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华夏鉴赏>正文

龙人谈(下)

2019-07-05 10:29 来源:祖国网

前言:跨越亿万年的历史时空,在最古老的原始大陆上,一对沉寂和沉积于地层亿万年的化石,诉说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这块神奇土地一亿四千万年的深度历史。从原始的恐龙的世界,到史前人类的文明曙光,从茹毛饮血、战天斗地的我们中华文明的祖先,到中华文明几千年的繁衍生息、包罗万象。跨越时空的对话,龙文明的内涵和外延,都将在这对沉默了亿万年的鹦鹉嘴龙化石口中得到新的升华。

八、自性仁爱 忠信笃敬

大自然的造化,馈赠了原始纯真的“仁爱”精神,这是史前天地造化之心,是仁爱初心,也是自性之根,生命之根,智慧之源,是生命繁衍的根基。请你们用宇宙的视角,超越疆域和种族的局限,突破时空和人为的藩篱,观察和观测我的化石遗存,你们会发现“礼以顺天”这是大自然的规律,以“天下己任”来“亲众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人类顺应天时地利人和的必由之路!

佛教文化源远流长。相传自盘古开天辟地,昊天大帝是神龙历练一万二千劫而成为神界之首,后因娇奢,由玉皇大帝再历经一万二千劫修得正果,推翻昊天而成三界领袖。神位交接,昊天大帝神魂具天,魂游华夏九州,形藏深山,历经天地月光,不断演化,化身成石,神龙昊天,流传后世,世宥众生,这是佛教创世的传说。其实佛教就是古印度人对宇宙的认知,最终形成的一种世界观和信仰。

佛教文化的学问很深,有大智妙作用。万物皆有灵,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而我们这一对双龙化石,蕴含着怎样的世界?怎样的佛陀?需要你们用心去感悟,用心灵去倾听,用智慧去感悟,用信仰去触摸。在这样的语境下,一对双龙化石是神工手笔、自然馈赠,更可能是连通历史和时空的“媒介”,连接心灵互动的“法器”。皇天后土,人神共鉴。祭拜后土,以感恩珍惜大地恩泽;祭祀昊天,是为了追求天理公道。

末法时代,(虽)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得度生死。天灾人祸,大众碌碌无为,醉生梦死。地球变暖,洪水肆虐,地震不断,气候变化异常……人们始终不明其因,其实原因很简单,你们的心念、信念发生偏差,难以认同灾难是因为人的信仰缺失仁爱、自性,不相信因果有报,造成可怕的灵魂问题。

有一些人认为信仰不能吃、不能穿、不能行、不能物欲,就诋毁信仰的力量。还认为神龙、神佛是骗人的,就其根源,他们只是想通过信仰神龙、神佛让自己过得更好,让自己多得利益少受损失,利用神学佛经掩盖其私心,通过叩拜、诵经,祈求神佛为你保佑平安发财,难道你们对神龙、神佛的信仰只局限在一已私利的交换中吗?

更有一些人自我欲望膨胀,想让自己过得比别人更好而伤害别人,甚至六亲不认,不择手段占有别人应该得到的东西,却还不觉得缺德失德,反而认为天经地义,如此这般,这个世界还有衡量好坏善恶的道德标准吗?

然而,无论有多少人道德如何下滑,天理不变,佛家称法、道家称道、儒家称仁等传统文化在约束与均衡着人类一切,伤天害理,天理难容,最后都要用痛苦、疾病、灾难乃至寿命来偿还。我相信你们自性、自律的智力,坚守信仰的力量,正本清源,净心拜祖,不为一己私利的交换而贪婪利己,领悟消灾增福奥妙,人心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心恶,祸虽未至,福已远也。宇宙万物(或事物)源于心智,以无形驭有形,以心智驭事物,以人心驭万物。世界是影像而你们的心才是投影仪,相由心生,境随心转!

