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消息 “近三年来,软件产业园、富临精工、利尔作物、振通检测等一大批科技型企业获得国省市科技项目立项131项,立项金额4367万余元。”第六届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开幕在即,绵阳市涪城区科知局副局长李运鳌在介绍科技创新带给企业成长的“甜头”时,底气十足。底气的背后,是当前涪城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集聚和用好国家科技城战略科技创新资源,大力发展军民融合、数字经济产业,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中国科技城软件产业园全貌
统计显示,全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6家,建成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家、科技企业孵化平台达到25万平方米,初步打通了从研发到转化的渠道,上半年,高新技术工业总产值达29亿元。
创新驱动 提升科技“含金量”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金家林软件产业园的四川华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这里处处涌动着科技创新的气息。
“由公司自主研发的项目‘粮食在线水分检测仪’已经获得绵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四川华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李科介绍,公司自2016年1月成立以来,一直以自主创新发展作为首要战略,截至目前公司已经成功申请成为绵阳市科技型中小企业、绵阳市军民融合企业,拥有专利23项。“目前一款空气净化项目正在申请立项。”
华信智创科技公司的成长,是涪城区近年来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生动写照。
该区通过与西科大、中物院、气动中心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战略合作,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和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培育机制等举措,大力推动企业科技创新。
以大力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例,近年来,涪城区通过大力招引,已成功引入重庆猪八戒网建立猪八戒绵阳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同时还培育了昶信、126、新能源、51C+、毅德等一批省市级孵化器、众创空间。目前,全区共有孵化器21个,累计孵化面积25万平方米。形成了以“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园区”为核心的完整孵化体系。
军民融合 培育高精尖产业
随着金能移动新能源、惠科新型显示等一批重大军民融合项目在涪城区开工建设,该区按下了推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快进键。今年以来,涪城区实现军民融合产值16.2亿元。
近年来,涪城区充分依托科技城核心区的区位优势和科技资源优势,持续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大力培育高精尖产业。
去年,涪城区6天引入总投资453亿元、首期投资66亿元的金能移动能源产业园项目,120天完成项目拆迁等前期工作,117天实现开工建设,今年7月售出第一单产品。“涪城速度”的背后是涪城区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的工作力度。
该区通过健全人才、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措施,整合市区、军地、政企力量,协同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目前,该区已与西南科技大学就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整体入驻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签订协议,有效填补了该区军民融合发展平台的空白。该区还大力推进建设一、二期共17万平方米的军民融合产业园,一期6万平方米主体已建成,初步拓展形成了军民融合成果转化承载空间。同时,涪城区财政还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人才发展资金,资助创新创业团队和个人,各类人才引进总量达3400余人。
目前,涪城区已认定市级军民融合企业43家,2017年实现产值2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20%,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步入正轨。九强通信、晋溢科技等23户军民融合企业在天府(四川)联合股权交易中心挂牌展示,金融对军民融合企业发展的支撑更加有力。与中关村军民融合产业联盟、国家智能装备与控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5家国内专业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数字经济 赋能实体经济
“扫扫二维码,无限好书带回家。”涪城区推出的“涪城云书屋”成为广大市民群众一见钟情的“香饽饽”。“又快又方便,关键还能读到热门图书。”市民许女士打开“涪城云书屋”APP,展示自己正在看的热门小说。这块“香饽饽”,不仅在本地香气扑人,还香飘外地。据了解,该项目凭借阅读信息动态化展示等方面获得的10余项专利,已推广到北京、天津、山东、山西、云南等14个省、直辖市的60余个市县区。
代表公共服务数字化转型的“涪城云书屋”,仅仅是涪城区加快推进数字经济,深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抢占数字经济发展制高点,赋能实体经济,涪城区频频亮出“大招”。该区引进智慧铁塔生产及通信研发项目,总投资7亿元,拟建设年产8万吨智慧杆塔的生产基地和规划面积130亩的物联网基地,夯实产业基础。加快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光纤宽带、3G/4G网络全覆盖。以临港经济发展区为核心,引进惠科、金能等电子信息制造企业23家,形成新型显示、智能装备制造等产业集群;以金家林总部经济试验区为核心,引进360、上略互动等国内外知名软件企业131家,形成信息安全、软件研发等产业集群。推动龙华光电、永贵科技等企业开展光学级薄膜表面处理生产线、光电连接器项目等23项技术升级,新增智能加工车间152间、数控机床476台、工业机器人33名。聚焦社会民生、旅游服务、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鼓励久远银海、九强通信等企业在全区率先开展5G示范应用和企业上云。(文/图 刘仁喜 陈正 杨海燕)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