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文化中国 >文化看点>正文

张火丁专心致志于京剧表演和京剧教育事业的可贵品格

2025-03-26 11:54 来源:《祖国》杂志

  张火丁作为当代京剧程派艺术的代表人物,其专注艺术与教育的品格不仅体现在舞台表演的精益求精中,更贯穿于她作为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她的职业生涯始终以“纯粹”为核心,拒绝虚名伪利的诱惑,将全部精力投入京剧艺术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张火丁现象”。


 以下从演员与教师双重身份解析其品格特质:
 作为演员:以纯粹之心守护艺术本真
  拒绝商业化与社交曝光,专注舞台。张火丁极少参与电视节目或社会活动,甚至线上播放其主演剧目时,也委托他人代为讲解。她坦言“不知道怎么说”,更倾向于通过舞台表演而非语言表达艺术理念。这种“人淡如菊”的特质,使她的公众形象始终与艺术本身紧密关联,避免了过度商业化对艺术纯粹性的侵蚀。
  对表演的极致追求。她坚持“艺不惊人死不休”的态度,每个角色都融入个人理解与情感。例如,在《白蛇传》中,她通过细腻的肢体语言和唱腔设计,将白素贞的悲情与坚韧演绎得入木三分。即便成名后,她仍保持每天数小时的练功习惯,甚至被同行形容为“像有强迫症似的”反复打磨动作细节。

  抵制虚名,坚守艺术初心。她多次拒绝社会职务的诱惑,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候选、招生评委等,认为“时间琢磨戏还不够用”。这种对名利的淡泊态度,彰显了传统艺术家的职业操守。


  作为教师:以身示范传承程派精髓
  教学相长,毫无保留。自2008年调入中国戏曲学院后,张火丁以“培养出比我更出色的学生”为目标,严格遵循“教学、示范演出、艺术研究”三位一体的模式。她不仅讲授程派经典剧目如《锁麟囊》《断桥》,还通过彩排实践帮助学生理解角色内核。其课堂常以身示范,例如在《春闺梦》教学中,她亲自展示水袖技巧与台步细节,使学生直观领悟程派表演的细腻性。
  以严谨治学树立行业标杆。在排演新剧《梁祝》期间,她带领师生每周排练超过20节课,即使面临身体恢复期与家庭压力,仍坚持高标准完成艺术创作。这种严谨态度感染了参与师生,青年教师贾劲松评价:“从她身上学到的不仅是技艺,更是对艺术的敬畏”。
  推动程派艺术的代际传承。她注重通过演出实践为学生提供舞台经验。例如,在2014年“程砚千秋”纪念演出中,她携学生同台表演,既展示经典剧目的魅力,又为新生代演员提供曝光机会。这种“以演促教”的方式,打破了传统戏曲教育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
  品格影响:重塑行业价值与公众认知
  张火丁的专注品格对京剧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艺术价值的重估:她的演出常引发“一票难求”现象,甚至吸引王家卫等跨界艺术家合作,证明传统戏的市场潜力。
  青年演员的启示:其拒绝浮躁、深耕艺术的态度,为年轻从业者树立了榜样。例如,她通过《梁祝》等新编剧目证明,传统戏的创新需以扎实功底为基础,而非盲目迎合潮流。
  公众审美的引导:她的“灯迷”涵盖各年龄层,许多原本对京剧无感的观众因她而亲近传统艺术,体现了艺术家的社会责任感。
 纯粹品格的文化意义

  张火丁的专注不仅是个人选择,更是对传统文化生态的守护。在娱乐至死的时代,她以“减法”应对复杂——减去名利纷扰,专注艺术本质;减去形式浮华,回归情感真实。这种品格呼应了社会对“工匠精神”的呼唤,也为京剧的当代传承提供了可行路径:唯有以纯粹之心深耕艺术,才能让传统在创新中永葆生命力。正如戏曲评论家傅谨所言:“张火丁的存在,让年轻演员看到坚守的价值与希望”。(作者朱明德系中国美协七届理事、北京作协会员,曾任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北京市文联党组书记。)


责任编辑:赵娜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