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2018-06-11 14:08 来源:祖国网

    他,出身国民党元老之名门,却在革命低潮时投奔了中国共产党;他是党的忠诚战士,却戴着手铐走完了长征路;他曾多次被捕入狱,却每次都奇迹般生还;他曾因“海外关系”被批判,却凭着这份关系在外交战线上独树一帜。童年被叫做“肥仔”,晚年被尊为“廖公”。他为世界和平事业,为中日邦交正常化做出了特殊的贡献。对海外侨胞感情深厚,赢得了他们的尊敬和爱戴。他为港澳回归殚精竭虑,他魂系宝岛情动两岸。他就是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廖承志。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廖承志,1908年9月25日生于日本东京,曾用名何柳华,广东惠阳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社会活动家、党和国家的优秀领导人,是民主革命的先驱廖仲恺、何香凝之子。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前多数时间在国统区工作,1949年后长期是中共海外统战工作的负责人。历任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共十二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廖承志曾在工运、军事、统战、外事、中日友好以及港澳台等多个领域工作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以及人类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为呼吁国共两党进行和平谈判,实现祖国大陆和台湾统一,1982年7月24日,廖承志往台北发电报,致信蒋经国先生。

    1983年6月10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5岁。


    从小受民主革命熏陶

    廖承志的父亲廖仲恺和母亲何香凝1902年留学日本,1905年加入同盟会,成为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亲密战友。1908年9月25日廖承志出生于日本东京,广东人喜欢称胖乎乎的小男孩为“肥仔”,小承志敦厚壮实,虎头虎脑,父亲的一声“肥仔”,这个昵称就伴随了他的一生。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1909年廖承志、廖仲恺、何香凝及廖梦醒在东京。

    廖承志在东京的家,实际上是孙中山主持反清、反袁、讨论三民主义的主要聚会场所,所以他从小便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24年,年仅16岁的廖承志回到广州,第一次见到了来家找父亲的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周恩来,以后他又见过几次周恩来,渐渐熟悉起来,虽然他们年龄悬殊,但在一起谈论时政、交换看法时,倒像是“同辈朋友”。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廖承志青年时代

    在父亲廖仲恺和周恩来的影响下,廖承志从小受到民主革命的熏陶,在学生时代就接受马克思主义,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加入中国国民党。1925年6月广州“沙基惨案”发生时,走在游行队伍前面的廖承志遭英军开枪射击,打飞了帽子,差点送命。两个月后,父亲廖仲恺被暗杀,年仅48岁。父亲被害,加上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大规模被屠杀,腥风血雨使廖承志母子对国民党彻底失望。母亲何香凝辞去了在国民党内的所有职务,开始了隐居作画的生涯。廖承志也毅然退出国民党,决心寻求共产党。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何香凝、廖承志母子在家中合作绘画。

    1927年廖承志因参加反日大同盟,在日本曾两次被捕。1928年留学于日本早稻田大学第一高等学院时,因继续从事爱国活动又被日本政府拘捕并驱逐出境。1928年春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法南区委宣传部工作。同年11月党派他到德国,并转入德国共产党。1929年瞿秋白同志派他去德国汉堡领导中国海员运动,任汉堡国际海员俱乐部支委、书记。他参加了进步组织反帝大同盟,到过荷兰、比利时组织领导中国海员运动。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1928年,廖承志在上海。



    虽命运坎坷,却笑对苦难

    廖承志一生中的许多时光都是在监狱中度过的。曾经七次半(“文革”软禁,被廖承志戏称为半次) 被捕、坐牢。有人统计,他每七天当中,就有一天是在牢里度过。廖承志命运坎坷,然而在逆境中,他却笑对苦难,什么时候都是潇洒、豁达,幽默、风趣。

    1935年,廖承志被推行“左”倾错误的张国焘抓了起来。但由于廖承志是廖仲恺、何香凝的儿子,还会画宣传画,张国焘才暂时没有杀他,押着他参加长征。在被羁押的日子里,廖承志戴着手铐和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仍然发挥自己的音乐美术方面的特长,画马克思的像给连队张贴,教干部战士唱《国际歌》,还把自己的口粮分给伤员。周围的同志们以敬仰的眼光看待这位特殊的“犯人”,和他一起走完了万里长征。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1936年10月,廖承志长征到达陕北。

    1936年10月,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后,党中央特派周恩来前来迎接红四方面军北上,碰上了被张国焘押解的廖承志。没想到,这位当年像大哥一样的长辈,在长征途中却成了廖承志的救命恩人。那天晚上,周恩来派通讯员把廖承志叫到司令部,周恩来和其他领导人在座,张国焘也在座,张国焘明知周恩来认识廖承志,却故意问:“你们早就认识吗?”周恩来没有直接回答,佯装声色俱厉地问廖承志:“你认识到错误没有?”意识到这可能是周恩来的计策,廖承志就老老实实回答说:“认识了。”

    “认识深刻不深刻?”

