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克的绚丽水晶,日本的有机酱油,法国的品质红酒……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来自全球的3800多家企业带来琳琅满目的商品和服务。
同样在这一盛会上,6天时间里吸引了超50万家境内外专业采购商,累计意向成交额达711.3亿美元,首发新产品、新技术或服务近400件、配套活动380多场……不断开放的中国形成巨大磁力场,催生新动能、新机遇、新发展。不少与会外国企业家感叹:进博会是中国给世界的珍贵礼物。
进博会规模越来越大、越办越好,为世界打开一扇通往巨大中国市场的“机遇之窗”。
相较去年,本届进博会企业展馆一扩再扩,但36万平方米的巨大展出面积,仍然“一位难求”。火爆场面的背后,是中国近14亿人口、全球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造就的巨大吸引力,更是全球企业对中国市场和中国经济光明前景的坚定信心。
进博会上,不管是“新面孔”,还是“回头客”;不管是来自德国的五指机械手服务型机器人,还是加拿大的高端羽绒床上用品,抑或来自孟加拉国的黄麻手工艺品,都能找到市场知音。“今日的中国,已是名副其实的‘机遇之国’。”法国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安巩透过进博会这扇窗,看到的是巨大市场机会。
进博会传递出中国越来越强的对外开放信号,为世界开启一扇通往多方共赢的“合作之门”。
一诺千金,言出必行。首届进博会期间,中国承诺扩大对外开放5方面举措、对上海3点开放要求,已在一年间基本落实;中国与有关国家达成的98项合作事项,23项已办结,47项取得积极进展,28项加紧推进。本届进博会上,“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国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便利化,实现互利共赢的新承诺振奋着世界。
在面临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风的当前世界,力行开放合作的中国,带来的是信心和希望。连续两次参展的戴尔科技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黄陈宏感慨,“我们切身感受到中国去年作出的承诺都已一一兑现。我们相信中国的经济全球化动力会越来越大、阻力会越来越小。”日本理光集团总裁山下良则赞叹中国“营商环境优化”和“开放合作之心”,“我们很快将完成第三届进博会的签约”。
进博会是一份推进经济全球化的中国倡议,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探索一条“未来之路”。
当今世界,各国经济融合是大势所趋。面对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难以避免的磕碰,有的国家在“拉手”或“放手”、“拆墙”或“筑墙”的选择中,似乎失去了方向。中国始终坚持开放的心态,在本届进博会上,中国领导人在深刻洞察世界经济发展大势的基础上,提出重要倡议,向国际社会传递着开放合作、共同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当前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正处于十字路口,中国方案和行动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赞赏。塞尔维亚总理布尔纳比奇高度赞赏中国担当,“塞尔维亚和中国选择同一条道路——开放合作而不是封闭,这条路将通往和平合作、共同繁荣。”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指出,中国进一步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承诺将不仅限于举办一两次展会,而会转化为持续的进程,“这是非常积极的成果”。
盛会虽已闭幕,但它带给全球贸易等的信心却在持续增长。展商纷纷表示“明年一定再来”。已有230多家企业签约报名第三届进博会,正是这种信心的佐证,也让人们对“永不落幕”的进博会带来的新精彩充满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