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时代人物 >时代先锋>正文

希望如蜜般甘甜

——记中国农科院蜜蜂所助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

2019-03-13 10:19 来源:新华网


  如何将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专家发现,我国深度贫困地区与中华蜜蜂(即中蜂)适宜养殖区域高度重合。近年来,专家团队深入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通过科技创新带动贫困地区发展甜蜜事业,走出脱贫致富的希望之路。

  破解科学养蜂三难题

  宁陕县位于陕西南部,有大量椴树、漆树、五倍子等优质蜜源植物,是中蜂的天然栖息地。据专家测算,载蜂量至少可达10万箱,年产优质蜂蜜1000吨,产值可以超过1亿元。然而,这个“流淌着液体黄金”的地方,仍在努力脱贫攻坚。

  近年来,蜜蜂所专家团队深入宁陕调研,由李建科教授作为对口帮扶责任专家。李建科对记者表示,调研发现,当地虽有养蜂习惯,但科学养蜂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体现在:

  ——靠传统观念养蜂,土法树洞养殖管理粗放,毁巢取蜜,卫生标准和质量难以保证。

  ——饲养技术不精准,蜂农不知蜜蜂在缺蜜粉季节需要饲喂,蜂群时常饿死或飞逃;冬天依然喂稀糖水,导致蜜蜂兴奋飞出遭遇低温冻死。

  ——对病虫害缺乏防治手段,尤其是对有“中蜂癌症”之称的中囊症束手无策。

  对此,专家们多次深入宁陕开展科学养蜂技术、蜂病防控、蜂种选育和产品加工等技术指导,普及活框取蜜养蜂方式。当地蜂群逐渐强大,产蜜量实现翻番,李教授被蜂农亲切地称为“蜂汉子”。

  有了科技保驾护航,当地通过“园区+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全县中蜂数量由不足4000箱发展到1.8万箱,销售收入超过1000万元,约500余户贫困户养蜂,户均增收约4000元。2018年8月,宁陕县被授予国家蜂业提质工程示范县称号。

  科技攻关保障质量安全

  随着消费者对质量要求不断提高,蜜蜂所专家们刻苦攻关,推动贫困地区蜂蜜产业向安全、优质、标准化方向发展。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地处武陵山区,有主要蜜源植物13种,辅助蜜源植物76种,具有50多万群的载蜂量。然而几年前,个别地区曾发生食用蜂蜜导致中毒事件,引起舆论关注。

  在产业遭遇波折之时,蜜蜂所质检中心主任李熠和当地专家深入现场排查有毒蜜源植物。通过攻关,终于探明有毒蜜源植物,并成功研制出雷公藤甲素检测试纸条。

  “现在测试纸条已在蜂蜜生产和收购环节推广应用,3至5分钟即可判断蜂蜜是否含有有毒成分,解决了困扰当地多年的难题,也为保障云贵地区、横断山区、武陵山区的蜂蜜产品质量安全起到重要作用。”李熠说。

  为了构建长效机制,蜜蜂所专家们在当地普及科学养蜂和饲喂技术、养蜂器具卫生及消毒知识、倡导蜂农个人卫生和蜂场环境整治、宣传加工和品牌营销思路等,让优质优价理念走入更多蜂农的心。

  电商销售助力好蜜出山

  如何把品牌做亮,实现好蜜出山?蜜蜂所的专家们将目光投向“互联网+”蜂业。

  多年来,蜜蜂所在秦巴山区的陇南市开展了定点蜂业扶贫,协助建设蜜蜂学校、开展科技培训,通过专项支持建设示范基地,利用电商平台帮助扩大销售渠道。

  蜂农们表示,以前只能将蜂蜜卖给周边合作社,常常担心收购不稳定。现在当地在天猫、京东等平台建立了网店和微店,实现了特色、优质土蜂蜜销售到省外。

  如今,陇南中蜂养殖量约占甘肃省的60%。各县区依靠电商平台,线下组织货源,线上销售产品,注册网店微店300多家。在2018年天猫“双十一”活动中,当地“小崔蜂蜜”、两当狼牙蜜成为“抢手货”。

  一年四季做培训,从春到秋忙产业。蜜蜂所的专家们像蜜蜂一样忙碌。养蜂场多在偏远山区,一路颠簸、晕车是常事,有的专家因过敏体质被蜂蜇后多次被送进医院……为了把甜蜜的希望变成现实,蜜蜂所提出,“十三五”期间开展科技扶贫产业示范,2019年在全国遴选10个贫困县继续开展科技扶贫。 (新华社记者于文静)



(责任编辑:李欣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