    “深刻……”

    “改不改?”

    “改……”廖承志一一回答。

    “改了就是好同志!张主席还是欢迎你的。”这样,周恩来将张国焘的嘴给堵了起来,为廖承志的“错误”结了案。不久,在周恩来的努力下,廖承志解除了监禁,恢复了党籍。

    1942 年5 月,由于中共南方工委组织部长郭乾辉被捕叛变,廖承志被捕,后由中统关押于江西泰和马家洲集中营。在与死神同舞的日子里,廖承志给自己安排了丰富多彩的狱中生活:早晨唱歌,饭后作画写诗,看书。一次监视特务从小孔中发现,廖承志一个人手舞足蹈——指挥蚂蚁搬饭粒。他的牢房里,叛徒来过,女人来过,蒋经国也来与他联床夜话过,可一切仍然是徒劳。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廖承志一过就是三年多。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1946年初,廖承志由中共中央营救出狱。

    在狱中,他写下两首诀别诗和家信。其中写给党组织、周恩来的信,整整想了近一个月才完成,“希望你相信,小廖到死没有辱没光荣的传统! 其余,倘有机会,可面陈,无此机会,也就算了。就此和你们握别。中国共产党万岁!”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廖承志和周恩来、彭真在一起。



    与蒋经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

    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了告台湾同胞书,不久,中共中央决定成立中央对台领导小组,邓颖超担任组长,廖承志担任第一副组长。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1981年,廖承志(左二),邓颖超(左三)和孙中山先生的亲属孙穗芳(左一)、孙穗芬(左四)在一起。

    1982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对台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邓颖超,看到蒋经国在台湾发表悼念其父蒋介石的文章,她感到文章中透露出一种“温情”信息,觉得应该抓住这个机会打通两岸关系,于是建议由副组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以私人身份给蒋经国写封信,大家也认为廖承志是写这封信的最佳人选。此举得到了中共中央的认可。廖承志与蒋经国先生相识已久,“幼时同袍,苏京把晤”,有世交之情,同窗之谊。但两人又各为本党骨干中坚,在政治上各持己见,针锋相对,廖承志曾两次被捕,受到国民党的迫害。但其信仰坚定,意志顽强,将身家性命置之度外,与国民党进行斗争。当中国共产党重新提出国共合作两岸统一的主张之后,蒋经国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廖承志以国家统一为重,且念及“世交深情”,认为“于公于私,理当进言”,于是致书蒋经国,劝其审时度势,顺应民心,善为抉择。廖公不计前嫌,虚怀若谷,令万民仰慕,赞誉不绝,而致蒋信亦成为中共开拓和平统一大道的一座辉煌的里程碑。


    叶剑英评价:廖先生“有子为不死

    1938年,叶剑英同志在为纪念廖仲恺先生殉难十三周年所写的一篇文章中说:“去年国共合作,飞到金陵,偕廖承志同志谒廖(仲恺)先生庐墓,感事怀人,万端交集。古人云,‘有子为不死’,廖先生之子,能承廖先生之志,廖先生确乎不死矣。”这是在抗日烽火遍神州的抗战初年,叶剑英同志对廖承志同志的崇高评价。

    1983 年6 月6 日,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廖承志从医院赶到人民大会堂,带病出席会议的开幕式。他让工作人员用轮椅把他推上主席台,坚持听完政府工作报告。在这次会议上,廖承志被提名为国家副主席候选人。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廖承志抱病参加六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式

    正当全中国人民期望他出任国家副主席的时候,不料四天后的6 月10 日,廖承志因心脏病突发,不幸病逝,享年75 岁。虽然廖承志没有等到海峡两岸“大三通”的开启,但是人们依然对他充满敬意,依然深切怀念这位豁达开朗、和蔼可亲的副委员长。

他曾经“七次半”被捕坐牢,戴着手铐走完万里长征路

廖承志与华侨大学艺术系同学合影

    “丹心一片承先志,鞠躬尽瘁为革命”,这是廖承志50多年革命生涯的最好写照。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建立的不朽历史功绩,我们将永远铭记。他在50多年革命生涯中体现出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胆略和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责任编辑:黄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