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杂志/刘振伟 文/梁浩杰 崔国安 “在人大代表积极履职方面,我们上港乡人大探索出培养‘四为代表’、打造‘三专团队’搭建‘两网’平台‘432’机制,激活代表履职,提升代表‘硬实力’,从而使乡人大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县人大工作的前列。”河南省新野县上港乡人大秘书赵浩钦真诚地说。
今年以来,上港乡深入学习贯彻省、市、县人大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打造“432”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工作实效,全力奏响人大代表履职尽责“最强音”。
培育“四为”代表,激活履职“新引擎”。积极培育“能为、善为、勤为、有为”代表,出台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履职管理、履职考核、意见建议收集处理和督办交办等4项机制,修订完善学习培训、接待选民、调研视察、述职评议等6项制度,定期对履职不力的代表进行约谈、对履职较好的代表予以表彰,真正让代表知责于心添动力、履责于行见质效。组织动员吴会龙、马云峰、田光华等一批“四为”代表当表率、做示范,带头亮出履职成绩单,以“领雁效应”激发“群雁活力”。今年以来,共组织代表开展进站接待、集中视察、代表议事等活动37次,收集到有关经济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生态治理、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方面的意见建议40条,解决实际问题55个。
打造“三专”团队,提升履职“硬实力”。着力打造“专业、专家、专用”团队,紧密结合代表行业特点、专长爱好等,成立集镇管理、洋葱生产、企业管理、法律公益等专业代表小组,并充分挖掘社会人脉资源,构建“专业代表为支撑+专家人才为补充”的工作格局,以“专组专用”的方式,提升代表履职的精准度和实效度。与此同时,按照“专业化、行业化、群众化”的原则,围绕中心工作、民生实事、企业解困等开展专项视察、专题调研,精准对接群众差异性、多样性需求,并利用“上港民说”“履职添彩”等活动,组织专业小组与相关职能部门集体“会诊”、分类“诊疗”。如针对环乡大道、运粮河清淤治理、交通安全等公益事业,则通过“专业事专业议”等手段,围绕做强科创载体、完善功能配套等提出高质量建议,实现代表专业特长和高效履职的有机融合。
搭建“两网”平台,凝聚履职“强磁场”。全面深化“上港民说”工作品牌,以联络站、室为依托,积极搭建“网络+网格”的代表常态化履职平台。在推出“上港人大”应用场景的基础上,建立“网格议事”机制,采取“线上+线下”“大型+微型”“固定+流动”的形式,着力构建议前、议中、议后3个阶段,议题征集、主题恳谈、民意提交、建议办理、过程监督、结果反馈、民主测评、质效总评等8个环节相衔接的“三议八步”议事体系。如针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代表专业小组对全乡16个村的治理现场进行视察和督促,对照“六清”标准,将人居环境打造得干净、整洁,并建立长效机制,促使全乡人居环境持续化、及时化。针对集镇缺少休闲娱乐场地,代表们建议在岗北、香桥、宅子村的交界处,建设小游园,安装健身器材,使集镇商居群众有了休闲场地,让群众幸福感“原地升级”。
(责任编辑:李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