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聚焦地方>正文

绵阳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2018-08-09 15:52 来源:《祖国》

中国(绵阳)科技城管委会解读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中国科技城实现超常发展

《祖国》消息   2018年8月9日,四川省绵阳市举行解读市委七届五次全会精神第三场新闻发布会,邀请科技城管委会副主任胡精、科技城管委会经发局副局长张朝双、科技城管委会军民融合办主任朱先凯、科技城管委会综合办副主任罗猛,向大家介绍中国(绵阳)科技城如何实现超常发展的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委外宣办(市政府新闻办)主任李涛主持解读会。

胡精同志作主发布。他说,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经过18年的努力,科技城初步走出了一条依靠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助力经济增长、保障国防建设的路子。今年上半年,科技城实现GDP786.76亿元、增长9.5%;第二产业增加值396.77亿元、增长9.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第三产业增加值389.98亿元、增长9.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537.26亿元、增长17.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1.43亿元、增长12.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保持较快增长,科技城综合实力持续增强。

胡精说,一直以来,国家、四川省高度关注支持科技城建设发展,对科技城建设发展寄予了殷切期望,希望绵阳科技城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科技成果特别是绵阳富集的国防军工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探索路径、积累经验、作出示范。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等七大战略。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时专门就绵阳科技城建设和军民融合发展作出重要指示。省委彭清华书记5月24日来绵调研时强调:“建设绵阳科技城是党中央赋予四川的重大历史使命,也是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实现绵阳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和关键所在”“军民融合是最大特色、最大亮点和最大优势”“要把绵阳科技城这个金字招牌擦亮叫响”。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超常发展”“用好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小组‘直通车’机制,完善专项支持政策,在重大项目布局、创新人才激励、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倾斜”。8月下旬,清华书记还将主持召开专题会,研究出台支持科技城超常发展的政策措施。中央、省上的高度重视,为绵阳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科技城超常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增强了必胜信心。

绵阳市委七届五次全会,对新时代推进绵阳发展进行了战略谋划和安排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的奋斗目标,按照“四个时间节点”的进度安排,到2020年,绵阳科技城超常发展要取得重大突破。这是既是落实省委决策部署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城建设20年必须交出的答卷。绵阳市委将着力推进中国科技城建设实现新突破摆在了“五个主攻方向”的首位,明确要聚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产业创新,以超常举措促进科技资源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把科技城建设的落脚点放在促进经济发展上,以经济发展的成效来检验中国科技城建设的成效。落实到实践中,就是要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和园区发展,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聚集更多创新资源要素,走出一条立足存量、做大增量的科技城超常发展路子,以超常的信心决心、超常的思路举措,加快把科技城打造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试验田、军民融合创新的排头兵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增长极。


在创新驱动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坚持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以开放思维和宽广视野,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聚集更多创新资源要素,着力培育创新主体、营造创新生态、激发创新活力、壮大创新产业。

培育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设立研发机构,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产品和品牌创新能力。加强与国内外知名高校、科研机构、行业龙头企业合作,重点支持西南科技大学等现有高校发展壮大,整合中物院、空气动力基地、电子9所、58所等院所下属的研究生院(部)相关资源,依托优势学科和优势技术,围绕科技城特色优势产业,联合组建一批新型研发机构。协同建设成德绵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提升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研发平台创新水平。

营造创新生态。加快由政府主导向企业、高校、社会机构等多元化投资、市场化运营转变,推进各类创新平台资源整合。培育扶持一批以公共研发、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科技金融、知识产权、技术转移、科技咨询等为重点的科技服务机构,支持汇桔网绵阳知商谷、优科服、税鑫融等科技服务平台发展壮大。借鉴北京中关村等先进地区经验,制定完善科技城支持政策体系。支持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发展,推动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建设成德绵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鼓励在绵院所高校设立技术转移机构。推进知识产权综合管理改革,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倡导敢为人先、宽容失败的创新文化,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

激发创新活力。推进国家科研人员激励计划试点,开展成果产权制度、成果转化收入分配、薪酬激励机制等改革,构建科技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的有效机制。着力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改革,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科技投入机制、科研经费管理配置、科技创新评价制度等科技体制改革;扩大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范围,探索明晰科技成果在单位与科技人员间的产权比例,完善科技成果所有权、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管理制度。实施科技城“人才新政”,用好用活新一轮人才发展专项资金。持续高水平办好科博会和全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等活动,打造国家级国际性科技创新、军民融合开放合作平台。

壮大创新产业。争创“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六大重点产业;积极引进培育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核技术应用、北斗导航、空管、磁电材料、信息安全等新兴产业。实施“涌泉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提质增效行动,促进更多科技型中小企业升规入统。实施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规模双倍增行动,打造一批支撑性大企业大集团,重点支持进入全省制造业100强的10户企业发展壮大,推动京东方柔性面板、汉能移动能源、惠科面板、威马汽车、东旭新能源汽车、360安全中心等项目尽快建成投产。


