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共同社7日深夜报道,日本历史研究学者松野诚也近日发现一份记录侵华日军曾在中国战场使用毒气弹情况的“战斗详报”。
松野表示,这是首次发现日军毒气部队自己记录的使用糜烂性毒气等相关信息文件,铁证如山。文件可能被个人保存才幸存至今。松野表示,侵华战争战场的实际情况,“已弄清的只是冰山一角,有必要弄清事实,从中吸取教训,不能再让悲惨历史重演”。
松野提供的“战斗详报”照片显示,1939年7月,日军毒气部队“迫击炮第5大队”在中国山西省东部山岳地区作战时,共向中国军队发射231枚可强烈刺激呼吸器官的“红弹”,以及48枚可令皮肤及黏膜溃烂的“黄弹”。“战斗详报”还评价,首次使用“黄弹”“效果非常好”。
日本《东京新闻》8日刊登相关报道说,“旧日本军”为严格保密,将装有糜烂性毒气的弹药称为“黄弹”,将“喷嚏弹”称为“红弹”,将装有剧毒氰化氢的弹药称为“茶弹”,将催泪弹称为“绿弹”。当时日本曾在广岛、大久野岛设立毒气生产基地,毒气运到福冈县后被灌装入炮弹再运往中国战场。
松野是日本现代史研究学者,2010年在明治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出版多部关于日军生化武器的书和资料集。他将把此次发现的“战斗详报”详细内容与分析汇总成论文,刊登在日本月刊杂志《世界》八月期上。(记者郭丹)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