人类文化与文明发展到今天,已习惯局限在地表三维感观认知的价值观,绝大多数人还是在物欲横流之下,被贪婪浮云遮住望眼迷失自己,而颠倒黑白,倒置本末,任意索取满足贪婪的私欲,勾心斗角,引发竞争、斗争而导致父子反目,兄弟相残。在现今社会,这样的事例每天都在发生,这绝无夸张,更毋庸置疑。人不能被欲望左右,更不能成为欲望的奴隶。

无论你们百年人寿,还是我化石亿年修行,我们都不过是地球的过客,是宇宙中一粒尘埃的尘埃而已。不断地索取满足欲望,对于无法得到的,就嫉妒,就抱怨,甚至不择手段去占有,这是被欲望完全控制的行为。让整个社会处于一种“唯利是图”的不正常价值观中,在浪费和污染中寻求合作,商家为了金钱在污染中疯狂生产有害健康的“垃圾”物品,而不少人为了享受去疯狂消费“垃圾”物品,难道这就是“富起来”的人们想要的健康生活吗?实在令人痛心,人类文明发展到这个阶段,简直不忍直视。

无论《龙族后裔)感恩《流浪地球》的母爱,太空救母的人文,还是2008汶川大地震中罕见的母爱,以身护女的实景,都是用生命诉说中国人骨子里高贵的仁爱,绽放出东方人的根与魂。可还有不少人难以把握(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衍生出索取和抱怨是最负能量的负能量,索取让人类没有了道德底线,而抱怨则直接让人们迷失正确的方向。夫妻抱怨能恩爱吗?儿女与父母抱怨能孝道互爱吗?下属对上司抱怨能欣赏重用吗?如果明白人无完人,就不会那样苛责别人;有不少人以批评别人来掩饰自己的问题,其实是在借别人的过错来逃避自己认知而常用的伎俩;要懂得咒骂你的人、陷害你的人、羞辱你的人、毁谤你的人都是你的恩人!他们冒着罪业要堕恶道的危险来“逆增上缘”替你消除业障,难道你还怨恨他们吗?难道你还不感恩他们吗?如果你不能以直抱怨、以德报怨,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善待对自己不公的人,那么你迟早要补上这一课。因为这是经历“不完美”,最终不可或缺的一课,只有这样,才能反转这种负能量对你的影响。世界正是以它的不完美提醒你反观内心,悔过自新。

对付抱怨,最简单方法就是转变自己思维模式——能近取譬不抱怨,如果停止在日常生活中的抱怨,能让任何人走向成功。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仃格(Festinger)有一个著名的理论:生活中的10%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而另外的90%则由你对所发生事情如何反应来决定。也就是说生活中有10%的事情是你们无法掌控的,而另外的90%却是你们所能掌控的。(称为“费斯仃格法则”)。

虽然你无法把控环境和他人,但你可以始终控制自己,完全可以调解自我的情绪。抱怨不仅解决不了矛盾和问题,反而会让很多人汲取较大的负能量,影响人的健康与心情。不妨你试着以中庸之道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挫折,当现实与你的预期反差而不悦时,多用“三不、三多”的原则:不批评、不抱怨、不指责;多鼓励、多表扬、多赞美。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

自古以来,有抱怨而生恨,由怨恨而伤人、杀人之事,难以计数,当你们看清了罪恶背后隐藏的无明业障时,难道不会心悸吗?难道不会心痛吗?不明道德的人如果懂得包容就是一颗善良的金子般的心,而何至于此?对过犹不及的人,既往不咎,也不可放任自流。只有严厉的批评与管教疏导并重,才是真正的理解与宽恕,也就远离了怨天尤人的愤怒。

虽然你并没有改变别人的企图,但没有人会因此而不去改变。包容越多,得到越多:一家人幸福越多,夫妻间感情越浓,乡邻间相处越好,朋友间友谊越长,同事间事业越顺;人与人之间,多一份理解就会少一些误会;心与心之间,多一份包容就会少一些纷争。不要以自己的眼光和认知去评论一个人,不要背后说人,也不要在意被人说;一无是处的人没得可说,越是出色的人,越会被人说;世间没有不被评论的事,也没有不被评说的人。如果你是雄鹰就不在乎麻雀怎么看你,因为你飞行的速度、高度、力度、角度,它看不见也看不懂,所以有智慧的人,从来不活在别人的嘴里,也不活在别人的眼里;应该活在自己的掌控中,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起妄缘,无心无为,自由自在,动静自如。

