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向航天强国的火箭“心脏”有了,
面对失败的“心脏”呢
以失败的名义,和航天一起走向更强
没有人喜欢失败,但不可避免地,我们都会遭遇失败,或迟或早,或大或小。如果把人生当作一场长跑,越大的失败,似乎来的越早越好。对于中国航天人,这几天就遭遇了一场失败,而且来的不算晚。
7月2日,中国最大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的第二次发射遭受失利。消息从文昌航天发射场指控大厅传出后,有的现场观众一脸愕然,毕竟几十分钟前还眼看火箭点火升空,眼看火箭消失在天际;有的参试人员瞬间落下了眼泪,十来年的心血在一夜之间以“失利”两字而暂时收场。
这并非中国航天发射史上第一次失利,却很可能是近些年最受关注的一次失利。曾经长征系列火箭的发射失利——包括不久前长征三号乙火箭的失利,某种程度上都是“航天大国”时代的产物。而长征五号从一出生就瞄向更高更强,早在去年首飞之时,国家航天局前局长栾恩杰就提到,这枚火箭是中国人迈向“航天强国”的入场券。
长期以来,谈及中国的某项技术或某个领域的发展,我们已经习惯用“大而不强”来形容。但航天正在将这种说法打破,而打破这种说法的第一拳就是长征五号。去年11月首飞成功后,同年12月国家航天局发布《2016年中国的航天》,其中就首次提出我国建设航天强国的发展愿景。
如今,这个“走向更强”的愿景,遭遇了现实中的第一次沉重打击。和曾经的“航天大国”所处历史阶段不同,在迈向“强国时代”进程中,人们的口味、喜好、诉求,以及整个社会环境、舆论思潮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相应地,航天人所要面对的,早已不仅是更大更重的火箭,以及更高更强的技术关卡,更有那些看不见的、却强度非常的舆论挑战和心理压力。
该以什么心态来迎接高密度发射?
失败,有时的确比成功更能引发人们的讨论。
不管是去年9月,美国私营航天公司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猎鹰9号”火箭,在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空军基地测试时发生爆炸,还是今年6月,长征三号乙遥二十八火箭发射中星9A卫星过程中运载火箭出现异常,未能将卫星送入预定轨道,都刮起了一股不小的舆论旋风。
这一次也不例外。
关注航天的人,像往常一样,用诸如“失败是成功之母”“一次失败是为了下一次更好的成功”甚至“对于中国航天,发射失败才是新闻”等话来安慰中国航天,为中国航天打气。
也有不少人提出疑问:最近的航天发射是否太过于频繁,有赶工期、赶进度的嫌疑?持续关注航天的人都了解,这两年的航天频发并非“一时兴起”,而是有其规划。
在去年年初,航天“十二五”收官之际,航天相关部门就对外公布,在十三五期间即未来的5年内,航天宇航发射任务将从“高强密度”迎来“高常密度”,年度发射预计为15到20次——这一个个看似冰冷的数字和高强度发射任务的背后,对应的却是我们中国人走向月球、走向火星,以及打造属于中国人空间站的宏伟梦想。
当时,人们看到的还是“十二五”的数据:我国专门致力于火箭和卫星研制的中央企业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共成功发射了86箭138星,发射成功率达97.7%,创造了世界最高航天发射成功率。其中,2015年共发射19箭45星,全部成功。
不少媒体同行都问了一个问题:随着发射次数增多,发射失利概率是否也会变大?
很多航天人从主观上来说,并不愿回答这样的问题,但从美俄的历史来看,恐怕是这样。
对比国内外航天发射时,除了要看成功率的高低,还要参考发射的次数——发射的总次数越多,其成功率低的可能性越大。公开资料显示,美国和俄罗斯(苏联)进行的发射远远多于其他国家,都达到了千次以上,而中国的火箭发射仅有200多次。未来随着发射次数增多,失利的概率可想而知。
是科学试验,就会有失败
科学试验,就是科学试验,既有成功,又有失败。
翻开世界航天史,一起起惨痛的事故让人揪心。
1971年6月6日,前苏联联盟十一号飞船从拜科努尔发射场点火升空。返回舱返回时,存在质量问题的减压阀被震开,舱内急剧减压,3名航天员短时间内缺氧死亡!
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出发,开始第10次太空之旅。飞行73秒钟后,飞机外挂燃料箱突然爆炸。此次事故,共造成7名航天员遇难!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按原计划返回肯尼迪航天中心。着陆前16分钟,航天飞机突然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罹难!
探索浩瀚天宇,是人类共同的梦想,梦想美好的背后,却是现实的残酷。也因此,我们要铭记每一次现实的残酷——失败,铭记是第一步,只有铭记,我们才会时刻提醒自己,拷问自己,让发生失败的可能性再少一点,让成功的几率再高一点。
1996年,长征三号乙火箭首飞失败,星箭俱毁。时任火箭总设计师的龙乐豪一夜白发,3天后,他拿出了一个整改方案,通过了包括美国专家在内的多国专家评审。
这一切的前提是,学会科学看待失败。
在航天界,有一个经典的故事,即美国阿波罗13没有把人送上月球,3位宇航员在太空中经历了缺少电力、饮用水等问题,但仍然成功返回了地球,还被美国人称之为“辉煌的失败”。毕竟,这正是科学路上的必须积累的教训。遗憾的是,我们到目前为止似乎缺乏一种正视科学敢于失败的胸怀。百分之百的成功率是所有航天人和国人的追求,但却不现实,至少从科学上讲不通。
科学看待失败,并不意味着回避
当然,科学看待失败,并不意味着回避失败。而是要直面失败,分析失败,记住失败,避免再次失败。
这一次长征五号失利后,有的人在网上开起了炮,说中国航天有“急功近利”嫌疑,以至于酿成两年里连续几次的“失利”;也有的说航天系统存在诸多薪酬待遇、管理僵化以及体制机制等外界“看不见”的问题;也有的则将问题直指“浮躁”,认为航天人抛头露脸太多,应该静一静,甚至认为他们应该“淡出”舆论视线。
对于这样的刺耳声音,航天人不妨当作一种“忠言逆耳”,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毕竟几十年来,一个大系统快速发展如此迅猛,取得的成绩震惊中外,难免会有一些“bug”埋藏其中。以这件事为契机,来一次大扫除和全面的质量检查,也是为接下来进入“航天强国”,做一次预先的体检。
正如钱学森所说:“科学试验如果次次都能成功,那又何必试验呢?经过挫折和失败,会使我们变得更聪明。”
这次事件之后,希望航天人不要淡出舆论事件,而应该更多的公开,就像美国航天局那样,不仅公开他们的成果,他们的成功,还要公开他们的失败。
说到底,航天人是探索宇宙的人类代表,他们往前走一步,我们整个人类就往前走了一步;他们绊倒了,整个人类依然会和他们站在一起,并肩作战。
作为媒体,作为普通民众,我们似乎也需要一个集体反思,面对这样的时刻,要不要急着贴标签、打棍子、扣帽子,还是先等问题原因查找出来之后,再做进一步的判断?记者一个深刻感受是,事件发生之后,航天圈里圈外的人变得很敏感,猜疑、谣言也是满天飞,我们在向航天部门要原因要答案的同时,可能也要反问自己——如今迈向航天强国的火箭“心脏”有了,但我们自己的国民,我们的航天人面对失败的“心脏”有了吗?
(责任编辑:李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