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北京市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玉带河大街“调蓄池+泵站”项目顺利完成地面回填,标志着工程主体结构施工全部完成,为后续正式投用奠定了基础。
通州区新增海绵城市工程项目包含玉带河大街、通胡大街防涝泵站及蓄水净化池。其中,两座防涝泵站用于强排、加设防倒灌设施,分别具备26立方米每秒和18立方米每秒的强大承载流速,着力解决运河沿岸地区极端降雨天气下河水倒灌和内涝积水问题;两座蓄水净化池总计拥有16700立方米的蓄水净化能力,可大幅度减少污水溢流入河的次数,进一步保护和改善北运河水质。
工程由中铁十六局承建,据项目负责人郭磊磊介绍,该项目蓄水池应用硅砂蜂巢储水自净化技术,具有“截污、调峰、蓄水、净化、用水”五位一体功能,可实现雨污水源头蓄水减排和就地净化回用。未来,这里将成为城市雨水的“净化中枢”——裹挟泥沙、污染物的初期雨水经分流沉淀系统净化后,可直接用于河道景观补水和植被灌溉,让每一滴雨水都成为生态循环的“活细胞”,真正实现“海绵城市”水资源再生利用理念。
图为覆盖于玉带河大街“调蓄池+泵站”工地上方的基坑气膜。(中铁十六局供图)
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成功实现了“封闭施工、智能管理”的绿色建造新模式。该基坑气膜长165米、宽80米、高37米,气膜内最大净高差达60米,展开面积达21000平方米,覆盖于玉带河大街“调蓄池+泵站”工地上方,施工中减少扬尘颗粒90%以上,噪音减排达70%以上,最大程度降低了工程建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记者樊曦)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