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大早,迎着澄澈的秋日阳光,穿过斑驳的树影,王曙群来到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换上工作服,穿过防尘风洞,一头扎进了对接机构总装总测厂房。
这样加班加点的生活,对49岁的王曙群来说习以为常。
在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王曙群在对接机构总装总测厂房门口的防尘风洞里进行工作前准备(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30年前,技校毕业刚进厂时,王曙群跟着师傅单培林,每天在钳工台上学习錾削、锉削、锯切、划线、钻削等各种技能。他不仅动手能力强,还挺爱动脑筋琢磨。单师傅很喜欢这位小徒弟,倾囊相授。
面对一度出现的辞职下海潮,王曙群也曾迷茫彷徨。单师傅经常拿“钻头大王”倪志福等工人楷模的故事鼓励他:“在工人岗位上同样可以有作为,关键要做一行爱一行、要耐得住寂寞,很多工作都是从拧好一颗螺丝开始的。”
王曙群豁然开朗,决定跟随师傅潜心钻研技能,立志奉献航天制造。1996年,他在中级工考试中获得全厂亚军。就在这个时候,厂里接到了航天器对接机构的研制重任,王曙群参加到了研制任务中。
在太空中,将两个航天器对接起来形成一个“组合航天器”,是人类载人航天活动的一项关键技术。瞄准世界先进水平,我国研制团队决定采用“导向板内翻式的异体同构周边式构型对接机构”——对接机构所有的仪器设备都安装在周边,中间留一个直径800毫米的人孔通道,宇航员和货物通过通道运送。
这项全新技术,激发了王曙群的钻研激情,他如饥似渴地学习,走在路上都在琢磨着如何创新。很快,他在团队中脱颖而出。刚开始,他信心满满:“再难啃的硬骨头,最多一两年就能攻克。”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块硬骨头,一“啃”就是16年。
在那漫长的16年,他和团队成员几乎整天整夜泡在车间里。一个个绞尽脑汁的解答、一次次失败后的归零,渐渐把王曙群从年轻气盛的青年人,磨砺成坚韧不拔、沉着冷静的成熟中年人。
在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的对接机构总装总测厂房里,记者见到了一台正在总装的对接机构。这个银灰色、圆柱状的精密仪器,内部将装配多样复杂的传感器、控制器、齿轮轴承、电机和电磁拖动机构及数以万计的零件和紧固件。2011年11月,正是它的“同款”让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在世界的瞩目中,首次成功实现了“太空之吻”。
在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厂房,王曙群安装对接机构上的零件(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戴着白色的工作手套,王曙群轻轻地抚摸着这台对接机构,对记者说:“我儿子是1997年出生的,那时刚开始研制对接机构不久。每次看到对接机构,我都好像看到自己的另一个‘儿子’。不过,陪伴这个‘儿子’的时间,比陪伴自己儿子的时间多得多。”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近年来,从神舟八号到神舟十一号,从天宫到天舟,我国航天陆续经历了7次太空交会对接试验考核,圆满完成13次交会对接试验任务,所有的对接机构均由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生产,实现了完全的自主可控。在实践基础上,王曙群带领团队还先后完成论文15篇、申报专利5项,为厂里培养了42名高级工人、17名技师。
在上海航天设备制造总厂有限公司厂房,王曙群记录当天的工作(10月20日摄)。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如今,王曙群带领团队成员又投入到了月球车、卫星系统以及后续空间站众多机构的研制中。他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整理出来,总结提炼出“五零三化”的卓越质量管理模式。他用恩师当年的育人精神,谆谆教诲年轻人;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诠释光大航天精神。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王曙群将这句话写在了自己工作室。(记者 张建松)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