当你看清一个人而不揭穿,你就懂得了原谅的意义;当你讨厌一个人而不翻脸,你就懂得了极致的尊重,活着,总有你看不惯的事,也有你看不惯的人。茶不过两种姿态:浮,沉。饮茶不过两种姿势:拿起,放下。人生如茶,沉时,坦然;浮时,淡然;拿得起,也要放得下。人和人相处靠的是真心,不是套路,合得来的人,他来你欢迎,坦诚相待,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在他无助的时候,你能出现,当你遇事的时候,他不旁观。合不来的人,他走你祝福,以礼相待,谁也别给谁冷眼难看。有时候你的好心仁义,对别人来说就像一杯水,喝了就没了;而你的不好,就像一粒种子,会生根发芽。大多数人会因为你的一点不好,而忘记你所有的好,如果有一个人,因为你的一点好,就原谅你所有的不好,那就好好珍惜。

有些事,需忍,勿怒;有些人,需让,勿究。吃些亏又何妨,让三分又如何。水深不语,人稳不言,以感恩之心做人,精一半让一半;以仁爱之心做事,求一半随一半。事事不能太精,太精无路;待人不能太苛,太苛无友;懂得退让,方显大气;知道包容,方显大度;得意时莫炫,失意时莫馁。凡事不求十分,只求尽心;万事不讲圆满,只求尽力。面对伤害,微微一笑是豁达;面对辱骂,不去理会是一种超凡。忍耐不是懦弱,而是宽容;退让不是无能,而是大度。人活着,没必要凡事都争个明白,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清则无友;争赢家人输亲情,争赢爱人输感情,争赢朋友输情义,争理输情伤健康,放下固执己见,宽心待人。

黑是黑,白是白,让时间去证明,只有时间不会骗人,能验证人心见证人性,留下最真的人。人是活给自己看的,别奢望人人都懂你,别要求事事都如意,人生哪能都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人生一半在于你,另外一半听自然。不累中懂得安慰自己,没人心疼,也要坚强;没人鼓掌,也要飞翔;没人欣赏,也要芬芳;生活只需心灯一盏,烦时找找乐,别丢了幸福;累时,停停手,别丢了快乐;忙时,偷偷闲,别丢了健康,只有健康属于你们自己。舍得做事,赢的是整个人生。也许还有不少人暗地侃笑这些说法,反对这些观点,甚至谩骂……其实,净心一想,何必呢,昨天、今天、明天就三四万天,民族主义还是当今的灵魂,龙的传人,苦尽甘来,不能背祖忘根,至少要吃果拜树饮水思源!

九、正直诚信 博文约礼

自生命体繁衍至人类诞生,每一个降生的人在自己的哭声中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是不得不来,为什么哭?因为人世间太苦,唯有哭才能表达初来人世的悲哀;人最终又是在他人的哭声中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却又是不得不走,哭声是哀思、悼念、挽留。两声哭泣中间的这段过程叫人生。

每个人如何在这两段哭声中获得成功?这一直是人类致力研究的非常重大而又复杂的课题,人类进化史,特别是中华五千年来的文明史,无不表明,人类发展的核心就是每个人在社会中的地位和状态,如何在芸芸众生中修身养性,最终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怎样修身自己才能增加取得成功的机遇,减少失败的可能?中国几千年来积累沉淀的优秀传统文化告诉我们: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文化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动物成功与否大部分依靠自然性机遇和运气,而人类在创造拥有了文化之后,就知道在人世间如何发现机遇、制造机遇、抓住机遇、利用机遇,从而避免不利的事情发生。所以,人要改变命运获得成功,正确而有效的办法就是继承和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学会处于最佳位置去迎接机遇,学会抓住机遇并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

