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科教文卫 >图说先锋>正文

95后00后:奔跑接力的志愿者

2020-03-23 14:29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疫情之下,仿佛一夜之间,很多95后、00后就长大了。他们挺身而出,以志愿者的身份奔跑起来,用责任与担当为自己“正名”。

  如果不是这次疫情,00后武汉姑娘谢小玉还是被爸妈捧在手心的“温室花朵”。而在过去的50多天里,她从“宅女”变成了早出晚归的社区“跑腿王”。

  疫情之下,仿佛一夜之间,很多95后、00后就长大了。他们挺身而出,以志愿者的身份奔跑起来:18岁的朱如归,从陕西到湖北,徒步110公里,赴医院重症区照顾病人;19岁的黄新元,骑着共享单车,穿梭在武汉的大街小巷为市民送“救命药”……

  千禧年前后出生的这一代人,正在用责任与担当为自己“正名”。顶梁柱这一棒,他们能接住了。

  看上去娇滴滴的她们成了战“疫”生力军

  谢小玉是中国矿业大学的一名大二学生,马上就要20岁的她之前还常常在朋友圈里公开说自己想妈妈。“只要有妈妈在我就不怕,我就还是个小孩子嘛。”她从小没吃过什么苦,“我们这一代大多数人,都被保护得很好”。

  1999年出生的荣书浛是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的大四学生,即将毕业走向社会的她,觉得疫情来临时,自己不应该成为那个“只宅在家里”的人,于是报名成为了“NCP生命支援”的线上志愿者,为求助的患者提供居家隔离治疗支持。

  过去有人说他们是温室中的花朵,但现在,他们成了战“疫”的生力军。

  在社区做物资采购的志愿者余汉明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的大二学生,疫情防控期间,他从未来的飞行员变身成小区“代购”,从不满20岁的“余同学”变成了“余师傅”。“以前我是个比较急躁的人,现在帮大家处理物资问题,需要细心记录,如果没有买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我也会很耐心地解释,说一声抱歉,在为人处事上成熟了很多。”余汉明说。

  在武汉做一名社区志愿者,对接200多户居民,直接服务700余人,这是谢小玉第一次把自己推向社会。当时,社区已有20多个确诊病例,可她顾不上怕,接到居民的采购单,想都不想就跑去门口的超市,尽量第一时间完成任务。没有接单的时候,她就跑到京东配送点,看看有没有居民的快递。忙起来时,她能跑出两万多的微信运动步数。

  谢小玉所在社区的居委会主任陶久娣评价:“小玉真的很棒,能勇敢地站出来,在受到委屈和不被理解时依然坚持,工作不怕苦、不怕累,与居民沟通说话有礼有节,展现了年轻一代有担当、有作为、有责任心的良好形象。我相信在经历战‘疫’后,她会更加坚强、优秀。”

  发挥专长体现自我价值

  95后、00后成长在全面数字化的时代,擅长主动寻求答案和解决方式。

  谢小玉最自豪的就是这一点。尽管她是社区里年纪最小的志愿者,认识的菜不够多,买东西的时间也总比别人长,但她却是分发物资速度最快、效率最高的志愿者。

  谢小玉所在的社区平均每栋楼有超过500人居住。一到分发物资时,其他志愿者便把物资和快递的照片统统“甩”进微信群,让居民自己认领。谢小玉觉得这样既费时间,效率又低,她就用手机录屏,给居民做了一个教程,教居民群备注自己的房号,在填写快递地址时也具体到房号,这样发物资时就可以搜房号“对号入座”了。“我还真把一个老奶奶教会了!”她说。

  荣书浛加入的“NCP生命支援”是一个线上公益平台,为居家隔离患者提供远程医疗支持和心理疏导服务。志愿者中精通外语的加入翻译组,擅长信息搜集整理的加入信息组,懂传播和图文制作的加入运营组。荣书浛兼职医疗组、翻译组和信息组三项工作。不到两个月内,她参与响应任务的战“疫”群超过30个,编撰处理表格200余个,核对信息过万条。“我应该感谢我的专业老师,也许我没有学到很高深的技术,但作为一个信管人,我学会了在庞杂数据和信息中用尽全部资源探寻真相的本领。”

  不同专业的95后、00后,在疫情防控战场上,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他们中有人用艺术战“疫”,自制视频宣传防疫知识,有人用大数据可视化的方式呈现疫情信息,有人在线上为战“疫”一线人员子女开展远程教育辅导……

  公益概念深植年轻一代心中

  从决定去做志愿者,到去方舱医院报到,俞天阳只用了半天时间。“全国人民都来帮助武汉渡过难关,我们武汉人更不能怂。”他在防护服背面写上了“武汉伢,不服周”(湖北方言中不认输、不怕挑战的意思——记者注)。从第一批病人入院开始,俞天阳一连上了5个夜班,铺床、清洁、送早餐……

  这个做起事来毫不含糊的“硬核”少年,常常被一些细节打动。晚上进舱拖地,还没睡的“武汉嫂子”对俞天阳说,“把拖把借我一下啦”。不需要他动手,病人便把自己的区域拖完,还有人会用消毒液喷一遍拖把才递给他。

  2月20日,荣书浛被告知,自己汇总的信息已帮助前线的一家医院顺利接收到物资,于是她发了一条朋友圈:“对比冰冷的数据和信息,我果真还是爱极了触手可及的实物,真的只有这一瞬会觉得20多天的努力都是值得的吧。”

  一群武汉的小学生参与了武汉志愿者徐敬阳发起的“同袍计划”。仅在一天多的时间里,钢花小学、钢城四小的小学生就完成了250件文化衫的涂鸦,送给来自河北、北京和天津的医疗队队员。

  越来越多的00后,甚至10后,开始参与到公益行动中,公益的概念在潜移默化中走进了他们的内心。

  上初中时,谢小玉所在学校的老师给他们放映了一部有关支教的纪录片。从那时起,她经常看这种类型的纪录片。现在,她仍然憧憬着去做一次支教,就像在纪录片中看到的那样,“去看看那些眼睛里有光的孩子”。

  马胜男是武昌理工学院商学院的大二学生,她是一个孤儿,上完小学就离开家乡来到武汉生活。虽然已记不清到底是谁资助过她,但她一直想成为能帮助别人的人。疫情发生后的这个寒假,她在社区做送菜志愿者。“我从小到大得到了来自社会的很多帮助,我一直很感激,觉得任何时候社会有需要的话,我都有责任和义务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社会。”马胜男说。(见习记者 刘俞希 记者 胡宁)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