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昌盛,湖北省黄石市阳新县富池镇港下村党总支书记,自2011年担任村支书以来,以党建引领为核心,带领村民实现从“地下有色经济”向“地上绿色经济”的转型,成功将港下村打造为全国文明村,国家森林乡村。在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代表港下村党总支前往北京人民大会堂,从习总书记手中接过“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让这位半身奉献給乡村发展的支部书记,更加坚定了初心。
从资源枯竭到绿色经济振兴
在鄂东南的广袤大地上,曾经的“鄂东南第一村”——港下村,历经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蜕变之旅。往昔,凭借丰富矿产资源风光无限,然而资源枯竭让经济陷入困境。
值此时刻,柯昌盛临危受命,肩负起破局的重任。他深知,想要挣脱资源依赖的枷锁,必须另辟蹊径。于是,他带领党员群众奔赴浙江,在考察学习中探寻曙光,最终锚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航向,以观光农业为核心,开启转型征程。党员们勇当先锋,纷纷带头创办桑葚基地、黄桃园、稻虾混养等产业,曾经寂静的村庄,逐渐热闹起来,“四季有果摘、车来人往游”的采摘经济模式蓬勃兴起,村集体年收入飙升至130万元,村民的腰包也一天天鼓了起来,人均增收显著,笑容重新绽放在每一个港下村人的脸上。
产业融合发展的浪潮滚滚而来,“鸡笼山女儿阶旅游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整合五大采摘园区,乡村旅游业如一颗璀璨明珠照亮全村。观光、旅游、农家乐融为一体,山水资源被彻底激活。党员致富带头人不断涌现,创办合作社、农家乐,营造出亲商富商的优良环境,吸引着外来老板纷纷投资建厂。村民们告别背井离乡的打工生涯,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创业,50余户村民因此受益,贫困户全部成功脱贫,港下村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代。
锻造基层治理“红色引擎”
党建引领,是港下村振兴的坚实保障。“五帮一争”活动创新推行,党员包户制度落地生根,84名党员与256户村民心手相连,政策咨询、产业帮扶、矛盾调解、卫生整治、文明创建事事关心,“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成为生动现实。例如党员徐康康数年如一日帮扶聋哑村民徐银钗,这种党群连心的温暖画面不断上演。三级组织架构严密构建,双线管理明确清晰,“六不准”标准为党员行为立规,“干部带头、党群连心”的强大合力推动港下村党总支于2021年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殊荣,成为湖北基层党建领域熠熠生辉的标杆。
办实事解难题,筑牢“放心坝”
民生为本,是港下村不变的坚守。数百万资金注入,当家塘整治一新,产业路蜿蜒伸展,路灯照亮回家的路,硬化道路通到家家户户,人居环境焕然一新。柯昌盛更是亲力亲为,2023年带领村民奋战在防汛一线,清理沟渠沙堆、修筑挡土墙,守护梅雨季节的安宁,村民们亲切地称他为“修补匠”。社会保障兜底有力,村委会为每人出资200元,合作医疗、小额人寿保险为村民筑牢安心防线。乡贤座谈、湾组夜谈,倾听民意,篮球场、停车场、公厕等民生设施拔地而起,幸福感在村民心间满溢。
“湾组夜话”,点亮基层治理之光。农闲夜晚,柯昌盛与村民围坐,家长里短中商议环境整治、政策落实。2023年“牛皮癣”小广告清理方案就在这夜话中诞生,群众共谋共建共管共享,基层自治活力奔涌。
柯昌盛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引领港下村蹚出党建引领、生态优先、产业兴村的康庄大道,为乡村振兴呈上精彩的“港下样本”,激励着更多村庄逐梦前行。(通讯员:张耀丹、曹柏林)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