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苏军人在“游牧民”战机前合影,前排中间着浅色军服者为美军。
3架PBY水上飞机掠过伊丽莎白市。
讲述那段历史的专著《斑马计划》。
苏军指挥官奇比索夫的身份证明。
俄罗斯赠予美国的纪念碑模型。
在美苏关系最融洽的年代,曾有数以百计的苏联飞行员前往美国学习、生活。并肩奋战的两国军人由此结下了空前绝后的友谊,令这段插曲在此后四分之三个世纪里不至于被大国博弈掀起的巨浪吞没。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小城伊丽莎白市,近段时间以特殊的方式卷入了美国与俄罗斯的纷争。2018年年初,该市议会推翻了早先的决定,谢绝接受一座俄罗斯国防部赠予的纪念碑,理由是“在当前的美俄关系下,接受来自俄罗斯的礼物反响不佳”。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70多年前,美国和苏联曾在伊丽莎白市谱写了一段如今听起来依然有些不可思议的故事:涂着红五星的战机在美国的天空中翱翔,苏联军人在陌生而繁华的异国街头漫步……这一切,都曾真实发生过。
保卫航线,苏联对美求援
1941年6月苏德战争爆发后,原本相互敌视的苏联和美国面对纳粹德国这个共同的敌人,迅速走进了同一条战壕。自当年11月1日美国的“租借法案”对苏开放至二战结束,美国向苏联累计提供了价值超过100亿美元的军用物资。苏联领导人之一米高扬承认:“如果没有租借法案,我们可能不得不再多战斗12至18个月,付出更大的损失。”
美援物资前往苏联,最重要的路线就是横跨巴伦支海的“北极航线”。然而,在号称“水下狼群”的德国潜艇疯狂阻击下,运输船队损失惨重;1942年夏,超过60%的物资沉入了北冰洋海底。苏联方面意识到,自身迫切需要能够对抗德军潜艇的新式武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斯大林承认,苏联现有的空中巡逻力量“无法胜任”,迫切需要现代化战机。罗斯福当即承诺,为保护运输线,将竭尽所能地提供苏方所需的一切。
苏联人知道自己需要什么:PBY-1型水上飞机。这一美国联合公司的得意之作被誉为“能前往任何地点、执行任何任务的战马”,火力强、航程远,在波涛汹涌的北冰洋上也能安全起降。斯大林对PBY寄予厚望,派外交部长莫洛托夫亲自就此事与美国洽谈。
美国人对此却有顾虑。包括时任副总统杜鲁门、驻苏大使埃夫里尔·哈里曼等都表示反对,理由之一是PBY飞机上装有堪称“黑科技”的高精度瞄准具,不能让苏联获取。
罗斯福力排众议,委任海军中将帕特里克·贝林格全权监督这一绝密计划。很快,一个美苏联合工作组建立起来,项目名称定为“斑马”。有人猜测,这种身披黑白条纹的动物暗喻穿梭在同盟国之间的货轮,后者都涂有酷似斑马的迷彩。
为苏联生产的PBY飞机绰号“游牧民”,发动机、油箱、雷达和机身都经过了专门设计。苏联提出需要至少150架飞机,开足马力的美国兵工厂最终生产了185架,并为此在费城新建了一条生产线,在高峰期约有2000人负责组装这些庞然大物。厂方安排了专人在飞机上喷写俄语说明,顺便在机身和尾翼上涂上醒目的红色五角星。
海滨小城迎接异国来客
飞机有了,接下来的问题是飞行员。每架“游牧民”需要7名机组人员,在哪里、如何训练苏联飞行员?由于苏联方面不同意美国教官入境,培训只能在美国进行。罗斯福选中了伊丽莎白市——他曾到访此地,对当地人的爱国热情印象深刻。为此,华盛顿特批了200万美元(大概相当于今日的3500万美元)扩建当地原有的海岸警卫队基地。
拥有1.2万人口的伊丽莎白市是个典型的海滨小城,白色外墙的宅院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侧,每家门前都有星条旗飘扬。“斑马计划”团队看中的是这里的地理环境,它距费城兵工厂500多公里,受训人员可以在费城吃早餐,然后坐上飞机轻松地飞到训练场;同时,这座城市位于帕斯科特兰克河入海口,宽阔的水面非常适合部署水上飞机。
1944年3月,首批苏联飞行员来到美国,指挥官是瓦西里耶夫上校。迎接他们的是美国海军竭力搜罗的会讲俄语的官兵,格雷戈里·加加林中尉位居其中。加加林的曾祖父是尼古拉二世沙皇赏识的宫廷艺术家,他的父母则在20世纪20年代移民美国。1944年6月,瓦西里耶夫学成归国,他的继任者马克西姆·奇比索夫中校碰上了小小的麻烦——美国人的俄语欠火候,颁给奇比索夫的身份证明写错了字。
