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了,你们快回去吃饭休息了”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壤塘县尕多乡尕多村检疫点,老远就听到德四甲洪亮的声音,2月29日下午18时整,他像往常一样穿戴整齐、精神抖擞的准时“上岗”了。20出头的藏族小伙,高高的鼻梁、深邃的眼睛、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自信、阳光、帅气。
“我年轻,夜班交给我,你们就放一百个心”性格开朗的他中专毕业后待业在家,2019年通过壤塘县委、政府的牵线搭桥成为了浙江温州康奈公司的一名工人。过年回家之后,遇上新冠肺炎疫情,他主动写下“请战书”上一线驻守。“村干部们都是父母辈,年龄大了,熬夜班身体受不了,我年轻,夜班就我来值”,上岗第一天,他便主动申请值守夜班。“当时毕业找不到工作,是党委政府帮我联系了温州康奈公司,后来县委政府怕我们不习惯还给我们送来酥油和糌粑,现在我想着为守护家乡出一份力。”德士甲告诉说,现在在公司已经当上了招聘部主管的他打心底里感谢党委政府。
德四甲每天下午18时上岗,第二天早上9点下班。他已经连续值守夜班20余天,但除了脸上的眼袋和黑眼窝,响亮的声音、满满的精气神,根本看不出他的丝毫疲倦,身边的“战友”罗尔吾严木参说“感觉他总有用不完的体力和热情”。“晚上确实很冷,但每次村民和政府来慰问我们的时候就感觉心里暖暖的”谈到检疫点的值守工作,他感慨良多。
壤塘县位于四川阿坝州青藏高原东南边缘,时至初春却依旧寒冷如冬,早晚温差能达到十几度,晚上最冷的时候气温能到零下20多度。“没有车来也不能睡,睡下去就起不来了,会耽误事儿”没有车辆的时候,德四甲便会在网上搜集最新、最权威的防疫知识,然后翻译成藏语,在村民群里给大家做宣传“晚上发出去,他们一大早就能听到”。
尕多村是尕多乡的“正大门”,也是到达中壤塘镇、上壤塘乡的必经之地,守好这道防线,就是守好了3个乡镇16个村寨1万4千多父老乡亲的安全。2月29日凌晨3点,一辆汽车驶入,德四甲和同伴立即开展工作,引导停车、询问、测量体温、登记、消毒,每一个环节他都有条不紊、仔仔细细。
壤塘县共有3个治安卡点、2个休息区,在各乡镇、村共设立农村道路检疫点144个,每天都会出动医务人员、公安干警、乡村干部和热心志愿者,他们中有一大部分年轻的热血力量。测量体温、消毒、流行病学调查,蒲西乡斯跃武休息区三灯卓玛忙着给过往车辆和人员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同是90后的她,一个人撑起了这个休息区的所有卫生防疫工作。
蒲西乡斯跃武休息区位于G317国道上,与金川县二嘎里乡、色达县宗麦乡接壤,是连接马尔康市、金川县等地与西藏、甘孜州、壤塘县的重要通道,车流量大,一旦有新冠肺炎携带患者“漏网”,后果不堪设想。面对较为严峻的工作任务,医院也曾提出增派人手,但三灯卓玛却说“我自己一个可以,其他地方更需要医务人员。”从1月26日开始,三灯卓玛一直坚守防疫一线。
五年前,三灯卓玛从四川护理职业学院毕业之后毅然决然地选择回到家乡。“还是想回到家乡,为自己的家乡贡献一份力量”三灯卓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除了完成平时的日常工作,三灯卓玛还加入到“毕业生医疗志愿服务队”,与建档立卡贫困户一对一“健康结对”,利用工作业余时间定期进村入户对结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的大病患者、慢性病患者等开展个性化医疗服务和健康指导,免费开展健康咨询、按摩推拿、体检等工作。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壤巴拉一大批90后加入战斗,积极作为、不怕吃苦、善良温暖,用实际行动彰显着壤巴拉年轻一代的责任与担当,展现着可爱、可信、可为的新时代青年形象(文/图 刘仁喜 何倩)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