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大桥上的车流和狮子洋水道的船舶来来往往(2024年10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南沙大桥跨珠江口狮子洋水域,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番禺区海鸥岛和东莞市沙田镇。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建设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现阶段规划9条通道,其中6条已经建成通车或即将通车,分别是1997年通车的虎门大桥、2008年通车的黄埔大桥、2018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2019年通车的南沙大桥、2024年通车的深中通道和即将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另外3条分别是建设中的狮子洋通道、规划中的莲花山通道和伶仃洋通道。这些跨江跨海通道群对构建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大湾区向更深层次融通发展意义重大。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南沙大桥海鸥岛互通立交上车流穿梭(2024年10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南沙大桥跨珠江口狮子洋水域,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番禺区海鸥岛和东莞市沙田镇。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建设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现阶段规划9条通道,其中6条已经建成通车或即将通车,分别是1997年通车的虎门大桥、2008年通车的黄埔大桥、2018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2019年通车的南沙大桥、2024年通车的深中通道和即将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另外3条分别是建设中的狮子洋通道、规划中的莲花山通道和伶仃洋通道。这些跨江跨海通道群对构建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大湾区向更深层次融通发展意义重大。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南沙大桥上的车流和狮子洋水道的船舶来来往往(2024年10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南沙大桥跨珠江口狮子洋水域,连接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番禺区海鸥岛和东莞市沙田镇。
近年来,粤港澳大湾区跨江跨海通道建设快速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现阶段规划9条通道,其中6条已经建成通车或即将通车,分别是1997年通车的虎门大桥、2008年通车的黄埔大桥、2018年通车的港珠澳大桥、2019年通车的南沙大桥、2024年通车的深中通道和即将通车的黄茅海跨海通道。另外3条分别是建设中的狮子洋通道、规划中的莲花山通道和伶仃洋通道。这些跨江跨海通道群对构建和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推动大湾区向更深层次融通发展意义重大。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