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党的十九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使根基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总要求,蒙城县人大常委会秉承“忠诚、融入、监督、担当、表率”理念,提高政治站位,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着力打造“两个机关”。
紧盯环境污染防治。对境内芡河、涡河、北淝河、茨淮新河水质、污水处理厂建设、企业项目审批、减排监管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进行全面摸底,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开展专题询问,就群众普遍关注的建筑施工扬尘治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等热点问题,直击环保、住建、农业、房产、城管、市场监督、公安、商务等8个部门的负责同志。让专题询问问出压力、问出责任、问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紧盯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依据《蒙城县人大常委会关于审计查出问题整改监督暂行办法》,每年对整改单位整改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测评不满意再次整改,再不满意责成政府对相关责任人予以处理。对部门预算进行了公开评审,累计评审63个单位、1215个项目,促进部门预算编制更加科学规范。
紧盯食品安全。始终把食品安全抓在手上,开展《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提出明确主体和监管责任,督促政府加快农产品安全检测中心建设,实现了农产品安全检测县内化。对城区酒店、饮食摊点群、学校食堂、农村敬老院食堂等人员密集用餐场所进行了实地调研,确保餐饮经营定点定位,都有信用档案、购销台账、消毒记录、监管制度和监督举报电话,让群众购买食品放心、外出用餐舒心。
紧盯乡村振兴。对龙头企业规模不大、实力不强,知名品牌少、市场竞争弱,农业专业合作组织作用发挥不够等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结合农村土地整治及宅基地管理,建议政府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科学规划,综合管理。结合《动物防疫法》贯彻执行,对宏利来家庭农场、伟杰禽业、东升食品等养殖、生产环境、防疫检疫等进行实地调研,建议规模养殖场、畜禽加工厂一手抓好生产,一手抓好防检,同时抓好生产、加工周围环境治理。对现代农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进行调研,推进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2666家、家庭农场1171家、农业产业化联合体30家。
紧盯重大事项。站在县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关注重大、重大问题的审议。依法对年度城市重点工程、“十三五”规划、撤县设市、相关基金资金列入财政预算事项、融资议案、年度县本级预算调整等,作出决定决议,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夯实蒙城县域经济发展根基。
紧盯议案建议。对代表议案建议“面对面”交办、“点对点”督办。适时对办理工作开展回头看,对代表基本满意、不满意的议案建议,督促政府重点调度。为提高办理质量,彰显履职作为,开展议案建议办理“六走六看”活动,即:走承办单位、看责任落实,走协办单位、看部门配合,走提案代表、看办理回复,走办理现场、看办理质量,走基层群众、看社会反响,走案源现场、看问题解决。逼迫承办、协办单位走进代表、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给代表一个满满意意的答复,把群众所盼望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在代表小组中开展比重视、看硬件,比活动、看规范,比创新、看成效,比履职、看贡献“四比四看”活动,在代表中开展帮扶一个特困家庭、联系一名留守儿童、化解一起矛盾纠纷、反映一条社情民意、监督一项民生工程,争当政策法规宣传员、党风政纪监督员、维护和谐调解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服务百姓勤务员“五个一、五大员”活动。
紧盯活动载体。开展以解放思想为主题的“大学习、大调研、大讨论、大建设”活动。一是“解放思想不停步,改革担当再出发”大讨论。截至目前已开展专题研讨3次。二是开展大学习。围绕县委规定的学习内容和《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等认真学习,领会精髓要义。今年以来,开展读书报告会2次,专题党课2次。三是开展大调研。依据县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以及党委关切、社会关注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拟定了乡村有效治理模式、国有资产管理、城乡环境保护脱贫攻坚、防范金融风险等35个课题。四是开展大建设。围绕机关制度建设、党风廉政建设、机关文化建设、机关队伍建设、机关作风建设、机关效能建设等强化措施,完善各项制度。目前制定了《党建工作责任制度》等13个制度,出台了贯彻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本文作者焦平林単位系安徽省蒙城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