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爆发之后,军事打击变为主要手段,与此同时,交战双方仍然会不遗余力地向对方传播舆论信息。可以预测,未来信息化条件下作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场围绕争夺传播权的作战,交战双方广泛动用一切传播手段,向外界不断传播有利于己方的信息,对另一方实现传播限制和舆论压制,不断迷惑对方,使对方处于传播的劣势,陷于被动漩涡。交战双方积极在国际舆论场营造战胜对方的态势,即便是处于下风也不会轻言放弃。在这样的大传播生态环境下,战争获胜一方通常会被认为是掌握传播主动权和占据传播空间的一方。
但军事传播,已经不仅仅局限于舆论斗争。以美国为首的反恐力量在对ISIS(“伊斯兰国”)的军事打击中,仅仅因为ISIS的一名指挥官在社交网络上传一张自拍照,就被美军直接定点摧毁其所在大楼。尽管战争的最终结果,缘于美军采用直接军事打击的方式对ISIS进行多次“斩首行动”,但不可否认的是,在这场持续近一年的战斗中,美军打击效果之所以比较理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借助了ISIS传播的信息,比如在社交媒体所传播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进而判断其位置,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推断其活动规律、下一步计划,将捕捉到的传播信息转化为情报,最终取得了阶段性胜利。可以说,这次军事打击行动,既向世界展示了社交媒体等媒介具有的传播功能,也显示了其在大数据分析能力强势的一方手中,也是情报来源的一面。这种直接通过传播大战,左右甚至决定战争胜负的方法,我们可以形象地称之为“军事传播斩首”。对于其作战机理和作战效果,不可轻视。(周雷)
(责任编辑:李园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