微软中国研究院前任院长李开复,在接触过很多中国学生后有不少感触,在一封公开信中曾这样说:年青人要事业成功,需恪守几个原则,而这些原则是现在中国学校教育忽视而造成的他所遇到的中国学生,有些还是年青人中的佼佼者所最缺乏的。

第一:正直诚信,为人之本

正直,比一切智谋更好,是人最重要的品格,是一切价值的根基,失去了诚信,就等同于敌人毁灭了自己。无论干什么事,首先要诚实守信,然后才是才能和能力,如果一个人很有才能,却不守信用,那这个人的人生一定会非常灰暗,也难以取得成功。而这样的人一旦靠着运气偶然成功了,那么这种成功给其他人造成的危害更大。

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事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弃己,与人不诚丧德而增怨。李院长曾面试过许多求职的学生,有的为了求职,不惜违背诚信而出卖在原单位研究掌握的核心技术秘密,或以毫无道德的小聪明和小便宜作为“本事”,来加大筹码,这种为了目的不择手段,甚至罔顾道德的人不在少数。

在国外留学的中国学生中也有一个通病,虽然中国留学生勤奋优秀很出名,但不少学生拿到博士奖学金后就转学、跳槽,这让很多国外大学觉得这样的学生靠不住,没有学会言而有信,没有懂得在社会上保持诚实守信对他一生的重要性。无论是哪个国家的任何单位任何人都痛恨甚至惧怕不诚实不守信的人。即使很有才能,而一旦失去诚信,也就失去了很多成功的机会,所以民无信不立,人不诚不行。

在当今现实主义唱主角的环境中,不少人的心理既迷茫又浮躁,既忐忑又疑惑:继承和学习传统文化,能让人发财吗?能升职吗?能提高考分吗?能获得荣誉吗?

学习传统文化,诚实守信是立人之根,比发财、升职、提分、光荣更重要;人活着不能太现实太物欲,过于现实会误入贪婪的“迷魂阵”而走不出来。要领悟学习是世上唯一只赚不赔的投资,从来没有人因为学习而倾家荡产,但一定有人因为不学习而一贫如洗,也一定有人因为学习不仅提升道德素养与文化,还能创造机遇和财富;只有不断学习,所有问题就不是问题,不成问题。只有通过中国的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熏陶,才能找到你们的根与魂,才能让你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世界观。

一个人若以不知为知之,知之为不知,那是背信弃义,干一行恶行一行一行恶行行行恶行行行恶行干哪行都恶行,人若恶行(伪恶丑),失德败业苦难撇;你若不知为不知,知之为知之,那是诚实守信,干一行善行一行一行善行行行善行行行善行干哪行都善行,仁德善行(真善美),诚信立业苦撇开。所以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真正的善与恶总在一念之间,一念之间改变你的人生梦想,改变你的家族命运,成就你的非凡人生。只有诚信、积德、勤学,才能取得兴业成功。走正直诚实的生活道路,定会有一个问心无愧的归宿。

第二,温故知新,博文约礼

这不仅要继承有教无类、中庸之道,也要懂得三人行必有吾师,还要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只有端正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是态度,还要循循善诱,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才能举一反三,由此知彼,触类旁通,提高学习成效,时时刻刻三省吾身,见贤思齐,毋意、毋心、毋固、毋我;既择善而从,当仁不让,还能做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既不图学而优则仕,也要从箪食飘饮中脱变出来,恭而有礼,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发愤忘食学习传统文化,融会贯通于力拓创新,助推科技生产力。

美国作家萧伯纳有一句名言:“两个人在一起交换苹果与两个人在一起交换思想完全不一样。两个人交换了苹果,每个人手上还是只有一个苹果;但是,两个人在一起交换了思想,每个人就同时有两个人的思想。”善于与人相处交朋友,与人谈话,交换思想,就能学到很多思想认识,才能集众家之所长,抓住机遇,取得成功,所以善于向他人学习也很重要。

