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在澳门接受采访(10月31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金海 摄
土地面积仅30多平方公里、人口仅60多万的澳门,今年接待的游客数量有望突破4000万人次。依托“一国两制”方针的成功实践,一首独具文化韵味的“旅游狂想曲”正在这个南方小城奏响。
据统计,1999年回归之际,澳门年接待游客数量约为700万人次;2018年,这个数字达到了3580万人次;截至今年9月,到访澳门的游客人数已超3000万人次。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局长文绮华说:“澳门过去20年的旅游发展得益于内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中央政府的诸多有利政策。”
2003年,内地开放居民赴澳个人游;2008年,《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中首次提出澳门建设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的定位;国家“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中专章阐释支持澳门发展的重大举措,支持澳门发展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
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公布;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了关于授权澳门特别行政区对横琴口岸澳方口岸区及相关延伸区实施管辖的决定。
澳门特区政府旅游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年前澳门的酒店房间数量约为9000间,如今已超过4万间,全年平均入住率达九成以上。
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新统计,2018年澳门旅游收益达402亿美元,位居亚太区第5位,全球第11位。欧睿国际市场调研公司发布的2018年度全球百大旅游目的地城市排行榜上,澳门接待的旅客人数名列全球第四。
文绮华表示,澳门的旅游发展一直以来都不是以追求量为目标。“这几年花了很多工夫在提升服务素质、丰富游览体验上。”
为配合建设澳门成为世界旅游休闲中心,特区政府旅游局2014年推出“星级旅游服务认可计划”,鼓励和支持餐饮、旅行社、零售等行业提升服务质量;2017年公布《澳门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制定了澳门旅游业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和行动纲领。
“最终的目的不单单要做一个旅游目的地,同时也要将澳门建设成为一个宜居、宜游、宜乐、宜业的地方。”文绮华说。
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2005年澳门历史城区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17年又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美食之都”称号。
“有了‘世界文化遗产’和‘美食之都’这两张名片,更多游客对澳门有了向往。”文绮华说。
2015年底,中央政府授予澳门85平方公里的法定管理水域,为旅游开发注入无尽想象。“我们正在积极开发一些与水、滨海相关的旅游产品,今年刚推出两个海上观光的项目,游客可以坐船看澳门或参观港珠澳大桥。”她说。
澳门拥有独特的节庆文化,既有农历新年、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庆,还有复活节、花地玛圣象巡游、圣诞节等西方节日。此外,澳门每年都举办格兰披治大赛车、艺术节、国际音乐节、烟花节、美食节、国际影展等盛事。
从去年开始,阿里巴巴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逐步对澳门旅游进行智慧化改造,不仅在公共交通、路网资源等方面实现对全城公共资源的智能调度,还能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服务。
在澳门,旅游业和每一个人都息息相关。
2013年,特区政府旅游局推行“澳门旅游认知计划”,举办嘉年华、导赏、图片展等活动,旨在让市民进一步了解和熟悉澳门旅游业的发展,推广“以客为先”的观念,迄今已吸引了13万人次参与。
“无论你是否从事旅游行业,是学生还是老人家,每一个市民都是‘澳门旅游大使’。”文绮华说。
旅游业的发展也让澳门的旅游教育步入快车道。澳门几乎所有高校都开设旅游相关专业,学科建设引人瞩目。在2019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旅游休闲管理”学科中,澳门旅游学院位列亚洲高校前5位、全球第30位。
澳门旅游学院院长黄竹君介绍,1995年学院刚成立时只有一个本科专业,学生60人,成人教育规模仅为1000人;今年本科生超过了1600人,成人教育更是突破了2万人。
“学院师资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与30多个国家与地区超过100个机构有合作,全球有超过600个实习单位。”她说。
官方数据显示,2017年澳门总体就业人口达38万,当中旅游相关行业的在职员工超过19万人,相当于每两份工作中,就有一份与旅游业相关。
与此同时,港珠澳大桥、粤澳新通道、澳门机场填海工程等跨境及本地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陆续完工,为澳门内引外联架设了更加牢固可靠的软硬件平台。
“澳门地域小、人口少,技术和人才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只有‘背靠祖国、面向世界’,澳门的旅游业才可能到达今天的高度。”文绮华说。(记者曹槟 王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