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网帐号登录

没有帐号?注册

新闻热线 01063878399

  • 微信

  • 新浪

  • 移动端

>中国记忆>正文

弘扬铁军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2025铁军传人新年交响音乐会在京首演

2025-01-06 15:43 来源:《祖国》杂志

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光荣传统1月2日下午,北京铁军艺术团和北京世纪爱乐乐团携手北京三十五中学金帆音乐厅举办了2025铁军传人新年交响音乐会。

 

陈毅元帅之子、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原会长、北京新四军暨华中抗日根据地研究会(以下简称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会长陈昊苏,《百面战旗红》大型纪实文学创作总策划、主笔叶征将军,开国少将刘毓标之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副会长刘华苏将军,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子、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副会长张光东将军,开国大将张云逸长孙、北京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张晓龙,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原副会长胡继军,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陈胜华,司麦澳(北京)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裁成中和,《骑兵团之歌》歌曲作者程南征,八路军研究会代表、新四军后代和北京市民约700余人观看了音乐会。

陈昊苏现场分享了新创作的两首诗歌

2025新年贺诗

五洲共庆岁月新,人民求富看来春。

和平夙愿千秋觅,友谊热潮万里寻。

合作多边期进取,文明一体信如神。

沧桑正道操心事,世纪风云冠古今。

2025年贺岁·四季套曲第一首

一月一,喜乐天,华夏新春笑语欢。松挺有诗迎大雪,梅开无惧对严寒。深化改革求全面,创新坚守向高端。科技神奇先成力,文明进取众陶然。胸怀天下人心聚,国友民亲举世安。和平共创宏图展,热土朝阳正道宽。

“你是史册,我是你的传承;你是阳光,我是你的晨曦;你是江河,我是你的后浪;你是大地,我是你的青翠。”北京铁军艺术团前身为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新四军老战士歌咏队。

 

新四军老战士歌咏队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人民大会堂演出

46年前的夏日,一百多位曾经战斗在江南八省,战斗在抗日第一线的新四军老战士们,自发成立了业余合唱团,名为“新四军老战士歌咏队”。《新四军军歌》作曲者何士德是他们的艺术总监兼指挥。2001年3月,这支队伍中的部分人员转隶北京新四军研究会,正式更名为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

 

《新四军军歌》作曲者何士德为合唱团指挥

毛萍、晓阳、郄树真等新四军老战士曾先后出任北京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团长、副团长。2013年,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大将之子张光东将军出任团长,周洪直、詹奕安任副团长。2014年王安勇任副团长。2015年6月李晓津出任团长。

 

2025铁军传人新年交响音乐会的演出曲目包括新四军将士创作的流传至今的经典歌曲,还有新四军的传人们作词作曲、自编自创的歌曲。

交响音乐会在雄壮有力的《新四军军歌》(杨帆配器)歌声中拉开序幕。《新四军军歌》产生于1939年的《东进进行曲》,由新四军军部集体作词,陈毅执笔,新四军总部文化队队长何士德谱曲,它回顾了新四军的历史,表现了新四军顽强拼搏的斗争精神,最终成为新四军最重要的“标识性”歌曲。

 

1942年, 新四军著名音乐工作者章枚激情创作了他的第一首大合唱作品《怒吼吧,长江》,它接续着《怒吼吧,黄河》,完整地展示出危亡时刻全体中华民族奋起抗战、神州遍燃抗日烽火,把鬼子赶出去,把强盗赶出去的壮阔战斗图景。艺术团为大家献上了混声合唱《怒吼吧,长江》(章枚词曲,高伟编合唱,何学东配器,李玫领唱)。

《游击队歌》经久不衰,历久弥新。新四军战士、著名作曲家贺绿汀1937年参加“上海文化界抗日救亡演剧一队”时,在为抗日前线部队演出过程中,对游击战法产生了浓厚兴趣,一夜之间创作出了一首解读游击战法的歌曲,不仅当时成为20世纪中国最经典的合唱单曲之一,传遍全国各抗日战场,而且在20世纪90年代入选“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何学东配器)的雄壮旋律回荡在音乐大厅,激起广大观众强烈心灵共鸣。

