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国际瞭望>正文

科技援助,中非合作新气象

2018-05-31 11:02 来源:人民日报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市郊的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校园内,一座被称作“友谊亭”的中国古典凉亭格外醒目。友谊亭周围绿树掩映,鲜花盛开,一幅生机盎然的景象。就在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不远处,就是中国政府在海外援建的第一个大型综合性科教机构——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外观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内部各种先进实验设备一应俱全。近日,本报记者走进该中心,倾听中国科技工作者的非洲故事和中非科技合作的“好声音”。


  中非科技合作新模式的拓荒者

  1996年,当很多中国人还在通过《乞力马扎罗的雪》《走出非洲》等欧美电影来了解非洲时,时任武汉大学讲师王青锋就作为援非专家前往乍得,第一次踏上了非洲的土地。从此,他跟非洲结下了不解之缘。“在乍得时,出于植物学专业本能,我业余时间就背上标本夹,骑上摩托车去野外科考。当地人会既好奇又亲切地跟我打招呼。孩子们三五成群,跟在我的车后面跑,等我停下来就帮我拎包、扛标本夹、主动问我到哪去,需要什么标本,然后帮我采集。”

  20多年过去了,如今已是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副主任、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任的王青锋,对本报记者谈起那段往事时仍很怀念。在乍得的经历不仅让他对非洲有了感情,更萌生了推动中非共同开展科研的想法。他认为,一方面,在宏观生物学领域,出于科学发展需要,中国有必要而且也有条件走出国门,开拓研究视野;另一方面,非洲国家虽有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研究需求,但大多面临技术落后、人才缺乏的问题,一时难以独立开展研究。因此,合作对双方都有必要。

  1999年,肯尼亚学生罗伯特·吉图鲁来到武汉大学师从王青锋攻读植物学博士学位。本来有机会去欧美国家学习的他认为,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有更多的发展经验可以与肯尼亚共享。2002年,吉图鲁毕业后成为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植物学系的一名教师。从此,在王青锋和吉图鲁的共同推动下,中肯两国科研人员在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研究合作不断加强。2013年5月,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正式成立,吉图鲁成为研究中心的非方主任。2016年,在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原来的一片荒地上,中国援建的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主体建筑竣工并投入使用。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开创了我国对非援助和国际科技合作的新模式。中科院国际合作局副局长李寅对本报记者说:“中国在增加对非援助的同时,强化‘授人以鱼,更授人以渔’的理念,将‘输血’和‘造血’相结合,把帮助非洲国家自主发展作为中国对非援助的新形式,帮助非洲开展科技能力建设,增强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该中心成立5年来,中非双方合作实施了45个合作科研项目,联合出版学术著作6部,合作发表研究论文160余篇。该中心已成为中非在科研领域开展合作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而这与中非科学家对科技合作新模式的努力开拓、辛勤探索是分不开的。据中心副主任严雪介绍,除非方科研人员外,中科院17个研究机构每年派50多名科学家千里迢迢来到非洲进行合作研究,中方派驻肯尼亚的科研管理团队也为研究中心的运营作出了重要贡献。


  播撒合作共赢种子的友好使者

  肯尼亚籍学生皮特·莫颂果是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的一名硕士在读生,本报记者见到他时,他正在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同中国导师一起进行农作物研究。莫颂果说:“正是由于中国政府的帮助,我才有机会到中国攻读硕士学位。研究中心的设立为非洲科技发展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很多有潜力的年轻非洲学者能借助这一平台,到中国科研机构学习、工作,并用他们所学造福非洲大陆。”

  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迄今已开展对非科技人才专业技术培训16次,为非方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80余名,遍布非洲10多个国家。中国科学院大学奖学金计划和中国科学院—第三世界科学院院长奖学金计划等,已接收122名非洲留学生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这些留学生毕业回国后,将加强非洲的科技能力建设,并进一步促进中非科研合作与交流。

  吉图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政府无私援建中非联合研究中心,让中心成为播撒合作共赢种子的友好使者,并极大地提高了肯尼亚的科研水平。以此为重要平台,非中双方的科研合作成果将逐步惠及全社会。”

  谈到与中国同事一起工作的感受,吉图鲁表示:“在科研领域,我们从中国同事那里学到了知识,这是一种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合作。知识不是‘从上到下’的传输,而是平等交流,互相学习,我称之为‘真正的合作’。中国不像西方那样以‘捐赠者’的角色出现。研究中心合作的基础是友谊,这既是现在的故事,也是我与王青锋教授的故事。”

  在促进非洲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非洲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传播了友谊,加深了中非双方的了解。“作为一种创新模式,中非联合研究中心体现了中国对非援助工作思路的转变,从传统的‘硬件’建设转向了更具科技含量的技术、管理等‘软件’援助。这种转变更符合当地政府和人民的需求,是民生工程,也必将进一步加深中国和非洲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信任,促进中非友谊向深度发展。” 王青锋说。


  促进非洲科技创新的助力者

  在中非联合研究中心采访期间,中心联合实验室中肯基础调研对接会正在举行。来自中国和肯尼亚的数十名科学家就最新研究方向、下一步合作研究重点等议题交换意见,还对联合实验室的可持续运行和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截至目前,中科院已向中非联合研究中心6个专业实验室提供了价值200余万美元的精密仪器设备。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微生物专家朱丽叶教授对本报记者说:“研究中心的仪器设备不仅在我们大学是最先进的,在整个肯尼亚也首屈一指。”对于即将和中国科学家展开的合作,朱丽叶充满期待:“在研究中心工作的中国科学家都是在微生物领域具有非常高水平的学者,这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肯尼亚与中国各具优势,通过合作研究能够发挥合力,产生‘1+1>2’的效果,实现对非洲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打造非洲流行病的预警信息平台。”

  参加对接会的李寅对本报记者说,中非联合研究中心开启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维度。近年来,中科院不断探索以科技创新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新模式,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科教基地,促进了当地国民经济发展和重大民生问题改善,使科技创新成为实现民心相通、打造创新之路的重要途径。

  目前,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根据非洲资源的分布和地域特点,以肯尼亚、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技术需求强烈并与中国有着长期友好关系的国家为合作基点,有重点、分层次地建设了包括非洲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分中心、非洲生态与环境研究分中心、非洲资源遥感联合研究分中心、非洲微生物及流行病控制研究分中心以及现代农业研究与示范分中心在内的5个分中心,60多位中国科学家通过这些平台在非洲开展科学研究,为解决非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所面临的粮食短缺、环境污染和传染病流行等重大现实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大大提升了非洲国家在相关领域的科技水平和人才培养能力。

  乔莫·肯雅塔农业科技大学农学系主任大卫·姆布鲁教授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肯尼亚的部分地区由于气候干燥和环境恶化等原因,土壤沙化较为严重,农作物产量一直较低,现在我们正在通过和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合作解决土壤沙化问题,同时也正在将中国成熟、先进的农业技术带进肯尼亚,培育适合肯尼亚生长的高产作物,帮助解决非洲地区的粮食危机,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

  肯尼亚副总统威廉·鲁托在评价中非联合研究中心时说,技术创新有助于肯尼亚解决贫困等问题,对实现经济繁荣与人民幸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的帮助将让肯尼亚在非洲科研与创新领域占据核心地位。(记者:王云松 刘仲华 裴广江 李志伟 吕 强)


(责任编辑:李园慧)

上一篇 下一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