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安徽省青阳县木镇镇坚持党建引领,以做深组织体系、做优为民服务、做细治理单元等方式为抓手,全力答好队伍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治理“三道题”,切实打通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建强组织体系,答好队伍建设“基础题”。
筑牢基层“桥头堡”。全镇共划分为175个网格,坚持以网格化管理推动精细化服务,致力于构建“党委-党组织-网格员”的组织链条,推动党员干部充实到各级治理体系中,统筹综治、信访、乡村振兴等部门力量,推动基层党建、信访维稳、和美乡村等各项工作资源共享。发挥驻村工作队、乡村能人等各类主体专业化治理优势,不断壮大基层治理力量。建好干部“蓄水池”。实施村后备力量储备培训计划,及时建立并更新由返乡高校毕业生、退伍军人、致富带头人等构成的村级后备力量信息库,由现任村“两委”班子负责“传、帮、带”。截至目前,已按照每个村不少于2人的标准动态储备后备力量23名。积极引导和督促选派干部认真履职,每季度通过集体座谈、单独面谈等方式了解选派干部工作开展情况,激励选派干部担当作为。
落实为民服务,答好民生保障“关键题”。
优化基础保障。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注重“清理路旁杂草”“整治乱堆乱放”,增强人民群众的环保意识,持续巩固全镇人居环境整治成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河北村积极投入和美家园创建工作,硬化道路,安装路灯,修建卫生厕所等,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常丰村积极推进“一家良品”项目,预计11月底完工,将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双云村着力推动钱家桥和美乡村中心村建设,建成后将集理论宣讲、教育培训、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增强民生福祉。延伸服务触角。开展广场舞教学课堂,为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常用软件教学、防范电信诈骗等讲座。统筹摸排解决群众反映基层治理、产业发展、和美乡村等方面的问题情况,并实行项目清单化管理。把政策宣讲、法律援助、技能培训等多样化服务送到家门口,让群众幸福“触手可及”。此外围绕重点工作、发展方向,聚焦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惠民政策等,将政策宣传触角延伸到最前端,让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润物无声”。
推动多元共治,答好乡村治理“加分题”。
聚焦乡风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完成全镇6626户农户信用采集与评级工作。在全镇打造10个信用超市,探索“和美积分”积分制管理模式,制定积分规则,引导村民通过参加志愿者服务、人居环境整治、参与村级事务等获得积分,累计积分可在“超市”兑换生活用品,充分激发信用户、党员户主动服务群众、服务村级事务发展的积极性。汇聚多方力量。充分发挥退休老干部、老党员、驻村工作队、致富带头人在矛盾化解、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方面的作用,组建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政策宣传、文明劝导、环境卫生整治等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帮办、代办服务600余次。推动“五老”人员当好调解员,及时有效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60余件。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平台,充分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定期开展移风易俗等主题宣讲,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理论、讲政策、讲文化等,让文明新风“飞入寻常百姓家”。(徐彦君 施青林 程东建)
(责任编辑:李欣欣)