高中。仅今年第一季度,他家的收入就有 16000 多元。
“我还得好好干,等手头宽裕了,攒钱买台新货车,继续开着货车奔小康!”耿银周黝黑的面庞上晶莹汗珠透着自信。(文/张浩 熊晓辉)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