 

女高音歌唱家刘影独唱《茉莉花》(何学东配器)

1982年,来自中国的一首歌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优秀歌曲向世界各国人民推荐。在庆贺我国领土回归的庄严时刻,在国外迎接我国元首访问的隆重礼节中,在世界级经典音乐会每逢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时,它都会被一次次地奏响。这首《茉莉花》是由当年的新四军军旅作曲家何仿将采集记录的在江苏六合一带民间传唱百年的民歌《鲜花调》汇编整理,于1957年完成词曲改编,后以《茉莉花》之名在全军会演上一炮打响,传遍中国大地1959年在维也纳举行的第七届世界青年与学生和平联欢节上演出,后又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

 

刘建伟、贺东明、李晓津、吕肃清四重唱《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芦芒词,吕其明曲,何学东配器)

电影《铁道游击队》插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将当年铁道游击队员们在抗日战争艰苦环境中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曲作者吕其明曾任上海电影制片厂艺术委员会副主任,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交响乐作曲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他10岁便随父吕惠生赴淮南抗日根据地参加新四军,先后在二师抗敌剧团、七师文工团、华东军区文工团任团员。《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歌曲旋律犹如插上了飞翔的翅膀,穿越时空,在抗战胜利80年后的今天,依然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北京世纪爱乐乐团演奏《红旗颂》,首都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刘喆博士担任指挥

交响乐《红旗颂》是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一首管弦乐序曲。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开幕式上,吕其明用音乐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的激动人心时刻,再现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动人情景。2017年12月,吕其明凭借该曲及《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荣获第十届中国金唱片奖综合类最佳创作奖。

 

混声合唱《乒乓百团大战战歌》(刘燕平编合唱,何学东配器)

新四军后代用歌声弘扬铁军精神,不仅挖掘和传唱新四军老战士的红色经典歌曲,而且保持着充沛的革命激情,创作出许多歌颂革命历史和弘扬革命精神的新的优秀曲目。以著名的“百团大战”冠名,小锐、小兵作词,北京铁军艺术团团长李晓津作曲的《乓百团大战战歌》,是专为全国最具影响力的乒乓全国百团大战开幕式而作,极大地鼓动了现场激情,被国际乒联终身名誉主席徐寅生赞誉为有生见过最好的乒乓大赛开幕式

 

混声合唱《血战刘老庄》(万传华配器,曹晓萍领唱)

“刘老庄连”荣誉战旗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接受检阅的百面战旗之一。新四军3师7旅19团4连82名勇士在刘老庄面对1000多日伪军的进攻,从黎明打到天黑,在消灭了数百名日伪军后,全部壮烈牺牲,用鲜血和生命写就了新四军战史上至高荣耀。朱德总司令曾说,这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陈毅元帅盛赞其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壮举”。歌曲《血战刘老庄》由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周洪直作词,与新四军老战士合唱团副团长詹奕安共同作曲,热情讴歌了革命英雄先烈们气壮山河的豪迈气概。

 

李杰、郑颖娟对唱《大众乒乓“双乐”歌》(乔泰阳词,张蒙曲,万传华配器)

1971年4月10日,美国乒乓球代表团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抵达北京,成为1949年以来第一批获准进入中国境内的美国人。此举对中美关系的突破产生了影响,被誉为“小球推动大球”。两国乒乓球队的友好往来,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乒乓外交”开创了一个以人民之间友谊促进国家之间的交流与和解的成功模式,而这种外交模式的载体正是跨越国界和意识形态的国际体育交流。乔泰阳将军根据周总理关于“赢球要赢人心,输球不能输人”的指示精神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提出了有关乒乓球的“赢球自享其乐,输球助人为乐”的“双乐”理念,并写成歌词,邀请著名音乐人张蒙精心谱曲,最终在乒乓界广泛传唱。交响音乐会上艺术家演唱的《大众乒乓“双乐”歌》再次生动诠释了主创人员努力倡导积极向上、健康快乐之精神面貌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