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着力加强重大国防项目建设服务保障。积极推进在绵实施的国家国防重大科技专项建设,全力服务保障中物院某重大装置、大型低速风洞、连续式跨音速风洞、空气动力数值模拟平台等军民融合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建设专属领域先进技术创新和配套基地,重点推动中物院打造核技术、光机电领域技术研究应用基地,支持空气动力基地建设四川工业空气动力研究院,支持电子9所推动磁性材料高技术应用。争取国家新一轮重大国防科研专项、军民融合重大工程和国防科研院所更多布局绵阳。完善重大国防项目配套体系,吸引聚集协作配套单位和行业龙头企业。

着力创新军民融合体制机制。健全军民融合组织管理、政策支持、要素投入、激励保障等体制机制。建立需求对接机制,将在绵重点国防军工单位、高校、骨干企业纳入组织架构,推动干部交流互派和交叉任职,构建常态化对接平台;建立改革协作支持,重点推动兵装58所完成企业化改制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电科9所尽早实施企业化改制、中物院开展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探索建立军民两用技术降密解密机制等;建立规划联动机制,邀请在绵军工单位全面参与制定军民融合领域的发展规划、支持政策;建立项目共促等机制,举办针对在绵大院大所大企的信息发布、项目对接会等,促成实质性项目合作。同时,建立健全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人才、财税、金融、产业等政策措施。

着力推动军地资源共建共享。鼓励国省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和重大军民融合科研设施向市场主体开放。推动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市场化运营,面向省内外提供服务。提升现有军民融合金融专营机构服务能力,着力构建军民融合专营化、特色化、系统化金融服务体系。推动重大基础设施军民一体化建设,着力协调推进成兰铁路绵阳段,绵九、绵西、广平高速和绵阳南郊机场改扩建等工程建设。推进绵阳军缆等军事设施建设和改造,军民共建空间、通信、气象基础设施和军民用标准计量体系,增强对国防建设整体支撑能力。

着力强化军民科技协同创新。持续提升已有国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的创新能力。推动军地资源整合和双向互动,培育和打造一批共通共用、共建共享的军民融合科技创新示范平台。支持在绵院所、企业、高校围绕战略科技方向,共同推动军民两用技术联合攻关和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在绵高校深度参与军民融合,建设发展西科大国防科技学院,加强核工程与核技术、信息对抗技术、特种能源技术与工程等领域军民两用专业人才培养;支持绵阳师范学院、九洲技师学院等院校加强。军民两用技术人才培养;加强四川省军民融合研究院等智库建设,与在绵国防科研院所联合培养更多军民融合人才。探索中介机构、龙头企业、高校院所联合共建创业苗圃,建设一批军民融合专业孵化器和加速器和开放式众创空间。

着力壮大军民融合产业集群。构建“1+13”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体系,带动实现军民融合产值、增加值倍增,打造千亿级、百亿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加快光电产业园、中电科磁性材料产业园等军民融合特色园区建设。依托长虹控股、九洲集团、久远集团、攀长钢集团、624院、电子9所、58所、东材科技等骨干企业、科研院所,聚焦核技术应用、信息安全、北斗导航、空管、网络安全等优势领域,打造军民融合大企业大集团。强化对央属军工集团重大项目、配套产业的招引强度,争取十二大军工集团、在川央企更多体量大、质量优、效益高的项目布局绵阳。持续开展军民融合企业认定,支持“民参军”中小企业围绕骨干企业开展服务配套,培育成长型军民融合企业。


在科技城集中发展区建设和园区发展上实现新突破

加快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我们将坚持把集中发展区作为中国科技城超常发展的核心载体,启动编制新一轮发展规划,按照“项目引领、产城并进、全面提速”的要求,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建设均保持每年投资100亿元以上,加快建设“生态至美、科技至伟”的科技新区、产业新区和城市新区。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加快“四横四纵”骨干路网、地下综合管廊等建设,推进安昌河、草溪河综合整治及公园绿地等生态项目建设,统筹推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实施项目招引攻坚,立足绵阳特色优势和未来发展需要,开展精准专业化招商,引进一批具有带动性、引领性的重大产业项目。实施产业发展攻坚,聚力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集中、集聚、集群发展。

着力推进产业园区发展。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群、开发集约”要求,大力实施“园区千百亿工程”,支持园区扩能升级,促进专业化、特色化、高端化发展。按照权责一致、事权匹配原则,赋予市辖区、园区更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创新园区开发建设机制,积极探索公司化、市场化办园模式。推进园区聘用制改革试点。完善园区水、电、气、路、网络、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提高园区承接重大项目能力。改进完善园区要素配置方式,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力争到2020年,科技城园区工业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比重达到85%以上。(文图 刘仁喜)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