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崔国安 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2025年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示范工程项目,建设地点为上港乡齐花园村、梁营村,自5月份正式开工以来,不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更通过扎实落实“以工代赈”政策,让两村群众真正成为项目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走出了一条项目提质与群众增收的“双赢”之路。

精心组织,政策落地有保障。作为国家以工代赈示范项目,建设内容包括新(改)混凝土道路5466米,新建盖板明渠下水道8216米,工程总投资822万元。项目批复下达后,上港乡迅速行动,科学编制方案,高效组织实施,于5月份在梁营村开工建设。梁营村、齐花园村通过严谨的“四议两公开”程序,选举产生项目理事会,组建了包括技术、劳务、安全、财务等在内的专业管理团队,全面参与项目建设,为项目规范实施筑牢根基。 探索机制,惠民增收见成效。项目牢牢把握“赈”的初心,多措并举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务工组织精准化。村委会前置摸底,建立务工意愿台账,技术人员按需精准通知,签订协议上岗,确保“能用人工尽量不用机械,能组织当地群众务工尽量不用专业队伍”。过程管理精细化。推行签到考勤机制,务工情况及时公示;建设材料进场“三方确认”、机械使用“日清日核”,严控成本,杜绝浪费。技能提升常态化。项目结合施工阶段需求,针对性开展技能培训,帮助务工群众掌握一技之长,提升就业竞争力。报酬发放规范化。严格执行“施工单位汇总—村级初审公示—乡审核—银行打卡发放”的流程,确保劳务报酬阳光透明、直达群众手中。 本土优先,资源盘活促共赢。在充分摸底本地人员、机械资源基础上,采用公开方式确定人员、机械及驾驶员,让本地机械和人员优先受益。通过精打细算的严格管理,截至7月31日,项目已修路1360米,下水道2000米,发放劳务报酬78万元,为后续工程和惠民投入积累了宝贵的空间。 随着工程的持续推进,梁营村、齐花园村的基础设施将日益完善,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将持续提升,一幅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振兴画卷正在上港乡徐徐展开。
责任编辑: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