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 >红色记忆>正文

15岁的他徒步四十公里参加红军,后被敌称为“马太君”

2019-04-23 16:41 来源:

15岁的他徒步四十公里参加红军,在战斗中以身体代替电话线,被敌称为“马太君”

马辉将军

    开国将军马辉,1930年6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中国共产党第九、十、十一、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十一届中央委员会委员。

    1998年4月19日,马辉将军在北京去世,享年83岁。


    1915年,马辉出生于江西省永新县象形乡马家村,自幼家境贫寒,祖上三代都是农民,在那个军阀混战的年代,一年到头吃不上几顿饱饭。马辉从小便痛恨军阀和地主,这也是后来他坚定地走上革命道路的原因之一。

    12岁时,马辉参加了儿童团。1930年,红军来马家村招兵,15岁的马辉听说之后,非常高兴,决定前往参军。但由于年纪小被拒,只得走了四十公里的路,到县城投奔在部队当副连长的舅舅。参军后,马辉因机灵能干,当上了红三军团第八师二十三团通信员。通信员的工作常常要跑上跑下,非常累,但马辉却一点儿也没有抱怨,反而视作是一种锻炼,他也因此得到上级的赞扬,在今后的一两年里,马辉从通信员做到了供给员,又从供给员干到了测绘员,尽管一直干的都是最简单的工作,但马辉却乐在其中。

    由于马辉工作上的出色表现,1934年7月,师首长将他提拔为司令部通信主任,后又调任团参谋。参加了中央苏区五次反“围剿”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在第五次反“围剿”中,他曾在温坊战斗中以身体代替电话线,保证了指挥部与主阵地的联络畅通无阻,最后取得了温坊战斗的胜利,当时被传为佳话。

    马辉尽管只是一个参谋,但在战斗中非常勇敢。也正是因为这股狠劲、勇劲让他在战斗中一次次地负伤。有一次,马辉迎着枪林弹雨冲在前面,正好有两颗流弹朝他射了过来,一颗打在了他的肩膀上,一颗打在了他的嘴上。打在嘴上的那颗子弹,穿过嘴唇打掉了牙齿,由于当时医疗条件有限,又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嘴唇上便留下了一个缺口,吃东西、说话一直不方便,连说话都漏风,以后便有了“马豁子”的外号。后来,白求恩大夫答应为他做两次整容手术,使他恢复正常,但只做了一次,白求恩大夫就牺牲了。

15岁的他徒步四十公里参加红军,在战斗中以身体代替电话线,被敌称为“马太君”

抗战期间,马辉与夫人合影。

    抗日战争爆发后,马辉任八路军115师独立团特务连连长,作战十分活跃。1938年春,马辉任晋察冀边区一团三营营长。当时,他染上了疟疾发高烧,分区令他速返冀西参加反“扫荡”。在过平汉铁路时,忽然听到日寇装甲车的“呜呜呜”声,马辉躺在担架上指挥部队向装甲车突袭,吓得鬼子赶快逃走。他率部在边区打伏击、除汉奸,被敌人称为“马太君”。

    1938年2月至1940年10月,马辉任晋察冀军区第一军分区涞源支队支队长、一团三营营长、特务营营长、骑兵营营长。在一次战斗中,马辉从鬼子那里缴获了一门山炮,当时山炮非常稀少,日军对山炮非常重视,为了夺回山炮,日军向骑兵营发起了猛烈的进攻。马辉丝毫不惧,以炮为诱饵,率队冷静迎战,歼灭了一百多名鬼子。

    1942年2月至1944年10月,马辉任第一军分区第二区队区队长。1944年10月至1945年10月任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参加了平型关、百团大战、黄土岭、狼牙山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5年10月至1946年,马辉任晋察冀军区冀察十旅旅长。1946年至1947年11月任察哈尔军区独立第四旅旅长。1947年11月至1948年9月任察哈尔军区第一纵队三旅旅长。参加了解放石家庄和保北、雁北、察南等战役。

    1951年,马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兵团第67军201师师长,率部奔赴朝鲜,走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在朝鲜战场上,他率部多次粉碎敌人的进攻。1953年5月,201师1个连在科湖里东南无名高地进攻战斗中,全歼守敌韩8师1个连,坚守无名高地一周,打退敌军反扑,毙伤俘敌1300人。201师3个营另1个连,在栗洞南山690高地东北、西北山腿进攻战斗中,全歼守敌韩8师1个连另6个排,打退韩8师部队反扑41次,毙伤俘敌1750人。6月,201师1个团和友邻部队参加了十字架山进攻战斗。201师在金城阻击战中,作战191次,歼敌23000人。1952年9月,马辉升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副军长。获朝鲜二级国旗勋章、一级自由独立勋章。

15岁的他徒步四十公里参加红军,在战斗中以身体代替电话线,被敌称为“马太君”

前排右二为马辉将军

    1955年3月至9月,马辉任陆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同年9月,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1960年夏至1964年春,马辉将军任河北省军区副司令员;1964年5月起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1965年10月至1967年1月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1967年1月至1968年2月任保定驻军联合支左领导小组成员;1968年3月至1971年2月任省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副组长;1971年5月至1976年10月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当时设有第一书记);1976年10月至1979年12月任中共河北省委常委。

15岁的他徒步四十公里参加红军,在战斗中以身体代替电话线,被敌称为“马太君”

马辉将军(右)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发生。天刚放亮,河北省委第一书记刘子厚,河北省军区司令员马辉应召前往中南海听取中央指示。从中南海回到京西宾馆,刘子厚立即召集省委常委们进行紧急部署,决定由马辉负责与北京军区联系,请北京军区参加抗震救灾指挥部工作的同志,到南苑机场会合,一起飞赴唐山。

    作为军事指挥员,马辉打完电话,随即对秘书作出指示:“这次去唐山,情况很难说,把有关物品都带上,告诉省军区,叫李希恩参谋长检查线路,通信很重要。”由于河北省军区首先抓紧了唐山救灾现场通信体系的建设工作,对于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初期指挥决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马辉给北京军区打电话的同时,北京军区肖选进副司令员和万海峰副政委正行进在去机场的路上。

    在随后成立的唐山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马辉等有关方面领导人为成员。入夜之后,抗震救灾指挥部领导人大都年事已高,整整一天没有进食,加之强烈的外界刺激和超负荷的工作压力,体力已难以支持。在指挥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之后,刘子厚和马辉钻进两辆吉普车,但他们并没有休息,而是不时地向警卫员询问时间,计算着救灾部队的行程,盼望部队尽快赶到唐山。

    7月29日凌晨3时40分,经过18个小时的急行军,中国人民解放军驻保定部队开进了唐山。马辉立刻和部队官兵一起,投入了紧张的救灾工作当中。

    1980年2月,马辉任河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1980年12月至1982年10月,马辉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河北省军区司令员;1982年6月至1983年3月任中共河北省委副书记。

    在长期担任部队和地方领导职务期间,马辉将军为推动部队、民兵的基层工作,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