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国学讲堂>正文

好家风滋养出三代廉吏

2019-10-16 14:12 来源:祖国网

在河洛地区林林总总的名门家训中,晋代重臣程延遗留的《程氏家训》不过是昆山片玉。然而正是这部家训中的“躬事廉俭”四字,不仅滋养出程颢、程颐两位鸿儒,更滋养出程遹、程珦、程颢三代廉吏。

 

河南省洛阳市伊川县程林文化园二程雕像

程颢、程颐祖籍安徽徽州,曾祖父程希振出任虞部员外郎时始定居洛阳。他的祖父程遹虽然出生在繁华锦绣的东京汴梁,但出入官场时经常以洛阳人自居。程遹官星不旺,最大也只做到湖北黄陂七品县令。然而他秉承祖训,廉俭自律,所得俸禄除养家糊口外,大部分都用来周济贫民百姓和穷困亲戚。天不假年,程遹四十五岁因积劳成疾病逝任所。只因“家无余资”,二程的父亲程珦竟没有能力把他的灵柩运回洛阳老家安葬祖坟,只好暂时寄存在异地他乡。

程珦在父亲过世之后,因失去经济来源曾和母亲、兄弟一起熬过几年艰难时光。宋代有世代沿袭的门荫制度,他后来享受父亲的“恩荫”开始步入仕途。程珦从小小的八品县尉做起,一直做到四品知州,前后六十年,历官十二任。但几十年来他恪守庭训,牢记家风,廉洁从政,两袖清风,吃饭非招待客人,从不上两样肉菜。他穿的丝绢衣服,有的二三十年都不更换。在汉州做知州时,州府拥有自己的竹园,历任知州都将竹园的收入作为自己的私财,但程珦却一毫不取。他对家人说:“竹园是公家财产,我岂能中饱私囊?”程珦去世时,朝廷为表彰其清节,专门赐帛二百匹。

程颢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风教育,十岁时就会写诗。有一次母亲给他讲晋代廉吏吴隐之的《酌贪泉》诗,说是吴隐之路过石门时,见到一处泉水,当地人叫贪泉,一般官员是不喝的。因为喝了之后,就会变贪。吴隐之却喝了,并写下《酌贪泉》:古人云此水,一饮怀千金。试使夷齐饮,终当不易心。意思是说,古人说这泉水,喝一杯就会贪千金。可是要让伯夷和叔齐(商朝人,不食周粟,饿死在洛阳首阳山)喝了这水,也不会变贪。程颢读了《酌贪泉》诗后,写了两句诗:“中心如自固,外物岂能迁?”意思是只要心中意志坚定,外物怎么能改变?一个十岁的孩童,能写出这样涵义深刻的诗句,足见家风影响之深刻。

程颢为官,传承祖、父两代家风,一廉如水,视民如伤。他担任扶沟县知县时,正赶上内副都知王中正出汴京,到各地巡察保甲制度。由于王中正是皇帝的宠臣,沿途所经州县,无不破费巨资,购买山珍海味,绫罗绸缎,出城设帐摆宴迎送。消息传到扶沟,衙内主吏禀报程颢劝他早做准备。程颢严肃地说:“我们县贫穷,又值青黄不接,老百姓生活非常艰难,怎么能效仿那些富裕县?若是为了招待而随便派款,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呀。如果王都知来了,我有一副青帐,想用他可以拿去。”王中正得知此情,很想责难程颢,但他又被程颢的刚性所慑,终不敢妄动。往来数次,只好不入扶沟县境。程颢得知后哈哈大笑说:“原来王都知也很‘清廉’,这倒减少不少麻烦。”从此,他清正廉直不对专权弄势的达官贵人趋炎附势的美名就传开了。/李耀曾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