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记者程东建 通讯员李军 白柳 “雪融春暖清明时,一花一树寄哀思”。安徽省颍上县结合疫情防控特殊时期有针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慎终追远中传承优良家风,在知史明志中培育爱国情怀,为清明节日注入更多时代元素。
因时而变,提前打好预防针。突出“文明+追思”导向,县文明委下发《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清明文明祭扫倡议书》,引导群众文明绿色祭扫,倡导生命清明、生态清明。县民政、应急管理等职能部门随疫应变,发布祭扫路线图,及时公告暂停、暂缓或延后开放祭扫服务活动,出示“健康出行码”,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制定疫情处置、安全防范应急预案,做到“一单位一方案”“一级一责任”,有效做好祭扫活动管控。各文明实践所(站)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站、村村通、微信短信发、公开信、倡仪书、专题专栏等形式,采取家庭追思、网上祭扫、书写寄语、敬献鲜花等方式,缅怀先人、寄托思念。发挥“榜样+草根”作用,全县党员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发挥带头作用,管好自己、劝阻亲戚、带动朋友、呼吁邻里,分散祭扫、节俭祭扫、文明祭扫;不同层次“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发挥着榜样的示范性和影响力;680多名“草根名嘴”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及时说服引导身边群众,文明祭扫、健康过节。
随事而为,引领文明新风尚。推行“云祭扫”,线上线下联动。组织各乡镇、各单位参与网上祭英烈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倡导广大群众不前往现场祭扫,践行新时代文明生活习惯。通过网上祭拜、鲜花祭祀、制作思念卡片、讲先人故事等方式方法,祭奠英烈,寄托哀思,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城乡公益性公墓采取电话预约、短信提醒和简化祭扫程序、限制祭扫时间、减少祭扫人员等措施,防止祭扫群众扎堆聚集。注重载体推进,融入核心价值。突出清明文化和颍上元素,分类举办“气清景明、厚德以礼”、“学家训、传家风、诵经典”主题活动、“网上祭英烈”、“写清明寄哀思”(书法、美术、散文、诗歌)创客活动,多渠道推广传播,表达了对先祖、先贤、先烈的缅怀之情,提升慈孝文化。丰富节日习俗,走近传统文化。各乡镇各单位组织开展与清明节相配套的踏青郊游、红色旅游、体育比赛、清明诗会、清明品茶、荡秋千等体验活动,引导广大群众走近传统文化,亲近自然,环保祭扫。
乘势而动,志愿服务有温度。以“让温暖和爱不断延续”为主题,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在互助之风中激发时代情怀。文明单位强示范。各级文明单位组织发动志愿者赴重点景区、烈士陵园进行体温监测、道路指引、免费饮水、安全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引导市民群众绿色祭扫,倡导不焚烧祭祀用品、不燃放鞭炮。专业力量显担当。颍上县中青安防专业志愿队对相关敏感区域和重点部位,加强隐患排查,加强应急准备,做好应急处置。公益组织送温暖。颍上县公益志愿者协会、阜阳市文明之光志愿者协会、红雨伞志愿服务队等协会组织以军烈属、空巢老人、留守儿童为重点,开展“益同行、益块帮、益齐剪”志愿服务活动,把公益融入群众生活之中,渗透到疫情防控之中,点对点服务,让清明时节更有温度。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