然而现在的年青人,特别是成绩优秀的宝贝、宠儿有一坏毛病,不太擅长于与人相处、关心别人,也可能心底里不太尊重老师,心高气傲,自以为是。其实这也能理解,由于年青人阅历少,有这种毛病感觉也很自然,但随着阅历增多,就自然会认识到,一个人取得成功很大的因素在于自身修养,在于能否独具慧眼抓住机遇。首先是“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然后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最后才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如此这般修身养性下来,再心高气傲的人,都会看到自己的无知一面,再也不会心高气傲,随心所欲了。为人能就近取譬,克己复礼,尊重别人,与人相处,不求轻裘肥马,只做良师益友而乐在其中,这样也就比较容易得到机遇。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代人站在另一代人的肩上往上走。尊师重教是几千年来中国优秀传统,如果你不尊重老师(哪怕只教过你一天课),哪位老师愿意让你站在他的肩上往上走呢?虽然老师不可能十全十美,但他努力尽善尽美的阅历比你们多,他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诚实守信,为人师表。所以学会尊重老师对于取得成功至关重要。

其次,理解别人,关心别人,乐于助人,对取得成功也有很多好处,实际上乐于助人使得你在社会上对你有好印象,受到众人的理解和认可,甚至获得更多的支持。

此外,还要善于通过传统文化的濡染,修身养性,磨炼思维,锻炼能力。现代人因追求太多,高考、大学、读研、读博、留学深造,找工作……总是匆匆忙忙,忽略了学习传统文化。如果对人类积累的传统文化了解只停留在一个平面,一个投影,那是不完善的,只有走进各类博物馆多看多学,了解众多的活历史、活知识,那你认知的传统文化,才是立体的、四维的,丰满的。《周易》《道德经》《论语》《老子》《孔子》《孟子》《庄子》《孙子兵法》《弟子规》等等,都是古人的智慧结晶,如果不了解人类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文化全貌,那你们就不知道如何成就事业,如何建设家庭,如何奉献社会。无论是创造的大陆农耕文明、古丝路游牧商贸,还是太极智慧、“四大发明”、中医养生……等等,都是华夏民族以龙的传人智慧而创造的文化,对缔造地球文明与人类文明奉献的东方智慧。学习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是华夏儿女,尤其是年青人的历史责任,也是中华民族不断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现实浮躁、人心狭隘,追逐名利的世俗心态会把传统文化与每个人如何取得成功的人类课题陷入俗套的观念之中,从而将传统文化弃之如敝履。如果有人利用传统文化来谋取私利,借弘扬传统文化之名,行猎获私利之实,那中华文明必将毁于一旦,五千年创造的龙文明,也将随着泥沙俱下,沉积于地下。

为了避免同样的眼睛不一样的看法;同样的耳朵不一样的听法;同样的嘴巴不一样的说法;同样的心不一样的想法;同样的人不一样的活法,所以,我遴选你们先祖创造的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道理,来演说“龙根传人”,期盼我们能缩小“代沟”,你们能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多多获益。

在此,我不得不向护宝人—保护我的人道一声深深的感谢!在众人沉醉于浮躁,汲汲于物欲,难以自拔的时候,我的保护人却矢志不渝、初心不改庇佑我到今天,并几十年如一日持之以恒、不屈不挠,努力求证一对双龙化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契合关系。这是一件“功在当下,泽披后人”的大事,尽管很多人不以为然,甚至有很多人责难和不解。但是有这样一群追梦人他们依然坚持着,这就是文化传承,这就是文化创新。由此,我看到了未来,看到了我们这对双龙化石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标签,来引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希望。

人生多磨难,岁月了无痕。精神上的自强不息是人类抵抗罪恶和人生意外的最好武器。一朵梅花的美丽芬芳在于它曾经凋谢过,更经得住寒冬腊月的严寒冰霜,爱也好,恨也罢,内心感觉无非都是在领悟。只有经历了人生的磨难,才能看遍世俗冷暖,这也是人生和幸福的真谛——把灵魂安放在最适当的位置,让心灵有一个良好的归属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千言万语,难尽其意。龙族后裔,聚心会神,洗耳恭听鹦鹉龙的演说,虽然整个过程让人感觉匪夷所思,甚至难以想象,但却处处扣人心弦,提纲挈领。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一对鹦鹉龙,能折射出宇宙人生的大秘密,能够参悟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家国情怀”,更能让中华文明世代传承的根,四通八达,也算是物尽其用,事尽其思。

