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国家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好的生活环境,在这么大的疫情面前,作为党员理应尽个人一些绵薄之力。” “不好意思,我捐得有点少,虽家里也不宽裕但我还是要捐50元,表达一下我的心意……
“刚摘帽”贫困村为疫情募集2万余善款
近日,在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信义镇铧厂村,一场别开生面的“献爱心”活动精彩上演。大家你100元、我50元,不论多少,纷纷慷慨解囊,很快汇集到了22247元爱心款。这笔款不为别的,是为当前疫情防控助力的;该村也不是一般的村,而是2019年刚刚摘帽的脱贫村。
脱贫村党员群众自发为抗疫捐款2.2万余元
“这是我们村全体党员和村民代表的一点心意,一共22247元,希望能为全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日前,铧厂村党支部书记张辉将凝聚着全村爱心的捐款交到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手中时感动地说,“我们村地理位置偏远,条件落后,前几年还是区级贫困村,在区委区政府和区级部门的帮扶下,2017年村子实现脱贫,2019年村里所有贫困户也都脱了贫,大家日子好过了,面对这次疫情,200多党员和群众代表自发开展了这次捐款。”
据了解,铧厂村是距信义场镇较远的一个村,多年来因为交通、产业等方面滞后,老百姓生活相对较为困难。2015年以来,游仙区委编办为该村定点联系单位,在编办的帮扶下,先后引进业主流转土地200余亩发展了红心猕猴桃、莲藕种植等产业。村民不仅土地流转有了固定收入,就近务工也有了路子,除草、撒药、收割、采摘……光是猕猴桃、莲藕的农活,前前后后都可以干近2个月,务工费一般在80—100元/天,每人每年可以多7000、8000元的收入。
“2018年村里还引进了铁骑力士养猪场;2019年又从眉山引进了“四季水果”,包括橘子、李子等,发展面积达300余亩。”张辉介绍道。
心怀感恩村民捐款、志愿服务积极抗疫
“有了产业,区交通局、财政局等部门还先后为我们争取到了100余万元的项目支持,到现在全村已经打通了2.2公里的产业道路以及4.4公里的其余道路。交通顺畅了老百姓出行方便了,产业发展起来了老百姓挣钱也方便了,大家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张辉介绍道。
“这次捐款其中有一名71岁的老党员让人特别感动,他家里闺女们都外嫁了,只有老两口在家,收入全靠种点庄稼、养点家禽,这次还捐了100元;还有一位让人感动的是村里刚刚脱贫的村民岳国海也捐了50元。虽然钱都不多,但大家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张辉动情地说。
“为了抓好疫情防控,铧厂村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一是负责卡点值守,严格控制人量外出,对进出人员进行温度测量、消毒处理;二是为村上群众提供生活用品代买、送货上门等服务,方便大家生活;同时还为大家熬制中药,为执勤人员、外出人员的安全提供防护。”张辉说,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全村党员、群众代表都积极自愿参与到志愿服务中。
村民岳国田是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在这次捐款中他和妻子一共捐了1100元,他说“我是一名党员,有啥子事情我们党员就该冲锋在前。在2008年地震时,全国人民都援助我们四川,让我们老百姓很感动,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次疫情的发生,我们也想尽自己的一点力量”。
660户农业合社社员年收入200余万
“不仅脱了贫困帽,村里还涌现出了种植大户。贾进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今年48岁的他,2010年春节从上海返乡回家过年,当看到村子里大面积荒废的土地、穷困的经济,他内心多了丝丝伤感,想把这些土地集中起来,然后带动村民一起致富。后来他放弃了在上海的工作,投入到家乡的经济建设中。”张辉说,最初他发展制种,但收效一般,2013年他成立了西贝农业合作社,发展优质高产水稻和良种小麦,收效还不错;2014年合作社还获得了区农业局10万元的项目资金支持,为合作社购置了收割机一台。
张辉介绍,现在西贝农业合作社从最初的10个人发展到了660户人,从最初30亩土地发展到现在的2200亩土地,每年的收入可达300余万,其中的200余万的收入作为社员们的入户收入,其余部分作为流转土地的使用费。
“下一步,我们将会和村里的产业业主进行商谈,让我们刚脱贫的这部分群众能够优先被聘请参与管理,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寻求产业公司的帮助,通过集体经济合作社的方式发展我们自己的产业,让引进产业带动我们自身产业的发展,让老百姓家家户户都有更稳定可观的收入。”提到铧厂村未来发展,张辉信心满满。(文/图 刘仁喜 李健 李静洁)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