来到美国的苏联飞行员大多经验丰富,其中不少受过战火洗礼,掌握“游牧民”并非难事。到1944年年底,交付苏联的飞机已达99架,而整个“斑马行动”一共训练了超过300名苏联飞行员。当然,美国人有所保留,比如,前文所述的那种高精度瞄准具总是一训练完就被卸下,放在只有美国人知道的地方。
从战火纷飞、物资紧缺的苏联来到歌舞升平的美国,苏联人一时间很不适应,美国人的“铺张”作风令他们眼花缭乱。一些苏联军官搞不懂什么是膨化大米,不明白为何要膨化这么小的东西;另一些人干嚼早餐麦片。一名美国军官看到他的苏联同事在食堂大啖三明治,问他夹了什么,答曰:“火鸡、牛肉、鸡肉、火腿……”按加加林的说法,苏联人每次开飞机回去都要在舱内塞满烟酒、咖啡和服饰,弄得飞机几乎要超重了。
虽然苏联军人的到访属于绝密,他们还是经常去闹市区逛街。他们不会说英语,但手中的大把现金让店主们很高兴。一些苏联人还专程去酒店体验了一晚,这家酒店至今仍是该市地标。奇比索夫甚至托人找来了一辆新款雪佛兰轿车,苏联飞行员很快学会了开美国车,在没有驾照的情况下驾驶了好几个星期,并获得了当地警察局的特许。
有胜利,也有牺牲
当然,苏联人来美国绝不是为了吃喝玩乐,惊人的训练速度表明了他们渴望归国参战的热情,美方重金打造的“游牧民”也没让他们失望。苏联飞行员对新飞机赞不绝口,称它能执行几乎一切任务。苏联王牌飞行员尼古拉·扎伊采夫回忆说:“我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它似乎可以永久留在空中而不用加油。没有人有类似的东西。”他还赞赏了先进的机载雷达,称它可以识别190公里之外的敌方舰艇,使“游牧民”可以执行夜间任务,连续24小时工作也不会出毛病。“能成为它的飞行员真幸运。”扎伊采夫说。
飞行员谢尔盖·帕谢齐尼科提到,他的机组经常护送苏联黑海舰队的船只,“在护航任务中,每架飞机都搭载4枚炸弹,但我们几乎没机会使用它们——德国潜艇望风而逃”。1944年9月,鲁巴纳机组在未携带炸弹的情况下遭遇德国潜艇,他们用机枪和敌人周旋,坚持到援兵抵达,合力将目标击沉。这也是苏联“游牧民”的首个战果。
美国作家M.G.克里希在《斑马行动:罗斯福和斯大林的绝密任务》一书中提到,苏联飞行员驾驶的美国战机搜索和摧毁了大批轴心国潜艇,自身无一损失。不过,还是有两架飞机未能抵达苏联:一架坠毁在挪威海岸附近,另一架在伊丽莎白市失事。
那是1945年1月的一个夜晚,一架载有1名英国人、1名加拿大人和7名苏联人的“游牧民”刚起飞就消失于帕斯科特兰克河上。英国飞行员和3名苏联人获救,其余5人失踪,飞机的残骸也未找到。由于“斑马行动”是最高机密,有关这起事故的全部报道仅限于第二天的一篇启事。近9个月后,失踪者之一、来自乌克兰敖德萨的弗拉基米尔·莱文的家属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在一次未公开的军演期间为拯救一名美国军官而牺牲。
战士们并未遗忘彼此
在美苏两国的军事交流中,从没有如此多的苏联军人在美受训,“斑马行动”可谓空前绝后。此后半个多世纪里,这段秘闻犹如人间蒸发,没有任何关于它的报道,也没人尝试寻找当年的亲历者,直到2012年12月31日,关于这次行动的文件彻底解密。
分处东西方阵营的战士们并未遗忘彼此,尽管短暂的合作之后就是漫长的冷战。20世纪70年代末,年过六旬的加加林前往苏联,见到了老朋友奇比索夫。2003年,奇比索夫的姐妹来到美国,在加加林陪同下重回伊丽莎白市。两名美国军官好奇地上前,听加加林解释了他是谁,惊叹:“我们听说过这些事,但以为所有人都已过世了。”加加林笑着回答:“我想,我是最后一个还站着的人。”2009年,加加林将“斑马行动”的相关资料捐赠给伊丽莎白市博物馆,奇比索夫的资料则被捐赠给莫斯科的租借法案博物馆。
2017年5月,伊丽莎白市市长约瑟夫·皮尔接到了俄罗斯驻美国大使馆的电话,对方表示希望讨论“斑马行动”。此后,俄国防部提议在帕斯科特兰克河畔建立纪念碑,由俄方出资、制作、运输并安装,一架飞机以及3位飞行员的铜像——一位美国人、一位苏联人和一位英国人——将被安置在花岗岩基座上。其中,俄罗斯人的面孔将以奇比索夫为原型塑造,由此,过世多年的他有望以未曾想象过的方式,实现故地重游的夙愿。
工程原计划于2018年年中完工。然而,急剧恶化的美俄关系让这座纪念碑的前景蒙上了阴影。一名美国官员表示:“我知道这是为了纪念二战英雄,但时代不同了。”也有人认为,纪念碑终将在别的地方矗立起来,届时,伊丽莎白市将失去一个追思历史的机会。(袁野)
(责任编辑:黄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