温良恭俭让,四海一家亲,仁义礼智信,做人当遵循。龙族的后裔,梦回了五千年,文明序幕犹在昨天,历史晃动在青史之间,你我都是一个祖先。谁走进了传说,谁与历史一起缠绵,谁能一画开天,唯有祖宗先贤。追根朔源,梦在眼前,谁拨弄着创世的琴弦。龙族后裔,传奇再现,谁能青史留名,谁能泽披后世?

深藏地层中亿万年,见证了多少历史和沧桑,一对石化的龙穿越时空来和你们侃侃誾誾,不祈求改变这个世界,只盼望能有人明白五千年文明的缔造者的良苦用心,也不祈求改变多少人“异化”的贪婪之心,但没有人会因此而不去改变!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所言所道,获于学习,得于体悟。不是我发明创造的,不是我想象出来的,也不是我的思想和学说,而是天道、人道,亘古运行不变的真理大道!

言及于此,不禁感慨万千。历史的苍凉如过眼云烟,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而人生苦短如白驹过隙。当今世界的科技进步、社会发展成就斐然,举世瞩目,但也毋庸讳言,世风的现实浮躁、追逐名利,也带来了人们精神的沉沦、人格的“异化”、人性的“懒惰”,使不少人陷入了人生的困境。伪善险恶的人不在少数,刻意隐瞒隐藏过去的罪恶,是正在发生的罪恶。

为了让人的善良本性不被现实物欲埋没,必须有人去唤醒历史的良知,必须有人去掀开优秀传统文化的动人画卷,中华大地上的人文先祖们,创造了中华文明的根祖架构,而一对石化的双龙绽放于世,更让世人见证了生命演进、文明发展的进程!

善恶一念间,一念成仁,一念成魔。仁者爱人,仁者论德,君子仁爱;这就是文明的力量,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内核,唯有这一声声对世人的警世之言,才能让全世界的人“暂停”放下手中的追名逐利,才能让世人暂时关闭贪婪的内心,听他言说亿万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文明。

以东方文明著称的古老中国,在当代与时俱变的发展中,变化最大的不是经济,也不是政治社稷,而是人心!恰恰丢失了不该丢失的文化精髓,文明之根,丢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殷殷自信!理性的你们应该反思:“富起来”的你们内心却是空落落的,失去了什么呢?是什么让你们遗忘、淡化了“站起来”的初心继而迷失了方向?铜臭污染了人性,麻木追求物欲,追求名利,毫无限制地毁坏自然生态资源;金钱买断了善良,诚实守信成了口是心非……这一切,难道是发展的目的吗?显然不是!发展的目的是要让世人“精神丰富,物质丰饶”,而不是物质丰富却道德沦丧!如果“越道丧德”地发展,那你们在获得金钱的同时,也在榨干地球,如此追求物质的幸福最终会让你们走向毁灭。

在这个物欲横流、集体失忆的时代,只有龙的传人,才有这般勇气,勇敢地站出来,用微弱的力量,发出震天一呼!虽力量微薄却挺直脊梁,虽历经劫难却胸怀天下,以化石特质基因之力来挑战人类生命、生存与发展的课题,来唤醒人类的自省!何也?是“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庄子)是道之所在,是仁之所系,是心之所向,是万物演化之所遵循的规律!更是一个代表龙族良知与正义的顶天立地的中国龙本身的宿命!

今天,我们这对双龙化石值得你们更多的人去关注,去崇敬;我们跟你们的倾心沥血谈话,更值得所有中国人去思考,去实践!炎黄子孙,龙族后裔,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在这新的历史时期,要高擎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大旗,振臂一挥,扶大厦之将倾,揽狂澜于既倒,铿锵有声,奋力前行!如此,伟大的中华民族才能成为屹立在世界东方,光华四射,雄风浩荡,古老而又年青的中国龙!作者:张冠宇 缪新华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